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雷鋒生前所在團先進事跡報告會發言摘要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4日 03: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

  瀋陽軍區雷鋒生前所在團政委 王洪剛

  上個世紀60年代初,偉大的共産主義戰士雷鋒走進我們這個有著光榮傳統的團隊,鑄就了生命的輝煌,樹起了一座精神的豐碑。50年來,一代代官兵始終把雷鋒精神作為“傳家寶”,在與時俱進中使雷鋒精神融入官兵血脈,有力促進了部隊全面建設和官兵全面發展。

  雷鋒精神突出彰顯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巨大價值,我們“雷鋒團”始終引導官兵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接力傳承弘揚。歷屆班子成員都叫響“我向雷鋒看齊、大家向我看齊”,“當好&&人、帶好後來人”。發現和培養了雷鋒的團政委韓萬金,在國家最困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把積攢的全部家當2000塊錢毫無保留地交了特殊黨費,而當年1克黃金才3塊錢。雷鋒犧牲後,他親自總結雷鋒的經驗事跡,籌辦雷鋒紀念館,向上級寫報告申請給雷鋒班命名。人們都説:韓萬金是雷鋒的導師,他本身就是雷鋒一樣的人。正因為他有這樣的品格,才能發現培養了雷鋒。我們歷任班子成員,都把老政委韓萬金當作學雷鋒的榜樣。先後有13任團長、10任政委被集團軍以上樹為先進領導幹部和學雷鋒典型,現任班子成員中有6人被評為學雷鋒標兵。正是有了黨委盡責任、領導當標桿的鮮明導向,才有力地帶動了一茬茬官兵人人學雷鋒、處處做雷鋒,使學雷鋒活動長盛不衰、歷久彌新。

  雷鋒精神集中體現了對黨無比忠誠的政治信念,我們“雷鋒團”始終教育官兵堅定不移愛黨信黨跟黨走。我們緊緊抓住堅定理想信念這個根本開展學雷鋒活動,注重用黨的創新理論熔鑄忠誠之心,用黨的輝煌成就激發愛黨之情,用黨的惠民政策堅定報國之志,教育引導官兵像雷鋒那樣一心向著黨,做黨的忠誠戰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春風化雨般的工作,使廣大官兵自覺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始終保持了部隊的純潔鞏固。

  雷鋒精神充分反映了革命軍人崇高的職業操守,我們“雷鋒團”始終激勵官兵積極自覺愛崗敬業愛軍精武。堅持把學雷鋒融入軍事鬥爭準備實踐,狠抓實戰化訓練,努力鍛造“平時能應急、戰時打得贏”的開路先鋒。在一次戰役演習前,軍區賦予我團研究破除水上陸上障礙任務。團裏經過集中攻關,拿出一整套實在管用的方案。訓練中,有的同志就提出:用汽油設置火障、用炸藥實施爆破太危險了,很容易發生訓練事故甚至人員傷亡,能不能改用模擬手段。但團黨委認為,現在過不了危險關,戰場上就過不了生死關。我們9次合練,次次實裝實彈。演習中,官兵們面對長數百米、高幾十米的火海,從容應對,一舉破障成功,贏得了現場觀摩的上百名將校軍官的一致喝彩。近年來,團隊在集團軍以上組織的專業比武中28次奪得第一,圓滿完成總部和軍區賦予的11項重大軍事任務,3次被評為全軍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雷鋒精神生動詮釋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我們“雷鋒團”始終帶領官兵滿腔熱忱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常年開展捐資助學、扶貧幫困、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班子成員人人有幫扶對象,每個連隊都有幫扶聯絡點,熱心援助殘疾兒童、孤寡老人、特困學生等群體,先後參與完成了98抗洪搶險、汶川抗震救災等36項急難險重任務。2005年8月,撫順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一座高壓電塔面臨被沖倒的危險。這條線路,是遼沈地區輸電大動脈,鐵塔一旦沖倒,將給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420多名官兵臨危受命,在滔滔洪水中搶運沙袋、人工打夯,連續奮戰11個小時,保住了高壓電塔。12根被鮮血染紅的拉繩和3個打夯用的築頭,被撫順市博物館永久珍藏。我們還把雷鋒精神帶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中國軍人的良好形象。2004年赴利比裏亞維和期間,當地一座供水站突然發生了氯氣泄漏事故,上千居民慌忙逃離避難。生死關頭,我團官兵組成搶險分隊冒死突入染毒區,成功排險,當地居民歡呼雀躍。

