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走基層百姓心聲:懸崖峭壁上的引水路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0日 13: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4ef78d5d86ce47a589f4556ad8949940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黃泥河鎮普克營村遭遇四年連旱,村民為了取水,在接近90度的懸崖峭壁上,鑿出一條水渠。總長只有3公里的水渠,村民卻已經苦幹三個多月。這條引水路有多艱險?何以花費這麼長的時間?

    普克營村四面環山,全村1800多口人,青壯勞力890人,其餘都是婦女兒童和老人。居住分散,長期缺水。村民們在3公里以外的菜籽灣發現了一個新水源,要想引水進村,就必須在半山腰上開闢引水溝埋設管道(做三維圖)。3公里的引水路就是從眼前這道懸崖上開挖的,而懸崖下就是千米深淵。

    陡峭的懸崖、巨大的岩石像一個個攔路虎阻擋村民開山挖渠的步伐。這裡是一段連續20多米的石墻,名叫石鎖崖。一塊塊巨大的山石把守著關口,許多人看一眼都會覺得頭暈,不敢靠近。但這位名叫唐家民小夥子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繩子一頭綁在身上,另一頭係在崖壁的樹上;一邊忙著手裏的活,一邊還得隨時注意自己的安全。就這樣,普克營村村民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了1800多米的水渠。

    雲南省富源縣黃泥河鎮普克營村村民唐家民:這條路都是我們老鄉一起來幹的 我們在前面打炮 他們在後面給我們刮渣子 安炮眼

    一步一步地爬上近乎垂直的懸崖,一米一米地挪動雙腳,一個一個地打出炮眼,一寸一寸地炸出水渠,而且所有村民都是義務出工。在懸崖峭壁上,小唐和村民們每天要打60個炮眼,這一幹,就是一百多天。接下來,就是最後的1000米懸崖,這也是最艱難的一段。

    雲南省富源縣黃泥河鎮普克營村村支書蘇喬民:老百姓出不起錢 但必須要出力 這是老百姓心甘情願的 因為這個是涉及他幾輩幾代的切身利益

    其實距離普克營村不遠就有水源,眼前流淌在山谷裏的這條河,就在村子的山腳下,直線距離不過2公里。而且清澈見底,清爽甘甜。為何普克營守著一潭碧水,卻無水可用,偏要走懸崖開山道引水?

    雲南省富源縣黃泥河鎮水管所所長蔣定所:從河裏面提水一個是要建抽水站 要建高壓輸電線路下來 投資成本比較高 採取自流引水 從管道就可以直接壓到寨子裏面 他這個投資成本低 而且運行成本比較低。

    為了告別缺水的日子,普克營村的村民開始了自救.在老支書的張羅下,村子裏的年輕後生和精壯勞力已經在懸崖上開山引水苦戰三個多月了。而留守村莊的老人和婦女也不得不再次背起水桶。取水點在距離村子8公里之外的地方,每天都要背一次,腿腳不靈便的羅士雲手中這個龍頭拐杖幫了他。

    雲南省富源縣黃泥河鎮普克營村村民羅士雲:取水路上,挑水路上有個伴,打個響聲。

    好不容易終於來到取水點,熱心的老羅自告奮勇當起了水官。水流很小,老羅不得不幹一幹停一停。而一路上吵吵鬧鬧的孩子們這會也都不説話了,靜靜地趴在山坡上,等待著、盼望著自己的小水桶能夠早點裝滿水。小光艷很幸運,儘管她的水壺裝滿後有點沉。

    雲南省富源縣黃泥河鎮普克營村學生王光艷:

    記者:為什麼這麼開心

    王光艷:因為任務完成一半了

    順著這條山路,村民就可以進村回家了。好在是老羅今天終於有水喝了,而小光艷也完成了任務。村子目前暫時靠背水和政府送水來度過難關。普克營村的飲水困難得到了政府的重視,雲南省水利廳已把這個工程納入當地應急水源工程,並撥付60萬元購買引水管道和水泵。村民正在加快挖渠速度,再過半個月,全長三公里的水渠就能打通,接下來村民裝好管道,不出一個月,就能在自個家裏喝上放心水了。

    編輯:楊書傑

熱詞:

  • 走基層
  • 懸崖峭壁
  • 引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