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103個苦孩子的“爸爸校長” 為特困兒童擋風遮雨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11: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吃飯要“支付”小紅星

  在光愛之家,有一種內部貨幣———小紅星,孩子們幫廚、打掃衛生或者學習進步都能得到,少則1顆,多則5顆。而他們每吃一餐飯,每想得到一件社會捐贈的學習用品或玩具,都要用自己的小紅星去“買”,開學還得用小紅星“支付”學費。

  石清華告訴記者,剛開始,所有捐贈的物品都是直接發給學生的。“一些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連謝謝也不説。還有學生相互攀比,為什麼他拿的東西比我的好?”石清華覺得,一味接受施捨會打擊孩子的自尊,也不利於他們自強自立。用小紅星“購買”食物和用品,可以讓孩子們知道消費與創造是同等的,付出勞動才可以有所得。

  除了小紅星制度外,拍賣會也是這所學校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春節前,光愛學校舉行了一次拍賣會,競價者都是光愛的孩子。老師拿出一副捐贈的手套,底下的孩子每人手裏攥著一疊小紅星貨幣。從15顆星起價,不斷有孩子加價,20顆、30顆、40顆……在競價的孩子裏,一個叫亮亮的男孩執著地喊著價,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最終他以65顆星,得到了這副手套。轉過身,他把手套塞進一個阿姨手裏,“阿姨,你幫我們洗衣服,手凍,這個給你。”阿姨緊緊地抱著他,落淚了。

  學生都不願離開“光愛”

  “我最怕別人説我是沒爸沒媽的孩子。這裡讓我有了家的感覺,不餓肚子,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學上,有人關心了。在這裡我還學會了互相謙讓,彼此相愛。”12歲的亮亮説,他不想離開“光愛”。

  今年春節前,石清華送幾個孩子回家,孩子們嚎啕大哭,有個孩子抱著床腿哭著喊“不要回家”,仿佛離開“光愛”才是離開真正的家。石清華看不下去,偷偷地躲起來哭。

  103個學生都像是他的孩子,上課時,孩子們稱他為校長,私下裏,他們叫他“爸爸”。看到一個孩子的轉變,是“爸爸”最高興的時候,他獎勵孩子,摟住他流下幸福的淚水;看見孩子不珍惜別人的關愛,“爸爸”會生氣。他對學生全心付出,讓親生兒子都有些嫉妒。學生生病,他陪著輸液,晚上給學生喝水、量體溫;可去年7月,兒子動手術,他只陪了一晚。“兒子是自己的,放得下,學生是人家的孩子,總怕出問題。”石清華這樣解釋自己的“偏心”。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新民晚報,時間為2008年2月29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爸爸
  • 校長
  • 流浪兒
  • 石清華
  • 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