  矗立在心中的精神殿堂

  瀋陽軍區雷鋒紀念館解説員 喬婷嬌

  小的時候,爺爺喬安山對我説:“我和雷鋒一起在鞍鋼當工人,一起入伍又在同一個班,還開同一輛車,你叫我爺爺,也要叫他爺爺啊!”從我記事起,爺爺就給我講雷鋒的事跡,教我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讓我照著《雷鋒故事》識字。每年清明節,爺爺都帶著我們全家去給雷鋒爺爺掃墓。在我心裏,雷鋒是我們家最親近的人,也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人。

  走進綠色軍營,當一名像雷鋒那樣的解放軍戰士,一直是我最大的夢想。2009年底,部隊到我們大學徵兵,我毫不猶豫報了名,成為團裏的雷鋒紀念館解説員。我認真了解紀念館628件珍貴文物,用心感悟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每件實物蘊含的精神,深刻領悟雷鋒平凡中的偉大、樸實中的崇高,把1萬多字的解説稿記在心裏,把雷鋒的故事融化在血液裏。面對不同年代的人,用不同的語言講解;面對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視角解讀。

  雷鋒精神閃耀著永恒的道德之光,雷鋒紀念館是一座神聖的精神殿堂。從1962年10月建館開始,團裏就決定向社會開放,不分節假日、不分八小時內外,只要有參觀的就開館,至今已接待工人、農民、學生等國內外參觀者150多萬人次,成為享譽中外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團隊幾十次外出執行重大任務,無論走到哪,都把雷鋒紀念館建到哪,把雷鋒精神傳播到哪。近年來,為了讓雷鋒這個偉大的名字綻放出時代的光彩,團裏在雷鋒網站製作了“數字雷鋒紀念館”,還把雷鋒紀念館陳列資料刻成光盤,贈送給偏遠地區的中小學校,目前已經贈送光盤近萬張,讓雷鋒真正從這裡走向社會、走向世界……

  作為90後,我們都是看大片、吃薯片、玩芯片長大的,都喜歡超女快男,也崇尚個性自我。雷鋒日記裏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我每講解一次,都會引發對“為誰活著、怎樣做人”這個人生課題的思考。我感到,僅僅做一名雷鋒精神的傳播者是不夠的,還應該做一個雷鋒精神的踐行者。2010年11月,聽説身患白血病的中學生張佩文,正在北京307醫院急需相匹配的骨髓時,我便産生了捐獻骨髓的念頭。我上網搜索相關知識,發現有的説骨髓配型過程疼痛難忍,也有的説骨髓捐獻後會出現不良反應。看到這些,我心裏有些猶豫了,就向爺爺説出了自己的擔心。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説:“你要記住你雷鋒爺爺的話:‘要永遠愉快地多給別人,毫不計較個人得失。’學雷鋒做好事,不要有太多的顧慮。”在爺爺的支持下,我專門請假到北京做了血型配對採集。結果出來後,醫生告訴我配型沒有成功,我難過得哭了。臨別時,我把一個月的津貼360元錢都留給了小佩文,並鼓勵他好好養病,答應他等病好了,帶他到雷鋒紀念館參觀。

  去年12月,我面臨著人生的一次艱難抉擇:我當兵兩年已經服役期滿,而學校規定服役期滿不回校複學取消學籍。我是我們家第一位大學生,是選擇自己苦讀12年換來的大學學業,還是選擇留在部隊繼續宣傳雷鋒精神?一時間我內心非常矛盾。經過反復思考,我選擇繼續留在部隊。因為,我覺得上大學能夠增加知識的厚度,而在雷鋒紀念館卻能提升精神的高度;知識的增長可以後補,精神滋養的機會卻彌足珍貴。我願意堅守在解説員崗位上,把美好的青春年華融入傳承弘揚雷鋒精神的時代潮流!

