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週刊]視點:“生病”的診所?(20120225)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5日 2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85a624a71c04738bee118ccf34ea59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CCTV消息: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媒體的報道,廣州河源市紫金縣一條街上發現上百名丙型肝炎感染者的事件浮出水面。據感染者回憶,他們大多去過街上同一家診所打針,所以人們懷疑有可能是在這家診所打針的時候傳染上的。這種懷疑並不是憑空而來。去年11月底,安徽、河南交界的地方也發生了一起56人感染丙肝的事件,那些患者也是曾在一家診所打針。衛生部專門派人去調查,最後結論是,丙肝病情與診所高度相關。也正因為如此,此次廣東河源紫金縣的過百人的感染丙肝事件,人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診所打針。所謂“無獨有偶”,但是在“無獨有偶”之後,還會不會有更多類似的情況發生?要知道在基層醫療點看病的中國人數以億計,這樣的醫療點如何保證醫療安全呢?《新聞週刊》本週視點“關注丙肝陰影下的基層醫療現狀”。

    短一:紫金危機

    廣東電視臺記者 黃偉浩:這裡是紫金縣紫城鎮的響水路,從去年10月份開始,住在這裡的不少居民發現,他們感染了丙肝病毒。

    響水路,現在已經更名為永安大道,是紫金縣的一條主要街道,最近幾個月,因為頻繁發現的丙肝感染者,永安大道變得十分不安,當地民眾自發的統計顯示,目前確診的丙肝感染者已經超過200人。

    紫金縣丙肝患者 徐先生:在去年的時候,我去打過針,我老婆也去打過針,我的孫子也打過針,我的孫女也打過針,結果打過針的就有(丙肝)。

    紫金縣丙肝患者 黃女士:我和我媽,還有我女兒(都感染),我的女兒才4歲半。

    丙肝的傳染途徑與艾滋病完全一樣,只有血液、母嬰和性傳播三種途徑。紫金縣的這些感染者都是普通居民,不曾有過吸毒輸血等高危行為,唯一可疑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去過附近一家衛生站打針。

    紫金縣丙肝患者 曾女士:以前有一點頭痛 感冒,就到那間診所,診所打針的時候就是用針筒推的,那個玻璃針筒沒有消毒的,那個針筒不是一次性的。

    響水路上有好幾家診所,這家城東衛生站由夫妻二人經營,丈夫行醫,妻子幫忙,由於醫生治療效果好,在當地頗有些名氣。

    電話採訪:紫金縣丙肝患者 江女士:就是前年,我兒子病了,感冒、發燒還有咳嗽,那個診所的醫生,因為他治病的效果是很好,就去了。他的針筒是那種玻璃的,不是一次性的。

    按照江女士的説法,這家診所的醫生經常用玻璃針管把藥物直接打進病人的靜脈裏,打完之後不換針管只換針頭的情況時有發生。而靜脈推注後有時會有血液回流進針管,不換針管顯然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電話採訪 紫金縣丙肝患者江女士:我打過針,我大兒子打過針,兩個都有(丙肝),我小兒子才4個月,是我傳給他的,我有了那種病之後才懷了他的,就有。現在我三母子都得了這個病。

    江女士一家的悲劇或許本可以避免,因為早在2009年,響水路一帶丙肝高發的現象已經開始出現,遺憾的是沒有做流行病學調查,許多民眾並不知情。

    紫金縣丙肝患者 黃女士:去年11月我都不知道,沒人告訴我,我還去那裏打過針。

    廣東電視臺《社會縱橫》:記者在採訪當天,蒐集到的響水路一帶確認感染丙肝的病歷就有20多份,還有一份46人簽名的確認書。

    紫金縣丙肝感染者家屬:我最擔心的是,如果政府不採取措施,紫金縣城會變成一個疫區。

    2011年12月22日晚,廣東電視臺《社會縱橫》欄目報道了紫金縣響水街一帶丙肝高發的新聞,許多當地居民,這時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廣東電視臺《社會縱橫》:紫金縣人民醫院工作人員:去年是40例,今年21例,響水路多一點。

