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走基層春耕調查:産糧大戶 農戶的春耕煩惱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3日 08: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fff5e1a229dd4df5860ceaeeb02ba725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隨著氣溫逐步上升,新一輪的春耕備耕在全國陸續展開。前兩天,本台走基層記者來到了全國産糧大縣山東臨邑,發現這裡的農戶無論地多地少,一説起春耕,似乎人人都有一堆難題,他們究竟為什麼事犯難呢?來看記者的報道。

    在臨邑,德平鎮因為糧食産量大小有名氣。我們來到王連周村時,65歲的丁樹盛和老伴閆玉珍帶著孫子,正在自家麥地裏忙著澆返青水。

    丁樹盛和老伴總共種了8畝多地,由於兒子和兒媳都在河北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所以地裏的活基本上是老兩口在操持。年輕人不在家,老兩口種地就按著老方法看天氣、憑感覺。可要碰上打農藥、用化肥的時候,他們發現,現在的新産品、新技術太多,老經驗不管用了。

    在臨邑縣德平鎮,像丁樹盛老兩口這樣的留守農戶佔到了三分之二。老人們種地,大都靠經驗。他們説,雖説農技人員經常下鄉,但也不可能隨叫隨到。

    老人説,春耕裏遇到的這些難題,年年都讓他們撓頭。不過,這兩年隔壁的西關村出了個全省有名的種糧大戶,有時候大家有問題會去找他,比農技人員還管用。

    這個魏德東,從2008年開始,先後承包了德平鎮四個村莊的1800多畝流轉土地。去年,他種的夏玉米,最高畝産量拿了山東省第一,被選為山東的“糧王”。這一下,附近的鄉里鄉親,更信任他了。春耕備耕時節,總有人過來向老魏討教,有樣學樣地跟著老魏走。

    在種田的技術上,老魏胸有成竹,因為他經常外出學習,和農技專家交流也很多。可是老魏也有自己的煩惱。現在各村各戶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在家留守務農的大多是老人和婦女,很多人找到老魏,想把自家的地承包給他,可老魏覺得,自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原來,種著1800多畝土地的魏德東,手頭只有十幾個人幫著管理,而且大多是自己的家人親戚,專業的農技知識很有限。如果要把承包規模擴大到3000畝,管理人員需要增加到50人左右。老魏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的專業田間管理人員,給自己出謀劃策。

    缺人才,是魏德東這位種糧大戶一直操心的事,可他現在不知道上哪兒能找到合意的人。除了缺人幫他管理,農機手也不好找。成了種糧大戶後,老魏買了好幾臺大馬力拖拉機和收割機,可一個村子裏,有經驗的農機手也就兩三個。

    這些大型農機,一台的價格動輒幾萬幾十萬元,如果找的人不靠譜,老魏也不放心。眼看著天氣漸漸轉暖,小麥的病蟲防治快開始了,老魏決定去趟附近的西曹村,找找去年合作過的農機手曹啟連。一見面還沒等人家問,老魏先主動開口漲了工資。

    曹啟連告訴我們,本來村裏有經驗的農機手並不少,只是原先的散戶種植效益低,很多人就選擇外出打工。現在像老魏這樣的種糧大戶越來越多,大馬力機械也有了,他覺得只要能把農機手組織起來,科學管理,掙得錢一點不比在城裏打工少。

    曹啟連的想法和老魏不謀而合。老魏説,如果能拉起幾支分工明確的農技隊伍,不僅他今年可以放心繼續擴大土地規模,這些技術和人才也能讓其他村民受益。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