  學雷鋒,一生不變的承諾

  河南省鄧州市“編外雷鋒團”團長 宋清梅

  我和雷鋒同年入伍,同在一個團當兵。1962年2月19日,又和雷鋒一起參加了瀋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大會,恰好住在同一個房間。9天的朝夕相處,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會議結束時,雷鋒親筆給我題寫贈言:“親愛的宋清梅同志,送你幾句話:一個革命者,就應該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和整個生命獻給偉大的共産主義事業!”雷鋒的贈言寫在我的日記本上,但勉勵的話語字字銘刻在我的心裏。此後,我堅持像雷鋒那樣學習、工作,像雷鋒那樣做人、做事,從戰士一直幹到“雷鋒團”團長。

  “走進來學雷鋒,走出去做雷鋒”是團裏幾十年不變的“團規”,我們歷任團領導都用這個“團規”教育官兵、鞭策自己。1985年底,我從團長崗位轉業,看到回鄉的戰友始終牢記“團規”,自發成立了許多“學雷鋒小組”、“學雷鋒服務隊”,經常開展學雷鋒活動,深受群眾歡迎,內心感到非常欣慰。為在更大範圍內發揮群體輻射效應,我産生了成立“編外雷鋒團”的想法,主動與老團隊彙報溝通,團黨委非常重視和支持,還提出了詳細具體的意見和建議。1997年4月,經鄧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批准,我們560名雷鋒的戰友組成“編外雷鋒團”,團部設在市人武部,由我任團長,原團政治處主任姚德奇同志任政委。目前,已經發展到4500多人,還有上萬名群眾申請參加。令人感動的是,各級組織給予了我們很多關懷和榮譽,“編外雷鋒團”先後被評為全國全軍“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黨支部”,河南省委、省政府、省軍區還作出向“編外雷鋒團”學習的決定。

  我們這批戰友大多和雷鋒有過親密接觸,有的和雷鋒一個連隊,有的和雷鋒住上下鋪,有的和雷鋒一起站過崗、一同施過工,都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雷鋒戰友這個光榮稱呼,都像雷鋒那樣聽黨話、跟黨走。我轉業分到鄧州市文明辦任副主任,很多親屬勸我:“你是‘雷鋒團’團長,卻安排個副科級,趕快找找領導,咋説也能給個高點的職務。”對此,我一笑了之,在這個位置上一幹就是十多年。老戰友丁士豪復員後先後在縣磷肥廠、白酒廠工作,在哪都是勞動模範。1997年,58歲的老丁和兩個女兒同時下崗,他體諒政府的難處,不等不靠不找,主動帶領全家到農村承包了10畝荒地。有人不理解:“老丁,你是為國家出了力的人。現在廠子倒閉了,你的工作也丟了,你也太虧了!”他哈哈一樂:“自從成為雷鋒的戰友,腦子裏再也沒有‘吃虧’兩個字。”老丁一家人風裏來雨裏去,戰天鬥地,終於走出困境,他們種植的無公害蔬菜供不應求。這些年來,像老丁這樣在企業轉軌改制過程中下崗的老戰友有110多人,他們顧大局,識大體,為黨分憂,有86人主動到鄉鎮企業應聘,30人到農村從事種植、養殖和加工業,成為勤勞致富&&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對黨的無限忠誠。

  我的這些戰友們在部隊時,都親耳聆聽過雷鋒作報告,都親眼見證了雷鋒為人民服務的光輝事跡,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助人為樂的品德,在我們腦海中深深紮下了根。大家返鄉後,不僅&&學雷鋒、做雷鋒,而且深入到機關學校、廠礦社區、田間地頭宣講雷鋒,讓雷鋒精神深入人心。一次,我帶著5名成員應邀到成都作報告,很多單位聽説後紛紛找來。我們上午講、下午講,晚上也講,連續講了十幾場,當時我的嗓子都講啞了。聽報告的同志都很感動,他們在贈送的錦旗上寫著:繼傳統,掏紅心,譜寫園丁曲;學雷鋒,灑汗水,當好育花人。十幾年來,“編外雷鋒團”宣傳雷鋒的足跡遍佈8個省45個縣市區,大張旗鼓地組織大家唱雷鋒歌曲,講雷鋒故事,打雷鋒標語,用我們的激情感染大家弘揚新風正氣。

  “雷鋒號”上看“雷鋒團”

  遼寧省撫順市“雷鋒號”公交車駕駛員 葛福傑

  “雷鋒號”公交車是我們撫順市公交戰線的一面旗幟。我駕駛“雷鋒號”公交車18年,每天都要路過“雷鋒團站”,每天都能接觸“雷鋒團”官兵,無數次看到他們默默無聞做好事的感人場景,時時感受著雷鋒傳人帶給我們的溫暖。