    【電話採訪】紫金縣丙肝患者家屬 賀女士:去年我婆婆感染的時候,就知道幾例而已,就覺得自己很倒楣,被感染上了。今年1月、2月份,我們的同學、親戚,陸陸續續,現在我知道的還有一個我姐夫的同事也被感染了。

    在廣東臺的新聞曝光之前,丙肝病毒潛伏在紫金縣,一些已經查出丙肝的人害怕歧視不敢聲張,還有的人感染了自己也不知道,病毒通過診所、美容院、夫妻或者母嬰等各種可能的途徑傳播著。今天,整個紫金縣到底有多少丙肝感染者,因為沒做徹底篩查,沒有人知道。

    電話採訪:紫金縣丙肝患者家屬 賀女士:現在我姐,我有三個姐姐都在縣城,我叫她們去體檢,去檢查一下,她説都排不上號,檢查的人太多了,根本就是擠不進去。

    丙型肝炎如果不治療,轉化成肝硬化的幾率較高,而如果堅持打干擾素,治愈的幾率也有70%以上。問題是,干擾素副作用很大,而且每支價格高達1000元左右,一年總的治療費用將近10萬元,許多患者家庭只能望而卻步。

    電話採訪:紫金縣丙肝患者家屬 賀女士:打了那個針,想跳樓,想自殺,反應特別大,人的頭髮都差不多掉光了。我婆婆天天哭,她天天告訴我們,我不想打,我寧願死,我不想打,我寧願死,我們都心情非常痛苦。

    社會縱橫播報:黃女士一家三口感染了丙肝病毒,因為實在拿不出錢買干擾素,她和女兒都放棄了治療。

    丙肝患者 黃女士:我兒子打了一年干擾素,花了幾萬塊錢,我想讓我女兒也治療一下,大人就不去管它了。(你不怕發病嗎?)發病也是沒辦法的,不管它了。

    字幕:2012年2月23日晚,廣東省衛生廳通報,紫金縣響水路多例丙肝病人事件,已基本排除了注射毒品、有償供血、血液透析等因素。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白岩松:響水街上的人們打針的這家小診所可並不是黑診所,它是有執照的,而且口碑不錯,但口碑並不代表一切。當初安徽、河南交界處的“丙肝事件”中打針的那個診所也口碑不錯,也有執照,由此更可見基層醫療中有些地方的確讓人擔心。現如今,紫金縣的丙肝感染者到底有多少還無法確定,因為還只有去響水街這家診所治過病的人接受了檢查,其他的診所就肯定沒問題嗎?由於現在沒有做全面篩查,誰也不敢打保票。在類似這樣的小診所裏,打完針不換針管甚至不換針頭的現象並不是個例,像安徽、河南交界處的那次丙肝感染事件當中的診所也是如此,這讓我們對基層醫療診所現狀的擔心進一步加劇了。

    短片二:脆弱的診所

    【2012年1月10日新聞】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 鄧海華:這起丙肝聚集性疫情與河南省永城市馬橋沈樓吳少華衛生所的診療活動高度關聯。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永城市衛生局決定登出馬橋鎮沈樓存吳少華衛生所醫療季候執業許可證,同時停止吳少華和吳文義的執業活動。

    和本週曝出的廣東紫金丙肝事件驚人地相似,去年年底發生在安徽河南交界處的丙肝感染事件,懷疑的對象同樣是村醫不規範注射。儘管最終還是無法找到村民口中“打針不換針頭”的直接證據,但馬橋鎮沈樓村的這家衛生所,還是因為存在多種違規現象,被吊銷了執照。

