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安徽定遠 兩位新四軍老兵接力為戰友守墓40年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18: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安徽省定遠縣倉鎮王小廟無名烈士墓群

  中國軍網記者頻道(李邦傑 穆守貴 馬驍 記者朱 達)連日來,到安徽省定遠縣倉鎮王小廟無名烈士墓群裏瞻仰的人們絡繹不絕,在忙碌的人群中有一位身著黃軍裝的老人每天都忙著向參觀者講述英雄們的事跡,這位老人就是退伍老兵梅發勝。在這座墓群裏,他和新四軍老戰友楊文秀接力護墓40余載。

  倉鎮王小廟無名烈士墓群佔地10余畝,共有174座墳墓,裏面埋葬著700多位新四軍無名烈士,據考證這裡是目前國內發現較大的新四軍無名烈士墓,這些烈士是新四軍在建立皖東革命根據地的戰鬥中犧牲的。在1943年春至1944年冬,新四軍一師和二師、四師部分兵力,以及皮定鈞獨立旅,在滁州章廣鎮、王士城、黃疃廟,定遠縣佔雞崗、大橋、倉鎮等地長達200多華里的戰線上,與日偽軍展開英勇頑強的戰鬥。當時,新四軍二師衛生部設立在定遠縣倉鎮王小廟境內,其下設三個分所,負責收治傷員。由於在黃疃廟、大塘趙、佔雞崗等幾次較大規模的戰鬥十分激烈殘酷,每天都有不少重傷員送來。因當時傷員多,醫療設備差,藥物奇缺,不少戰士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犧牲了。他們犧牲後,開始每人安排一口棺材安葬烈士,後來犧牲的人多了,無法做棺木,就挖一個坑穴放一具遺骸,後來有一個坑穴放兩具遺骸的,甚至五六個的。這樣,700多名新四軍烈士被安放在174座土墳裏。當時,由於日寇的掃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以及長久的自然風化,許多烈士墓前的木牌消失了,形成了今天的無名烈士墓群。

  楊文秀老人16歲參加新四軍,時任通信員,他親眼目睹了戰友犧牲和埋葬的情況。解放後,他回到家鄉倉鎮務農,並在每年清明時節,他都要到王小廟墓群裏憑吊一番。在1970年的清明節時,當他看到無名烈士墓群長期遭受風吹雨蝕,有的墳墓已經塌陷快沒有了,他便從家中拿來了鐵鍬,挨個兒給墳塋添土。事後,他主動找到村幹部要求承擔照看墓群。從那後,一年四季,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冰天雪地的三九寒冬,有事沒事,楊文秀都要扛著鍬到墓地裏轉一轉,看一看,添一鍬土,栽一棵樹。這樣,一看就是30多年。一次雨後,他來到墓地,看到墓地被牲口踐踏不成樣子,十分氣憤,便挨家挨戶下“特別通知”,讓村民們把家畜看管好,待他下完“通知”回家時,不慎被路邊的石塊拌倒,重重地摔了一跤,當鄰居把他拉起送回家時,不解地問:“你不要公家一分錢,長年累月守這個墓圖個啥!”他聽了,真誠地説:“這些烈士為了新中國解放,命都丟了,死後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我做這點不起眼小事算個啥!”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進入80年代後,在王小廟無名烈士墓地周圍村莊,有的人蓋房子、修豬圈,捨不得從自家地裏取土,便悄悄來到無名墓地挖土。有一次,楊文秀髮高燒,加之受傷的腿又隱隱作痛,幾天沒到墓地,等病稍好後,他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來到墓地,看到有幾座墓旁被人挖了一個個坑,他頓時氣得淚水溢出眼眶。此後幾天,他從早到晚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地跑,每到一個村莊,他都動情地對村民説:“我們的江山是英雄們打下來的,咱們不能沒了良心,去挖他們頭上的土啊!如果哪家確實需要土,到我家地裏取好了。”他那聲淚俱下的述説,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鄉親,不少村幹部感動地説:“老楊説得在理,從今往後,誰要是再到墓地挖土,我們一定要重重處罰。”

  1998年秋,王小廟無名烈士墓群即將改建成滁州市國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時,楊文秀老人激動得一連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他逢人便説,這個墓守得值,如今要在這裡建烈士陵園了,黨和人民沒有忘記這些無名英雄啊!鎮裏決定修條通往王小廟無名烈士墓地的砂石路,需要佔用一部分田地,老楊&&説服兒子讓出田地,他認為修路佔幾分土地不算什麼,把無名烈士墓群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的人瞻仰這些無名英雄意義大得很。

  2002年,退伍老戰士梅發勝退休回到家鄉,他聽到倉鎮楊文秀老人事跡後,三次登門主動找到鎮上領導,要求義務到王小廟和老楊一起看護墓群,鎮裏領導被他的執著打動了,便答應他的請求。此後,王小廟無名烈士墓群裏又多了一位老兵身影,兩位老兵一起經常在墓群裏栽樹培土。然而沒多久,年過八旬的楊文秀老人因病離開人世,老楊在彌留之際告訴他的兒子,死後就把他埋葬在無名烈士墓群旁。

  此後,梅發勝老人獨自一人擔起了看墓群的責任。為了在有生之年宣傳好無名烈士的奉獻精神,他主動為附近幾所小學當校外輔導員,時常為學生講述革命前輩的優良傳統和英勇戰鬥故事,激勵廣大師生的愛國主義。每逢清明,他還印製一些宣傳材料,讓前去弔唁的群眾明白王小廟無名烈士墓群的來歷和一些戰鬥故事。

  2012年1月10日,梅發勝榮獲安徽省“十大新聞人物”提名獎稱號。

熱詞:

  • 守墓
  • 老兵
  • 楊文秀
  • 梅發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