  我們這代人,是聽著雷鋒的故事、唱著學雷鋒歌曲長大的,雷鋒那種艱苦樸素、敬業奉獻的精神,一直影響著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些看不慣,覺得他們玩著時尚手機,聽著流行音樂,腦子裏整天是偶像明星,不為別人著想,不願吃苦奮鬥,不會有太大出息。是“雷鋒團”一個叫鄭莆仁的戰士,讓我轉變了看法。最初小鄭坐我車時,總是幫助乘客拎包讓座,一有時間就幫我幹這幹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還以為他是個老實能幹的農家孩子。直到去年11月,我從雷鋒網站上看到有關他的事跡才知道,小鄭的父親擁有七八家公司、十幾億元資産。他入伍前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家子弟。當兵來到“雷鋒團”後,他在濃厚的學雷鋒氛圍影響下,收起了名牌衣服和皮鞋,改掉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服役5年沒向家裏要過一分錢,還把省吃儉用積攢的9800多元津貼,捐給災區和資助失學兒童。他年年是團裏學雷鋒標兵,還3次榮立三等功。後來,我問小鄭為啥變化這麼大,他很認真地説:“走進了‘雷鋒團’,也就走近了雷鋒。對照雷鋒,我才知道怎樣做一個真正富有的人。”從他質樸的話語中,我看到新一代的年輕人,只要心中樹起雷鋒這個榜樣,認準為人民服務這個道理,就大有希望。

  我發現,“雷鋒團”官兵外出時,常常帶著兩樣東西:軍用水壺和挎包。我曾問一名戰士帶這些幹啥?他笑著説:“帶壺水就不用買飲料,背個挎包可以隨手收集廢棄瓶子賣錢。我們用這些錢資助貧困學生。”要不是後來看到媒體報道,我還真不大相信他説的話。2007年8月5日,《撫順晚報》報道了10名貧困學生考上大學交不起學費的消息,“雷鋒團”官兵第一個送去他們平時撿瓶子、賣廢品積攢的2萬元錢。我在網上還看到,這些年,“雷鋒團”官兵先後幫助駐地14個貧困戶脫貧致富,資助46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累計為希望工程、貧困家庭、受災群眾捐款80多萬元。

  “雷鋒團”就像“一團火”,溫暖著他人,感動著社會,也帶動了我們撫順市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學雷鋒隊伍。2010年3月,“雷鋒團”發起了續寫“雷鋒存摺”行動,撫順人民積極響應,我們“雷鋒號”司機也紛紛奉獻愛心。短短3天,雷鋒存摺就多了10余萬元。10年前,“雷鋒團”倡議種植“雷鋒林”活動,當年撫順市就有一萬多人參加進來。如今,一片片“雷鋒林”拔地而起,一座座荒山禿嶺變成了綠色家園。在“雷鋒團”的影響感召下,我們撫順市叫響了“人人學雷鋒,扮美雷鋒城”的口號,群眾自發組成了4萬多個學雷鋒小組和2900多個學雷鋒服務隊,還有雷鋒小學、雷鋒崗亭、雷鋒班組、雷鋒廣場等一大批“雷鋒號”群體和地標,“全民學雷鋒”成為撫順市精神文明建設一道亮麗的風景。

  作為我們撫順市“雷鋒號”的一員,我有更多的機會近距離接觸這麼多“雷鋒團”官兵,這是一種榮耀。當一個像雷鋒那樣的司機,是我人生的不懈追求。18年來,我把乘客當親人,用愛心把穩方向盤,曾連續3年照顧一位80多歲的孤寡老人,還救過一位頭部重傷的打工青年,在醫院照料過昏迷一個多月的工友,多次被省市評為勞動模範、“百姓雷鋒”和優秀共産黨員。雷鋒,讓我看到了崇高;“雷鋒團”官兵,讓我懂得了堅守。路沒有盡頭,車轍不斷延伸,學雷鋒、做雷鋒將是我們“雷鋒號”公交人永遠不變的行程!

