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走基層蹲點日記】父母去打工 子女多留守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6日 14: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6d412cb9f85d4fa2bd795be8d57a229b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繼續走基層蹲點日記系列報道“邵全傑的家鄉事”。安徽阜陽每年向外地輸出的勞動力多達200多萬人,阜陽也因此成為了國內知名的勞力資源輸出地。重訪阜(fu三聲,當地約定,楊華主任同意)陽籍農民工邵全傑的家鄉行流鎮大廟村,記者看到大多數外出務工者並不像邵全傑夫婦一樣,把子女帶在身邊,很多孩子留在老家成為了留守兒童。

    在阜陽的很多村莊,每年春節一過,就到了外出務工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子女離別的時候,很多孩子也隨之開始新一年的留守生活,在這個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齡段,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裏,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阜陽市行流鎮大廟村,邵全傑一家春節前買站票也要回去的家鄉。春節過後,村裏青壯年大都繼續外出務工了,這裡變成了屬於老人和孩子們的村莊。早上八點多,孩子們就三五成群地在泥地裏玩耍,有些年紀小的依偎在爺爺奶奶身邊聽大人們閒聊,這就是日復一日的留守在家的日子。

    記者:來,阿姨問問你,你幾歲啦?

    家長:你説五歲啦。

    記者:會不會唱歌呀?

    家長:説哎。你説會。

    想上幼兒園 老人無力接送

    想要和孩子們聊聊,不是容易的事兒,我們問了幾個孩子,他們都是用黑黑的眼睛盯著我們,不説一個字。身邊的大人們解釋説,這是因為孩子們都沒上過幼兒園,沒老師教,認生。

    家長男:沒上幼兒園。幼兒園太遠了,離四五里地,太遠。

    記者:村裏有多少這樣的孩子?

    家長男:那不少,就三四歲的、四五歲的、六歲的都沒上幼兒園(村裏)得有50多個。

    村裏沒有幼兒園,離大廟村最近的幼兒園也在3公里之外,每天需要接送幾趟,老人們説力不從心。

    大廟村村民:鄉里上年紀的就在家裏照護兩個孩子,哪有空,沒有時間,要是村裏有(幼兒園),誰不讓孩子上。

    全鎮只有一所公辦幼兒園,我們找到了距離邵全傑家3公里遠的這所幼兒園,這裡的孩子們明顯比留在村裏的孩子活潑很多。

    記者:小朋友們,阿姨問問你們,爸爸媽媽有在外地打工的請舉手?好,25個,一半多。

    在城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記得最多的是兒歌和童話故事,而這些被父母留在家鄉的孩子們,記得最清楚的是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

    藍褂小孩:俺爸去寧波,俺媽去廣東,俺姐去阜陽,俺哥哥在司州(音)上學,然後我就跟俺姥姥在家裏。

    記者:阿姨問你,平時想媽媽的時候會打電話給她嗎?

    藍褂小孩:打。

    記者:你知道她電話號碼嗎?

    藍褂小孩:知道。

    記者:背一個我看看。

    藍褂小孩:1585837771。 

    記者:你呢,你知道嗎?

    黑褂小孩:知道。

    記者:多少呀?

    黑褂小孩:誰的?俺媽的?

    記者:嗯。

    黑褂小孩:15398163321。

    記者:爸爸的知道嗎?

    黑褂小孩:01361726987。

    藍褂小孩:我也不想俺爸俺媽打工。可是在外面打工能掙錢,掙多多的。

    記者:那你覺得爸爸媽媽在外面給你掙錢好,還是在家陪你好?

    藍褂小孩:陪你好,還有掙錢也好。

    黑褂小孩:打工。

    記者:為什麼?

