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珠三角長三角企業用工慌 日薪工高薪維權難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3日 07: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康樂村,一位小朋友在幫大人照看招工牌。  喬軍偉 攝

  瑞寶村,不少製衣廠為招不到工人發愁。  邱偉榮 攝

  記者調查珠三角長三角企業用工現狀 日薪工雖有高薪但面臨維權難社保難風險

  工資漲得快,用工還是荒!搶工催生“日薪市場”,讓打“短工”悄然興起。工人是否得到真正實惠?用工荒內因是什麼?4月17日,本報A4版《企業搶工催生“日薪市場” 》出街後,“日薪市場”與“打短工”在廣州日報官方微博上受到熱議。

  記者分別調查珠三角、長三角、內地企業的用工現狀,並實地採訪日薪工人,為讀者揭曉日薪市場繁榮背後的工荒、企慌。

  生産形勢:訂單不穩定 企業急招短工

  “工廠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底訂單量下降了10%,”王晶是中山某廚衛有限公司的銷售代表,全球經濟形勢直接影響到其所在公司的外貿訂單,“這個下降比例在同行業中還算比較小的,有個別企業今年已經不堪重負,當然不只外貿訂單下降,還有內購量跟不上、原材料、場租及人工價格的上漲等狀況。”

  王晶所在公司基本依靠出口歐美及東南亞市場。去年以來,企業陸續接到的一些二三十萬元的採購訂單讓他感到尷尬,“這些訂單量比較少而且急,單獨招工太不划算也來不及,只能招少量短工做一些低技能的工作。”王晶稱,雖然有時公司為了應付趕工期,會採取一些措施如漲工資等來吸引工人,但往往不如招短工效果好,因為短工120~160元的日薪相對而言更直觀。

  訂單量不穩不敢招工,有單沒工又不敢接單。記者在廣交會隨機走訪了近百家以外貿出口為主的企業,這是許多企業在表達他們今年以來同時面臨經濟形勢不好與招工條件窘迫時常提到的尷尬局面。

  企業心聲:短工流動大 浪費培訓成本

  談起日薪市場的出現,廣東省皮具行業協會會長黃志生一臉無奈,“大部分企業其實並不希望靠短工來維持,一方面是産品質量無保障,另一方面是不敢接大的訂單,因為接下訂單後怕沒人做。而之所以現在還有那麼多企業在招短工,主要是因為缺工太嚴重;其次,部分企業覺得這樣用起工來也比較方便。”

  記者隨後回訪了廣交會部分以外貿出口為主的企業,其中多數也表示不會主動招短工,而到出口旺季又確實存在搶工人的情況。這些企業分別來自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他們大部分以出口為主,去年的出口額在300萬元至6億元之間。

  受訪的企業中,近七成表示並不願招短工,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短工一般是新手,企業需要花費培訓成本。二是即使培訓之後,短工生産的産品仍然會有質量問題。如果確實有訂單量突增的情況,一般是加班來提高效率。三是很多企業在訂單沒有完成之前考慮到商業保密性,不願意招“外人”加入。

  “我們之所以不敢招短工是有過深刻的教訓,”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工具製造企業老闆告訴記者,“2010年,我們公司曾經為了趕訂單而將産品包裝等非核心的業務交給短工做。但歐洲的客戶3次檢測都認為不合格,最後導致賠償客戶10萬美元。”

  有關部門:打短工其實侵害勞動者權益

  調查中發現,“日薪市場”中異地務工人員較多,這些務工人員屬非廣州戶籍,無法參加廣州本地社保,由於流動工作性質,又不能被納入靈活就業範疇,因此容易落入社會保障的真空地帶。

  對此,廣州市人社局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東省勞務派遣辦法》已經出臺,正在徵求意見。一些異地務工人員可以選擇勞務派遣機構,使流動工組織化,既為異地務工人員提供了一個享受社保的渠道,又提高了企業用工效率。不過,他同時承認,每個月固定數額的社保費用支出,可能使工人與企業在心理上都難以接受。

  廣州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負責人指出,打短工實際是對勞動者權益的一種侵害。尤其對於新生代異地務工人員來説,對其個人長遠發展不利。日薪工不能確定勞動關係,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未來養老、子女就學、家庭婚戀等都成了問題。如果發生了工傷事故,更沒辦法保障,且容易引發社會問題。

  工人自述:工資每天結算 拿到手保險

  日薪市場究竟有多大?記者前日走訪皮具之都獅嶺鎮採訪日薪工人。皮具商等招工者每天開車來這裡即招即用,多是家庭作坊式經營。為了一個月多賺一千多元,日薪工人每天都來這裡與企業上演討價還價的博弈戰。記者發現,短工在面臨企業的“挑挑揀揀”時,任何保障無一被提及,連工傷保險都沒有機會爭取。企業也抱著即招即用的態度對工人的技能素質要求很低。

  在花都獅嶺鎮人力資源市場大院裏,每天早上8時左右都會有幾百個工人在這裡集中,等著工廠開車進來招人,面對面將價格談成後,工人就上車開始了一天的打工生活……今年年初,花都獅嶺鎮人力資源市場前自發形成了一個“日薪工人”集散地。

  據來自湖南的工人老孫介紹,這個日薪工人的集散地之前是一個皮包工廠,他10年前就在這家工廠做工,一直做到去年。去年,該廠老闆欠下300多個工人(每人五六千元)的工資後跑路了。考慮到大廠也不保險,老孫決定打短工,“工資每天一結算,拿到手保險”。有著同樣想法的工人不在少數,同熱鬧的日薪散工招聘市場相比,隔壁招聘合同工的市場冷冷清清。

  “與合同工相比,拿日薪的工人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普遍要比合同工高一千元左右,不用坐班更自由。”同在獅嶺鎮皮革城做日薪工的曹師傅稱,3年前他從湖北來到這裡,先是在大廠做固定工人,當時每月工資兩千多元,轉做日薪工人後當月就拿到3000余元,後來甚至超過4000元,“一般做過幾年的熟練工都可以喊價每天150元以上。”

  然而,不少日薪工人也承認,雖然每個月多拿一兩千元,但碰到勞動傷害和欠薪就完全沒有了保障。曹師傅以前就碰到過工友打孔時打傷自己手指而難以維權的情況,“當時一個小夥子在給皮包打孔時打掉了左手食指(第一個關節)的一半,老闆只是將他送到醫院包紮,丟下3000元了事。”曹師傅稱,像這樣的事情一般一個月肯定會有一兩次,老闆有時候會給錢,有時候連管都懶得去管。

  “碰到幹完活不給工資的黑心廠家也是沒辦法。”來自四川的王師傅告訴記者,由於日薪工人與企業沒有任何勞動合同以及書面協議,一旦出現糾紛就很難維權,他就碰上過黑心老闆,從早上9點半幹到晚上10時車包帶,本來一天應該給120元,結果老闆硬説車偏了,一分錢也沒給,最後白幹了一天活。

熱詞:

  • 短工
  • 日薪
  • 打短工
  • 外人
  • 廣東省勞務派遣辦法
  • 培訓成本
  • 廣州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