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設立三週年:翻身農奴把歌唱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7日 0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藏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黃志武 實習生 董亞洲

  慶祝自己的節日

  連日來,西藏各地以各種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圖為3月25日,山南地區桑日縣扎巴村舉行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慶祝活動。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回顧50多年的親身經歷,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欣欣向榮的新西藏,更沒有今天的我。”曾經的十八軍藏族女戰士、73歲的娜喜感慨頗深。

  “我經歷了新舊兩個社會。在舊社會,父母實在沒法養活我,把我送進了所謂的‘孤兒院’,在那裏我不但起早貪黑在地裏幹活,還經常挨打受罵。”如今已退休在家的娜喜老人住著藏式別墅,“我的房子比以前貴族住的房子還要好。”每天晚上,娜喜老人都準時收看新聞,一如既往地關心國家大事小情。

  西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53年前的3月28日,在中國共産黨的英明領導下,以解放農奴為核心目標的西藏民主改革運動拉開了序幕,由此開闢了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後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新紀元。

  經過50餘年的發展,一個讓人民幸福和諧的新西藏展現在世人面前。

  笑容綻放在西藏人民臉上

  米瑪頓珠家對面,是目前西藏保存最完好的農奴主莊園——帕拉莊園。這位75歲的老人在這個莊園裏度過了青少年時光。談起當年做朗生(家奴)的生活,老人頓時神情凝重,嘴唇微顫,目光注視著遠方,似乎又回到了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終日受虐的年月。

  他曾是莊園裏的裁縫,妻子是莊園主夫人的女傭。朗生院裏一個7平方米的土坯房就是他們的家,地上的兩堆土坯算是“床”,墻上一個書本大的窟窿算是“窗子”。“那時每天都吃不飽肚子,餓得不行了就喝水。”他説,“我們夫妻被毆打過多次。

  舊西藏,佔總人口不足5%的農奴主佔有著絕大部分生産資料,壟斷著物質精神財富,而佔人口95%以上的百萬農奴一無所有,被當成“會説話的牲畜”。舊西藏法典將人分為三等九級,下等人的命價僅等同於草繩一根。農奴主以各種酷刑,如鞭打、挖眼、剁腳、斷手等維護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掙紮在極其殘酷和貧困的人間地獄。

  “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腳印,能帶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這是舊西藏農奴唱的一首民謠。另一首民謠唱道:“農奴面前三條路,逃荒、為奴和乞討。”

  這些描寫農奴苦難的歌謠,高二學生索朗卓嘎都會唱,是爺爺奶奶教她的。這個在新社會出生、在拉薩北京中學讀書的少女説:“我知道那個時候,和我同齡的孩子經常挨打,和牛馬睡在一起。我覺得他們好可憐,很慶倖自己出生在新社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66歲的老阿媽央金卓嘎家住拉薩拉魯小區。她告訴記者:“我因為生在舊社會,所以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我最大的安慰是我的兒女們能夠成長在新西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現在,我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她所學的專業也是很熱門的計算機專業。”她激動地説:“我們現在有吃有喝,有人權,有宗教信仰自由。達賴集團妄圖分裂西藏,妄圖破壞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廣大西藏人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無論達賴集團如何煞費苦心、百般狡辯,也改變不了舊西藏黑暗、野蠻、殘酷、落後的事實。“只要對舊西藏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會認為那是個‘人間天堂’。新舊西藏命運的變遷有目共睹,不容置疑。”拉薩退休幹部達瓦次仁説,“達賴集團的險惡用心其實非常明顯。我們要時刻與他們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容破壞。”

  人民生活逐步走向富裕

  “貴族的太陽落下去了,我們的太陽升起來了!”1959年,當舊的地契、債約被扔進火堆時,“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地區乃東縣克松村的443位翻身農奴分到了土地,圍著火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53年過去了,克松村變成了今天的克松居委會。克松人依靠科技種植大蒜,人均年收入達到近5000元,房子越來越大,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波瀾壯闊的民主改革,使百萬農奴第一次昂首挺胸站了起來,真正成為這片雪域高原的主人。

  標準化的廚房、成套的真皮沙發、寬屏液晶電視……這是一個典型的藏式院落,樓房雕梁畫棟,上下兩層,足有500平方米。院落的主人是44歲的農奴後代、堆龍德慶縣羊達鄉村民阿努。民主改革前,阿努的父母“每天吃不飽穿不暖,日子苦得很”。現在,他種起了大棚蔬菜,建起了苗圃基地,住上了別墅,開上了汽車……

  53年,西藏經濟社會大發展,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由人民共享。西藏各族人民從住房、看病、上學到出行、飲水、通訊等大有改善。人們從生産方式到生活方式,從衣食住行到醫療教育、文化娛樂,充分感受到社會進步帶來的福祉。

  改革開放後,自治區黨委、政府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始終把改善農牧民生産生活條件、增加農牧民收入作為首要任務,提出並大力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保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

  有數字統計,50年前,西藏農牧民沒有生産資料,幾乎終身負債,根本談不上純收入。50年以後,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196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904元。

  1950年的西藏有100萬人口,其中沒有住房的就達90萬人。當時拉薩城區只有2萬人,而露宿街頭的貧民和乞丐就有近千戶……誰又能想到,到了2009年,全區23萬戶、120萬農牧民的安居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農牧民人均住房面積已達22.83平方米。在安居工程的推動下,西藏農牧民正逐步實現居者有其屋、居者有好屋的理想。

  “民主改革50多年來西藏的發展變化可以説是天翻地覆。半個世紀的發展,人民群眾所得到的實惠,比過去政教合一體制下幾百年的發展還要快、還要多。”今年60歲的西藏社科院研究員格桑益西感慨萬分。

  城鄉人民生活節節高

  和平解放以來,西藏的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西藏各族群眾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統計資料表明,1978年,西藏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175元,到2011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4904元。西藏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極快,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給予西藏的各項優惠政策為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西藏城鎮家庭和個人的消費支出中,食品的支出比重為44%,農牧區居民的這一比重為65%。數字難免枯燥,但數字所代表的生活變化卻是喜人的:訪親拜友打“的士”,節假日裏下館子,已成為眼下拉薩市民生活的寫照。如今,拉薩市的大街小巷佈滿了琳瑯的商品和各式各樣的食品,國內外知名品牌的時裝店多如牛毛;行走在街上的人們,個個紅光滿面,衣著時尚;商場超市裏隨處可見手提著沉甸甸購物袋的男女;在居民區,每走進一戶人家,你便會感受到傢具的時尚,房間個性化的佈置。

  除城鎮外,變動的數字宛如快樂的音符奏起了農牧區群眾的小康進行曲。走進拉薩市納金鄉藏熱村村民扎西次仁家裏,首先進入眼簾的是25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茶機上擺滿了各種水果,廚房裏有著新鮮的蔬菜。扎西次仁得意地説,現在富裕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而這僅是農牧區生活變化的一個縮影。

  憶苦思甜,讓人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時光;富而思源,讓人們更加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家住拉薩市八廓居委會的多吉老人説,和平解放以前,西藏廣大人民群眾在“三大領主”的壓迫和剝削下,沒有根本的人身自由和最起碼的權利。現在我們的日子無比幸福。

  1959年3月28日,一個註定被載入史冊的日子。

  當天,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發佈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職權,領導西藏各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由此,世界上最黑暗的西藏封建農奴制度被徹底廢止,百萬農奴得到徹底解放。

  從此,陽光普照每一個藏家兒女的心房。

熱詞:

  • 1950年
  • 央金卓嘎
  • 翻身農奴把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