  接過雷鋒的槍 走好雷鋒的路

  瀋陽軍區雷鋒生前所在團雷鋒班班長 黃幫維

  我是雷鋒班第二十四任班長。2009年9月,我當雷鋒班班長第一天,團黨委常委集體找我談話,叮囑我:“雷鋒班是學雷鋒的標桿,上下都很關注,你要多向老班長學習,當好傳承雷鋒精神的排頭兵!”那一刻,我深切地認識到,當上雷鋒班班長,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在我之前的每一任班長,都像雷鋒老班長那樣,都是學用理論的“領頭雁”,愛崗敬業的“螺絲釘”,助人為樂的“熱心人”,個個都是學雷鋒標兵。第十九任班長李有寶,在瀋陽火車站遇到一個哭訴錢包被偷、沒錢回家的婦女。他當即掏出100元錢,塞給這個婦女。有人小聲提醒他別上當。李有寶説:“即使可能上當受騙,也不能讓有困難的人得不到幫助!”兩個月後,李有寶收到了一封掛號信,裏面夾著100元錢。這封信正是那個婦女寄來的,她在信中説自己是個騙子。當她從電視上認出給她錢的竟是雷鋒班班長時,良心受到了譴責,就趕緊把錢寄了回來。她還在信中承諾,自己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信的落款是:“謝雷”,“謝雷”就是謝謝雷鋒的意思。第二十二任班長吳錫有,得知遼寧省建昌縣有13名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便以“快樂兵”的名義,資助他們重返校園。為了當面感謝這個解放軍叔叔,這些學生在校長王桂芝帶領下,打著“快樂兵,千萬里我們追尋著你”的條幅,步行8天來到我們團。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位恩人竟然是一名普通戰士,還穿著打了補丁的膠鞋和襪子。現在,已當上連隊指導員的吳錫有,仍然保持著“快樂兵”的本色,他利用自己的工資和在業餘時間撿廢品賣的錢,先後資助失學兒童、孤寡老人280多名,累計捐款8萬餘元,為一個個困難家庭帶去了希望,在群眾中贏得了“愛心使者”的美名……

  雷鋒老班長是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典範。我們雷鋒班發揚老班長的“鑽”、“擠”精神,立足本職精武強能,人人都是訓練尖子、技術能手、崗位標兵。1964年全軍大比武,我們班的參賽科目獲得一等獎,並專門向毛主席彙報演示;2000年參加全軍科技練兵成果交流,受到江主席親切接見;先後35次榮立集體一、二、三等功。面對厚重的歷史榮譽,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帶領全班爭取更大的成績,無愧雷鋒班的光榮稱號。2009年,我剛當班長不久,就和班裏一名戰友代表團隊參加集團軍汽車駕駛比武,僅取得了第三名,我感到無顏面對老班長。回到班裏,我站在老班長的床舖前,叩問自己:如果是老班長,他會怎麼樣?我想起老班長説過的話:“革命戰士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透過失敗看到勝利,透過失敗看到成功。因此他們遇到天大的困難,也不會畏怯逃避。”渾身頓時充滿了力量。我和班裏戰士從基礎理論學起,從基礎科目練起,從難從嚴抓好“一專多能、用修雙能”訓練。短短半年時間,全班戰士都能熟練駕駛6種裝備車輛,都能掌握通過高空軌道橋、夜間閉燈駕駛等14種高難技術。去年12月,我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榮立一等功。

  幾十年來,我們從人民群眾對雷鋒老班長的敬仰和學習熱情中,受到了教育和激勵,也感受到責任和動力。雷鋒老班長曾經照顧過烈屬張士霞老人,老人把雷鋒當兒子,雷鋒也把老人當成自己的媽媽。雷鋒犧牲後,我們班放大了一張雷鋒照片送給了她。張士霞老人始終把這張照片帶在身邊,把對雷鋒的思念傾注在我們班戰士身上,時常幫大家洗衣服、釘扣子、做鞋墊。她逢人便講雷鋒的故事,把自己的後半生投入到宣傳雷鋒精神上。老人的事跡深深感動著我們。幾十年來,班裏的戰士換了十幾茬兒,始終堅持照顧老人。2006年10月17日,老人迎來百歲壽辰。那天,我們班早早送去了大紅唐裝,擺上了大蛋糕,全班戰士輪流向老人祝壽。老人笑得合不攏嘴,高興地説:“看到你們,就像看到了雷鋒。我要再多活幾年,咱們一塊學雷鋒、當雷鋒!”我們從許許多多群眾身上,感受到了雷鋒精神穿越時空的永恒魅力,更加堅定了與雷鋒同行、用一生踐行的執著信念。

  (本版照片均為蓋旭輝攝)

熱詞:

  • 雷鋒團
  • 雷鋒故事
  • 利比裏亞維和
  • 基礎理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