    藍褂小孩:因為掙錢多。

    黑褂小孩:拿回來錢。

    公辦幼兒園條件簡陋 急缺老師

    我們在這裡了解到,這家幼兒園不僅是距離大廟村最近的,而且也是全鎮唯一一家公辦幼兒園,園裏的240多名孩子目前只有4個保育員,一個保育員要看管60多個孩子。

    四九幼兒園園長 譚麗麗:我們現在目前兩百多個學生只有10個老師。

    記者:那按正常的配備應該是什麼樣的?

    譚麗麗:按正常的配備應該是兩教一保,一個班,現在目前我們應該是需要20多個老師。

    記者:就是缺一半?

    譚麗麗:對。

    由於人手緊張,條件有限,這家幼兒園現在還無法為孩子們提供午餐,每天11點鐘孩子們就放學回家吃午飯,下午再過來。到了中午,幼兒園門口擠滿了來接孩子的老人。

    記者:接的是孫女啊?

    老大爺:孫女。記者:每天都這樣來接送啊?

    老大爺:每天都來。

    記者:那爸爸媽媽呢?

    老大爺:出門去了。

    記者:出門打工去了?

    老大爺:對。

    記者:就接她這一個是嗎?

    老大爺:一個,那邊還有兩個。

    記者:那邊還有兩個?

    老大爺:有一個我女兒的,還有一個孫子。

    留守生活:奶奶和兩個孫子的一天

    外出打工不容易,在家照顧孩子也很難。我們在這家幼兒園外認識了已經68歲的老奶奶閆彩霞,一個人照看著兩個年幼的孫子。我們在得到老人的允許後,跟拍祖孫三人的一天。每天早上六點半,閻彩霞都會準時起床,燒好了熱水,然後再叫兩個孫子起床。哥哥李雙林今天10歲,上小學三年級,弟弟李森林6歲,上幼兒園大班。孩子的父母正月十五一過就出去打工了,祖孫三人也隨之開始這樣日復一日的留守生活。

    奶奶 閆彩霞:快醒,快起。

    記者:天還不亮就得起。

    奶奶 閆彩霞:叫不起來一般,費事。

    記者:叫不起來是吧?

    奶奶 閆彩霞:不好叫,吃飯費事,穿衣裳費事,得好説好拉,哄著喂著。

    閆彩霞告訴我們,由於村裏的小學和幼兒園都沒有取暖設施,所以孩子必須吃飽才能抗凍。每天的早餐,閆彩霞都是連哄帶勸,為的就是能讓兩個孩子多吃一口。

    奶奶 閆彩霞:吃一口。

    孩子:不吃。

    從起床燒水,到盯著兩個孩子洗臉,吃飯,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裏閆彩霞腳不沾地,不停忙活,一直到七點十分,祖孫三人出門上學,老人連口水都沒喝上。

    記者:你怎麼那麼調皮啊,你這樣奶奶騎車看得見路嗎?

    奶奶 閆彩霞:凈調皮。

    記者:我看這個小的明顯比哥哥要調皮好多。

    奶奶 閆彩霞:這個性子鬼,…大的起不來。

    記者:兩個人打架嗎?

    奶奶 閆彩霞:打。打過之後反正還那樣,一個娘。

    記者:打架的時候一般你都怎麼勸啊?

    奶奶 閆彩霞:拉開為止。

    家裏到學校有1.5公里的路程,閆彩霞每天都是騎三輪車接送兩個孫子。哥哥雙林上小學,每天上學時間比弟弟早一個小時,中午和晚上的放學時間又比弟弟晚一個小時,閆彩霞每天都要帶著小孫子多等三個小時,6歲的森林也成了幼兒園每天來的最早的孩子之一。

    奶奶 閆彩霞:開門了嗎?

    老太:開門我再回去,不然不放心。

    村裏的幼兒園和小學都不能解決午餐問題,所以每天十一點鐘,幼兒園就放學了。閆彩霞從家裏趕到幼兒園帶著弟弟森林去了對面的小學校,一邊玩一邊等哥哥放學。

    記者:那這冬天這麼冷,下雨颳風怎麼辦?

