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近半中國高中生希望出生在別國 教育缺乏創造力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0日 08: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壓力大,競爭激烈,教育缺乏創造力

  近半中國高中生希望出生在別國

  中日韓美高中生比較研究顯示,80.7%中國高中生表示“若國家遇到危機願為國家做任何事”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4月11日公佈的《中日韓美高中生比較研究報告》顯示,比起美國、日本、韓國的高中生,中國高中生有著最強的國家意識和最為務實的人生觀。

  “中國高中生的心態,總體上是積極向上、充滿自信、頑強進取的,同時也有很多困擾和矛盾。”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近日接受專訪時總結説。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79.4%的中國高中生認為國家發展與個人發展息息相關。“他們把國家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結合起來。他們已經感受到了這是一個劇變的時代。”

  不滿教育現狀

  希望生在別國

  中美日韓四國高中生的比較研究已經做了6年。總體來説,很多數據結論很穩定,包括中國高中生非常自信,認為未來充滿希望,有開放的視野。報告顯示,88.9%的中國高中生認為國家經濟會持續發展。90.2%的中國高中生對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但是48.7%的中國高中生表示,假如能自己選擇,希望出生在別國。這一結果中國排第二,僅次於韓國。

  對此孫雲曉表示,核心問題是教育的困境。中國高中生對國家的發展前途充分肯定,但他們對國內的教育現狀不滿。與其説他們希望選擇別的國家,不如説是希望選擇另一種教育。在現在的教育體制下,高中生壓力巨大,競爭激烈,教育又缺乏創造力,難以學到有創新意義的知識。

  嚮往外部文化

  但有很多幻想

  中國高中生對外部文化確實很嚮往。數據顯示,中國高中生有強烈的國際交往需求和出國留學意願。88.2%的中國高中生對外國文化生活感興趣,是四國中最高的。

  孫雲曉説:我們發現,中國學生看美國電影、日本動漫最多,也反映了西方文化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培養中國學生對本國文化的深度了解和認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同時,中國學生對外國的了解不夠。他們對外國的認識有很多幻想,缺乏實際體驗。調查發現,到過國外的中國高中生比例最低(26.5%),到國外最多的是日本高中生(58.1%)。中國高中階段的教育特別需要組織學生去旅行和體驗。

  國家意識最強

  看重家庭美滿

  報告發現,中國高中生的人生價值觀更加務實,看重“家庭美滿”和“收入高”。同時,中國高中生的國家意識在四國學生中最強,80.7%的中國高中生表示“若國家遇到危機,願為國家做任何事”。

  孫雲曉表示,中國高中生把國家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結合起來了。調查中,79.4%的中國高中生認為國家發展與個人發展息息相關。他們並不認為要苦自己為國家,而是認為,國家進步我發展,國家強大我幸福,把小家和大家結合起來。

  我們多年調查有一個穩定的結論:中國高中生一直最看重“家庭美滿”。這是因為,我們處在轉型社會,存在各種變化。於是,人們往往將家的穩定美滿作為根本保障。高中生感受到了這樣一個劇變的時代,最深刻的體驗就是家庭的重要性。

  各國的年輕人

  差別越來越小

  互聯網時代讓各國年輕人的差別越來越小。比如,原先我們以為,美國的中學生不太看重成績,調查發現,美國高中生也很注重成績。四國高中生都喜歡動漫、出國留學,重視同伴交往。

  當然也有差異,主要體現在教育和經濟上。教育上,其他國家高等教育普及率比較高,上大學較容易,中國學生競爭壓力更大;經濟上,不少中國學生的發展受制于經濟水平的限制。

  但調查也能看出,中國文化的傳播力不夠。報告裏反映,各國高中生最喜歡看美國電影、日本動漫,看中國的文化産品很少。日韓美三國高中生接觸的主要是“中國製造”,很少接觸中國文化。這是非常大的問題,中國應打造中國的文化精品,做更多的文化推廣,這是國家發展戰略問題。

  據《中國青年報》

  相關>

  孔融讓梨?我不讓!

  小學生被判錯引爭議

  一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閱讀題,素材是“孔融讓梨”的故事,題目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上海一名小學生回答“我不會讓梨”,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這張試卷被孩子父親發現後,拍成照片發到微博上,一天時間裏就被轉發近2000次,評論400多條。

  17日晚,記者聯絡上孩子父親,他告訴記者,這個微博引發的熱議,他也沒有想到,“我問:你為啥寫‘我不會讓梨?’他答:我認為4歲的孔融不會這樣做的。”他還説,孩子十分堅信自己的答案。

  “其實,我的孩子並不自私,他懂得分享,每天吃飯都會給我、他媽媽還有奶奶夾菜。”這位家長對這件事情頗感無奈。

  這位孩子家長認為,“語文老師在試卷上打叉沒有錯,換位思考的話,我也會在錯誤答案上打叉。正因為是語文課,教會孩子如何閱讀,正確理解短文中心思想很重要,我也認為這樣回答確實是錯的。”不過,他對題目本身,即“是否需要用這個典故來教育下一代中華美德”這件事,則持保留意見。他認為,德育教育是貫徹在所有行為習慣和細節方面的,不是喊口號,不僅可以在語文課上體現,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導。

熱詞:

  • 中國高中生
  • 出生在別國
  • 教育
  • 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