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探秘PM2.5的微觀世界 記者調查:顯微鏡下的“幽靈”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b0a3a0f1bce3439cbd23c035ebf26ba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剛剛過去的週末,中央氣象臺連續兩天發佈大霧藍色預警,全國不少地區被大霧籠罩,京津局部地區能見度不足500米。接二連三的大霧預警,讓人們又重新關注起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名詞PM2.5。PM2.5顆粒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現在居民最受關注的環保問題。《新聞直播間》從今天開始,將連續播出《探秘PM2.5》的系列報道。

    可以説從去年年底開始,PM2.5,這個以其直徑大小而得名的小顆粒物一時間臭名昭著,然而這些無處不在的“幽靈”到底長什麼模樣,記者經過連續觀測,日前終於用顯微鏡首次拍到了PM2.5家族各式各樣的形態。

    往前推,7倍、10倍、20倍、50倍、80倍、100倍、120倍。

    這是在120倍的顯微鏡下看到PM2.5顆粒的全貌,也是記者第一次通過視頻將肉眼無法看到的PM2.5顆粒搬上屏幕。為了更直觀地理解PM2.5顆粒物的大小,記者找了一根頭髮與之作對比。

    5倍、10倍、20倍、50倍、80倍、100倍,這根頭髮好像不是太乾淨,剛才沾上一些顆粒,這就能看清了,對比非常明顯。

    這裡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物實驗室,我手上拿的這三個膜是近幾天PM2.5連續取樣的樣本,這個比較黑是天氣情況稍差的時候取的樣,這一個是天氣情況稍好的,這個是居中的。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 傅德黔:我們這個膜是24小時用手工方法測來的,24小時的一個膜,在這個膜上,首先是手工方法,我們測一天,看看這個膜上有多少PM2.5,或者叫細粒子。這個膜我們放到顯微鏡底下,能看見顆粒物有不同的形狀,有發亮的,像晶體一樣的顆粒物,也有看見像沙漠裏石頭一樣的顆粒物。還有一些比較均勻的,比較細微的顆粒物,甚至我們看見像沙丘一樣的,或者像乾旱的土地,反映出的一塊高,一塊低。你也可以來試一下,看看我們這個顆粒物在顯微鏡底下是什麼狀況?

    記者:還真是有點像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還有的像小棍子似的。

    它不是我們想象的,所有的PM2.5都是一個直徑,而且都是很均勻的,實際上我們看見它的差別還是比較大。

    專家解釋,在顯微鏡下能明顯看到的實際上只是2.5微米以下顆粒中較大的,其它直徑只有零點幾微米甚至更小的顆粒堆積起來就像是一片平靜的沙灘,而在上千倍的電子顯微鏡下,中科院大氣所的專家則為我們全面展示了PM2.5家族各式各樣的形狀。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躍思:你看有圓的,它是不規則,有圓的證明這種東西它能吸濕,一吸濕自己就變圓了,吃飽了。這個可能就是一個燃燒的,燃燒完了剩下一個框架的東西,燃燒了。那些不能吸濕的是什麼形狀,還是什麼形狀。然後這些就是多孔形的多米。比如你看一堆絮絮麻麻的東西,絮狀物,這些東西實際就是煙塵,就燃燒過程中飄出來的煙塵。這是我們今年冬天從北京採回來的圖片,這張圖片給你説明了什麼問題,這張圖片其實説明了很重要的問題。這些粒子大多數都是從燃燒過程來的,這是很危險的信號。我們北京PM2.5細粒子,實際上都是化石燃料燃燒産生的。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