    奶奶 閆彩霞:下雨颳風坐反正搭個篷,我坐這裡邊。他穿著雨衣,我穿個(罩衣)就不用他了,塑料布一蒙。

    記者:你這樣接送了多長時間了?

    奶奶 閆彩霞:反正他上幼兒園開始接,這個上三年,今年,都4、5年了。

    中午11點50分,祖孫三人騎著三輪車往家走。回家的路都是土路,遇上雨雪天就更難走,兩個孩子加起來有六七十公斤,平路上蹬不快,遇到上坡,奶奶就下來推一段。

    奶奶 閆彩霞 :大的他媽走的時候一歲多,這個(小的)照顧到兩三歲,才走的。

    記者:每天晚上大的小的都是您摟著睡?

    老太:嗯。

    遇上颳風下雨或者冰凍天氣,閆彩霞心疼6歲的小孫子在外面等,兩個孩子就得分開接送。天氣好的時候,閆彩霞一天得接送8趟,如果天氣不好,兩個孩子還得分別送,最少要跑12趟,家裏到學校的距離雖然只有1.5公里,接送8趟就要騎車往返12公里,接送12趟,要騎車往返18公里閆彩霞説,辛苦她不怕,怕的是生病了,孩子沒人帶。

    奶奶 閆彩霞:前年有病的時候那是真煩的慌,白天去挂吊瓶,夜裏還發燒,還得帶小孩去上學,做飯還不想做飯,老給小孩買點兒吃。

    記者:其實帶孩子就是怕自己生病?

    奶奶 閆彩霞:對啊,自己生病,你説都不在家,我不吃小孩也得吃,生了病想睡會兒也不能睡,得幫他送送。俺兒説:我回去吧媽,我説你別回來,俺好,都好。

    哥哥與父母的感情在留守中疏淡

    看著兩個孩子一天天長大,閆彩霞即欣慰也發愁,愁的是兄弟兩個跟父母的感情。哥哥雙林跟父母分開的時間最長,也最不願跟父母親近。弟弟森林跟哥哥正相反,總是吵著不讓父母離家外出。

    奶奶 閆彩霞:小的哭,大的不叫。大的沒這回事,上回(母親説)我走了,你走吧,走得越快越好。

    記者:小的哭?

    奶奶 閆彩霞:小的走一回哭一場。

    記者:你們多長時間給爸爸、媽媽打一次電話?

    哥哥:我不喜歡給他們打電話。

    記者:那你有事願意跟誰説?

    弟弟:跟俺奶説。

    記者:為什麼願意跟奶奶説,不願意跟爸爸、媽媽説?

    哥哥:我爸愛吵人,我媽也愛吵人。

    閆彩霞祖孫三人住的房子有20平米左右,中間用一排組合櫃隔成了裏外間,在外間的墻上,貼滿了哥哥雙林的獎狀,閆彩霞不識字,但卻能讓雙林學習成績優異,這也是她最得意的事情。

    記者:那你覺得你得了這麼多獎狀誰得功勞最大啊?

    小男孩:俺奶奶的。

    記者:為什麼奶奶功勞大?

    小男孩:奶奶天天接我上學。

    阜陽啟動改善農村學前教育計劃

    閆彩霞祖孫三人的留守生活是當地現在許多農村留守家庭的一個縮影,照顧留在家裏的孩子入園、上學的擔子,落在了像閆彩霞一樣的留守老人的身上。在當地,還有40%三到五歲的適齡兒童,沒有條件上幼兒園。從2011年開始,根據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的要求,阜陽市地以區縣為單位啟動了實施農村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阜陽市潁泉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 于學敬:我們計劃利用三年的時間,我們農村要新建52所幼兒園,改擴建57所幼兒園,那麼我們全區幼兒園三年行動計劃結束以後,全區幼兒園在100所以上,這樣我們各個村,每個村都有一所幼兒教育機構。

    (編輯:朱心蕊 甄濤)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