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浙江第七地質大隊 解讀地球密碼的人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8: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江蘇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為地質七隊的隊員們在一起。

圖為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地質勘測工程師姚麗平正在認真地查看每一塊岩體。

  解讀地球密碼,洞察滄桑巨變,聽上去多麼豪情和浪漫;踏破鐵鞋尋寶,爬山涉水找礦,幹起來需要多麼艱苦與卓絕。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在麗水巍巍群山深處,一支充滿激情與夢想的隊伍——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憑著一把把地質錘、一隻只羅盤和放大鏡,探求收集自然礦樣、辨識尋覓大地標簽,先後為浙西南地區勘探發現礦種57種,探明儲量礦種26種,大中型礦床20余處,潛在經濟價值超過800億元。

  建隊50多年來,溫家寶、鄒家華、呂祖善等領導先後為七大隊題詞,習近平同志親自到施工工地視察。大隊曾榮獲“地質找礦功勳單位”稱號、“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先進集體”,是浙江省地勘隊伍中唯一一支兩次獲得全國地質找礦最高榮譽的地質隊,連續18年保持浙江省“文明單位”稱號。

  走慣山間小道,聽慣深山鳥鳴,地質人的享受來自探尋自然奧秘

  越是山高路險人跡罕至,就越是地質人開展工作的地方,這樣的工作環境,對於一般的人來説,是一種難以忍受的寂寞。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地質七隊的陳升立曾經每天巡視在麗水老竹到武義宣平的山頭上,一走就是兩年。

  “每天來回走山路,是不是特別枯燥無味?”記者問。

  “哪會。沿途記錄地質內容,分析石頭岩性、斷層發育,太多看到的東西要記,一刻都空不下來。”陳升立對於記者的疑問反倒是不能理解,他説:“山上有很多別人看不見的風景,一會兒瞧見一隻野兔跳進草叢,一會兒發現一株野生獼猴桃樹,一會兒看見白雲慢慢飄過山崗,一雙眼睛都不夠用呢。”

  這份翻山越嶺的勞累工作,在地質人眼裏卻是一種享受!

  難怪原來荒無人煙的遂昌治嶺頭,現在變成了閃閃發光的黃金寶庫;原本石礫滿地的青田石坪川,變成了繁榮昌盛的礦山;原本毛竹成片的龍泉烏岙山,現在變成了晝夜不息的選礦基地。在地質隊員眼裏,粗糙的沙礫、頑劣的石頭,都散發著靈性的光芒,它們是地質年代的見證,滄海桑田的樣品。

  “那時候七大隊的隊員們每天‘上山帶饅頭、下山帶石頭’,直到有一天野外工作人員每人新發了一個飯盒。”原七大隊隊長助理兼浙南工程勘測院院長李海亭介紹説,這是一種地質隊專用飯盒,共分三層:最上面放菜、中間用於盛米燒飯、下面裝一種固體燃料。每一燃料塊比乒乓球稍小一些,基本上一塊燃料就能燒好一個人的一餐飯,比帶冷饅頭好多了。

  “那時候,我們中午找個有水的地方洗好米,一邊燒飯一邊休息,夏天吃飽喝足還可以小睡一會兒,傍晚回來的時候每人再背上幾袋樣品,這樣的工作、生活是不是也其樂融融呢?”李海亭用反問的口氣講述著野外工作的軼事,讓人幾乎要認為這是一份愜意的工作了。

  然而事實絕非如此輕鬆。地質隊員每天上山除了要帶地質三寶:地質錘、放大鏡、羅盤以外,還要帶上防蛇蟲叮咬藥、柴刀等物件,深山中埋伏著不可預知的危險,多名隊員曾經被野獸夾夾得皮開肉綻,遭受蟲蟻咬噬那就更是見怪不怪了。

  忍受櫛風沐雨、遠離親人,地質人的意志來自“三光榮”傳統

  從1958年建隊到現在,一批批地質勘探隊員從一頭青絲變成了兩鬢霜白,這其中還不乏女隊員。1981年入隊的女隊員王淑仙,在礦區開了多年鑽機,記者問她辛不辛苦,她説並不覺得。

  “我的父親就是地質隊員,我丈夫也是,從小就看著上一輩人幹地質工作,跟著他們去野外,與山石、草木、風沙、溪流為伴,幹地質就是我們家的傳統。”王淑仙説話乾脆,身板筆直,透著一股地質工作留下的歷練。

  野外礦區生活艱苦,工作不分晝夜,經常面臨著腦力、體力的雙重透支。七大隊基地辦主任胡建國告訴記者,建隊初期,由於技術手段和設備條件都比較落後,隊員們經常在高山野外安營紮寨,自己動手搬石修路、搭工棚、建宿舍,靠人力把沉重的鑽探設備抬上山頂。現在各方麵條件有所改善,但“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的“三光榮”傳統,依然是七隊人的精神支柱,他們把它寫在墻上,更深深地刻在了每個人的心裏。