    在隨後的調查中,記者發現,沈樓村衛生室存在的問題,在周圍其他衛生室也存在。比如村醫家屬沒有資質卻參與行醫,診療記錄不完整,消毒設備不規範等等。永城還有兩家農村衛生室,沒有執業許可證,村醫甚至都不具備行醫資質。監管也十分薄弱。這些最基層的診所,很多依然處在“家庭式作坊”的原始模式。

    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祿生:儘管説國家投了很大的力量,各省市也在對村衛生建設給予很大的投資,但是在有些地方,村衛生室的設施建設還不盡人意。比如説有些地方的村衛生室還在村民的家裏面,等於家庭村衛生室。前幾年非常隨意,老子可以帶兒子、帶女兒,我説你進來你就可以進來,這個是不行的,這樣這支隊伍永遠也提不高。

    相隔僅僅3個月,接連曝出兩起丙肝集體感染事件,鄉村基層醫療的漏洞似乎在不斷放大。本週四,記者來到距北京200公里的滄州市滄縣,走進了東槐莊衛生所,這是一間典型的鄉村診所,肩負著村裏1000多人的日常醫療服務。

    答:那是紫外線燈。

    問:屋裏面是什麼東西?

    答:公共衛生。

    問:外面就是注射室是嗎?

    答:對。

    問:紫外線能照到裏外兩間房子?

    答:裏外兩間房子都是關著,消毒以後把門都關死。

    問: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打開?

    答:對,打開。

    問:其他的消毒措施呢?

    答:其他消毒措施沒有多少了,也不做手術。

    一盞紫外線消毒燈,幾包酒精棉,這就是東槐莊衛生所全部的消毒裝備。發燒感冒、疫苗接種,村民們所有的醫療活動,都要依靠這些“設備”。

    問:咱們銷毀的一次性針管、針頭這些東西都在哪?

    答:已經都銷毀了,有時候用爐子,擱爐子上。

    問:就是打點滴的。按規定來説,這些東西是不是…

    答:都銷毀的。

    東槐莊衛生所的條件在當地還算是不錯的,類似的診所在全國遍地都是,而面對眾多基層衛生所,上級衛生部門的管理又相對滯後,“醫療操作環節”甚至不在檢查範圍之內。脆弱的鄉村衛生鏈條,隨時可能出現新的裂痕。

    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祿生:村醫這個機構性質不明,屬性不明,法人地位不明,在目前比較鬆散的情況下,檢查的力度是不夠的,所以不能保證醫療質量。所以我們想他將來應該是鄉村一體化,高度鄉村一體化,村衛生室是衛生院的一個組成部分,你是衛生院的一個派駐機構,由衛生院來管,衛生院是法人,這樣可能對今後管理,提高醫療質量,保證對老百姓,提供一些優質服務,肯定也是有好處的。

    白岩松:河南的這一家診所不僅有執照,口碑不錯,而且是當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醫療機構,所以村民們對他的醫術很認可,去的人也多。在丙肝事件發生後,河南衛生廳去調查,外在的一切,包括藥品採購等等都沒什麼問題,但正是這資格沒問題、口碑沒問題的診所出了大問題。這也難怪,平常衛生部門對這樣的診所的監管一般就是查查醫生的資格、藥品的質量等等,打針時換沒換針頭或者針管,最後似乎只有通過患者得了丙肝或其他什麼疾病才暴露了出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出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寄託著人們巨大的希望與期待,但基層醫療診所存在的問題顯然也不容回避。

    短片三:

    在河北省滄縣的興濟鎮,東壩莊是離鎮中心距離最遠的村落,常住人口超過三千人,兩家相鄰的衛生所就在村中心,他們各自負責1500-1700人的醫療用藥和公共衛生。

    今年61歲的姜新年,沒有取得職業醫師資格證,但有國家承認的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證,而且在東壩莊,他已經行醫44個年頭,因此在滄縣推行新農合醫療制度後,他的衛生所最早被吸納為村一級的新農合定點。

