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台灣試行“以房養老” 先入住人死後以房償貸款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20: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所謂“以房養老”,就是老年人以擁有産權的住房作為抵押,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款,房主可以繼續保留房屋居住權,待去世之後再用住房償還貸款。

  據台灣媒體15日報道,臺當局近日宣佈,今年7月將試行“以房養老”方案。關於方案規則、承辦銀行、試辦費用等準備工作都已完成。該政策將給老齡化的台灣社會帶來重大影響。

  申請條件如何?

  14日,台灣行政機構負責人陳衝表示,今年7月台灣將在部分地區試行“以房養老”方案,並逐步推而廣之。目前,臺當局已選定“土地銀行”承辦此項業務,並爭取到3300萬元(新台幣,下同)公益彩票回饋金,作為項目經費。

  據了解,該項計劃將從台北市、新北市和高雄市選取100人作為首批“以房養老”方案的體驗人群,讓那些擁有房産卻無依無靠的貧困老人,借助房産抵押獲得養老金,使生活不致陷入困境。據介紹,申請人需具備的基本條件為“65歲以上的單身老人,名下有不動産,但無繼承人”。臺當局表示,用房産抵押獲得的養老金,支付年限最高為30年,但可變更或延長支付年限,雖然該項政策優先以三大都會區為試點,但不排除其他縣市參與。

  至於具體操作流程,臺行政機構表示,當局每年在審核老人津貼時,如遇到不具備申請老人津貼條件、但符合申請“以房養老”條件者,比如老人手上沒有現金支撐生活,但名下有不動産且無繼承人,就會主動鼓勵或介紹這些單身老人提出申請。凡符合申請條件且自願申請者,可先向所在縣、市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在聽取詳細解釋説明後,再由縣、市核發證明文件,申請者只要憑證明文件就可到承辦銀行辦理。

  但每月應領多少現金,老人過世後如何將不動産轉移給金融機構等細節問題,則需要進一步討論細化。

  有專家指出,台灣“以房養老”的潛在需求量,約20萬至35萬戶,其中台北約佔42%。另外,有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房養老”方案的全面實施,至少還要等兩三年。

  為何亟待推行?

  據台灣媒體解讀稱,目前台灣還有大量非公務人員的老年人。這些人早年從企業退休後,或一次性拿到幾十萬的退休金,但由於沒有參加商業保險,養老金會出現不夠用的情況。因此,“以房養老”推出後,可以解決這部分老人的基本生活開銷。據台灣機構調查稱,每年二三十萬元的退休金,對於普通台灣老年人的生活開銷而言已經足夠。而台灣公務人員每個月都領取退休金,生活基本無憂,則無需通過“以房養老”就能安度晚年。

  據了解,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退休公務人員、年收入達50萬元,或個人所有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達500萬元以上的除外),每月均可領取3000元的津貼,單靠這點錢尚不足以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要。而有些老年人雖有房,但無現金,養老也出現困難。

  台灣清華大學李允傑教授説,“以房養老”是養老體系的一種備用機制。目前台灣還有一部分老年人未領到養老金,而他們的子女未能盡到贍養的義務甚至將父母親惡意遺棄,這部分老年人的養老的確存在問題。今年試點對象只有100人,限制房屋價值在1000萬元以下,主要是考慮到目前的財政負擔,因為人數越多,房屋價值越高,就意味著財政要拿出更多的錢。試點對象要符合“65歲以上、單身且無繼承的老人”,這主要考慮到防止“投機主義”,避免子女逃避贍養父母的義務。

  難點仍在銀行

  “以房養老”最大的好處,就是把“不動産變成動産”,申請者非但不用支付費用,以後每月還可以領取一筆錢,並且可以繼續在房屋裏住,活得越久,領的就越多。

  對此,臺房地産界人士認為,當局初衷雖好,但銀行方面的態度及配套措施、民眾接受程度等,仍是該政策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而整體政策實施後,對房價走勢影響應該不大。

  台灣“住商不動産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以房養老”立意雖佳,但“反抵押”效果如何,仍取決於銀行態度。特別是老舊住宅與偏遠地區房屋,是否能獲得銀行同樣的“關愛眼神”,仍需觀察;而銀行面對房地産利空時,是否願意繼續承擔這項業務,也是問題。

  不過,臺媒體分析稱,該方案如果能落實,一方面能有助於解決台灣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會鼓勵民眾買房養老,穩定房市。

  吳珊

熱詞:

  • 以房養老
  • 房價走勢
  • 養老體系
  • 台灣社會
  • 台灣清華大學
  • 台灣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