  對每一個地質隊員來説,奔波于崇山峻嶺、工作在深山老林、難得見親人一面都是工作常態。他們對工作要求很高,對生活要求很低,連他們的家屬也不例外。

  現已退休的老隊長沈庭槐一家,從1972開始在青田石坪川礦區住了10年。1973年沈庭槐妻子懷孕快分娩時,僅有的公路塌方不通,而礦區又無分娩條件。地質組的幾位同志用擔架整整抬了30里山路,把沈妻從石坪川抬到小源坐上渡船送到船寮,再搭上去溫州的班車,而沈庭槐卻因工作離不開而未送妻子到溫州分娩。

  沈庭槐説:“那些忘我工作的場景和艱苦奮鬥的故事,我真的沒有辦法表述,那真是一種無私奉獻、艱苦奮鬥、團結互助的精神,永遠值得懷念和發揚。”

  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近200名地質隊員10年的艱苦奮鬥,石坪川鉬礦打了幾萬米的鑽孔、幾千米的坑道,積累了上千份原始地質資料。在相繼向國家提交《石平川鉬礦5號礦脈勘探報告》和《石平川鉬礦普查勘探報告》後,一個不起眼的小鉬礦最終變成一個中型富鉬礦,現在還建起了一座由省裏設計投資的中型現代化礦山,對當地的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三光榮”傳統的激勵下,通過一代又一代地質工作者的長期努力與艱苦奮鬥,七大隊在浙西南這片中生代火山岩覆蓋區,找到了一批大中型金屬、非金屬礦床,先後探明遂昌治嶺頭金礦、青田縣石平川鉬礦、龍泉烏岙鉛鋅礦、縉雲縣老虎頭砩石礦、遂昌湖山螢石礦、龍泉八都螢石礦、遂昌橫坑坪螢石礦、松陽縣峰洞岩高嶺土礦等為代表的大中型礦床,突破了在中生代火山岩地區難以找到大礦的傳統論斷,為國家特別是浙江省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證。

  鍾愛熱土,默默付出,地質人的成績來自對科學的執著追求

  據不完全統計,50多年來,七大隊先後完成鑽探施工近20萬米,向國家提交的主要礦種儲量有:金20余噸、銀1000余噸、銅1萬餘噸、鉛、鋅140余萬噸、鉬2萬餘噸、螢石2400萬噸、膨潤土1000余萬噸、高嶺土500余萬噸、瓷土500余萬噸、陶土30余萬噸、條石4億立方米、沸石1億余噸,還有一批優質礦泉水産地。

  該隊探明的一批大中型礦床中,遂昌金礦是浙江省最大的金礦;縉雲沸石礦是全國最大的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沸石礦;鉬礦為我國四大産地之一;螢石礦産量名列全省第一;龍泉市烏岙鉛鋅礦,探明儲量名列全省前茅;松陽縣峰洞岩一帶地開石型高嶺土礦資源規模預計達2000萬噸以上……

  這些成績,都是地質人靠著鍥而不捨的精神,走一步看一步,耐心尋找,科學判斷,通過勘查、測量、鑽探等技術手段摸索出來的。

  龍泉烏岙鉛鋅礦區自發現到補充勘探結束斷斷續續歷時26個年頭,歷經不同程度的地質勘查工作共5次,累計約8年時間,投入鑽探20287米,硐探2607米,淺井165米,槽探2607立方米,編錄礦山巷道近2000米,最終為我省提供了一個中型鉛鋅礦産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遂昌金礦經十多年開採,保有資源儲量有限,礦山後備接替資源危急。七大隊專門派出施工隊伍,為遂昌金礦在治嶺頭地區尋找接替資源。隊員們結合礦山採礦實際情況,大膽預測,在礦區西塊段施工鑽孔,發現隱伏金礦脈。後通過近3年努力工作,1994年提交西塊段詳查地質報告,估算金礦資源儲量6噸左右,解決了礦山燃眉之急,延長了礦山壽命。

  這些年來,七大隊踏遍青山找礦,挖掘著我們腳下這片土地蘊含的財富。與此同時,他們發揮所長,在麗水市委、市政府和國土部門的指導、配合下開展地質災害調查、生態環境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承擔了麗水9縣(市、區)地質災害易發區圖編制工作,完成的工程分別有金溫鐵路石筧嶺隧道、麗水黃村水庫引水隧洞、麗水城防工程、麗水火車站控制大爆破等等。

  大隊目前形成了礦産勘查與開發、工勘測繪地災防治、建設施工三大産業齊頭並進快速發展之勢,三大産業均已走出浙江,面向全國。

  見過五彩斑斕的礦物,乃知自然的原色;探求光怪陸離的岩石,方會辨識地球的原貌。在山川尋寶藏、于水石取甘甜,這是地質人對真實和美好不盡的追求。素樸的地質人,做著華麗的事業,感受到的是一份普通人品嘗不到的幸福與激情。

熱詞:

  • 地質勘查工作
  • 江蘇省第七地質勘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