    興濟鎮中心衛生院院長 李寶英:2000年想把沒有職業(醫師)證的全部撤了,但是不現實,大部分都沒有,撤了之後(農民)沒地看病去,衛生局鼓勵你鄉醫,有證的,鼓勵你申請加入農村合作醫療定點,老百姓也歡迎,他看病比較方便了。

    在這個衛生所,醫護人員只有姜新年和他取得了助理醫師資格證的兒子,但從開出的藥方來看,每天接待的病人卻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問:有沒有經過相應的醫療培訓    

    答:經過。

    問:都培訓什麼內容

    答:常見病,農村的常見病。

    興濟鎮中心衛生院院長 李寶英:公共衛生培訓、醫療知識、醫療安全,醫療安全包括醫療設備的傳染病違法使用,包括針管、輸液器這些東西必須用一次性的,用完了銷毀。有的人歲數比較大,不在乎這個事,我幹一輩了我沒出過事,出不出事他不知道,得傳染病了不是他傳的,其實是他給傳染的,他通過大人給傳播的。通過慢慢講解,逐步認識了。

    顯然,在培訓規範和操作意識上,姜新年這個老鄉醫,已經具備了相應的能力,而在全國範圍內,這樣針對村醫的培訓和監管恐怕也是必不可少,但為什麼我們的基層醫療會接二連三的出現問題?

    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祿生:就是管理上的問題。人家身份是農民,你也沒給人家任何其他待遇,你就不好管村醫。能不能把村醫的身份給下去,你承認他是一個衛生技術人員,工資待遇、社會保險、保障,我對你的管理就要比現在規範得多,要嚴格得多,包括醫療質量,包括醫療規範,包括行醫道德我都要求檢查,但是在目前比較鬆散的情況下,檢查的力度是不夠的,所以不能保證醫療質量。

    儘管被納入新農合體系,但姜新年的生活,卻沒有因此出現很大的起色。前來就診的村民多了,但是藥品不允許加價,增加的診費也只是衝抵了原本的藥品利潤,而面對超過千人的醫療需求,姜新年還需要一些基本的醫療器械。

    答:關鍵是希望能夠有個化驗的B超的,希望是這樣,可是現在個人買不起。

    問:這個東西如果想要的話,得自己花錢來買?

    答:花錢買,上面又不給,又沒錢。

    問:您的收入全都是自收自支?

    答:對。

    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祿生:現在藥品平進平出,村醫在藥上一分錢得不到,沒有了,沒有了是對的,這是積極的改革。但是問題我們要把他損失的那一塊給補上,你要想老百姓在基層看病,那就要保證村醫的水平要提高,村醫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再加上補償比例上去了,老百姓一般小病還是願意讓村醫看。

    在本週,新農合管理條例草案已由衛生部報送國務院,衛生部農村衛生管理司也再次提到,要繼續提高新農合的補助標準。顯然,提高補助額度,讓基層醫療吸引更多的病人,從而提高收入並購置醫療器械,從而實現良性循環,這一願望是美好的。但在現實情況下,沒有直接的資金投入,這一目標的實現似乎需要相當漫長的過程。

    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祿生:現在村級衛生組織還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一個硬體設施的建設,現在儘管説國家投了很大的力量,各省市也在對村衛生建設給予很大的投資,但是在有些地方,村衛生室的設施建設還不盡人意。設備的配備也很簡單,可能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進一步的加大投入,改善一些村衛生室的硬體條件。

    白岩松:十年前開始推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種普惠型的制度,但也只是低水平的普惠,不過這種低水平卻不意味著可以存在安全問題。人家本來是來看病的,但舊病未去添新病,小病未好變大病這誰也受不了。但願低水平的起步卻能在安全方面高水平的要求,農民們已經很不容易了,對他們的愛做得還不夠的時候,千萬別再害人家。

熱詞:

  • 新聞週刊
  • 生病
  • 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