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西部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新情況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04: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幾年,中西部地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加大轉方式、調結構、擴內需、保民生工作力度,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經濟和就業總量增長勢頭不斷增強。近日,我們赴中西部一些地方開展調研,發現當前中西部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出現新情況、面臨新問題,需要採取新的政策措施。

  新情況新問題

  中西部各省(區、市)堅持把就業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注重發展經濟與擴大就業相協調,就業尤其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呈現一些新特點。首先,農村勞動力在省內轉移就業呈明顯增長趨勢。2009年至2011年10月,湖南省農民工省內就業逐年增加,人數分別為350.38萬、430.81萬、451.73萬。江西省2011年第二季度,農民工出省就業同比減少24.2萬人,下降4.4%,而在省內就業同比增加45.1萬人,佔比增長到32.7%。四川省2011年前三季度,農民工省內就業人數同比增長5%,而省外就業下降1.17%;河南省農民工省內就業首次超過省外就業。二是農村勞動力返鄉創業帶動就業大量增加。比如,近兩年來,重慶市建立36個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鼓勵發展微型企業3.4萬戶,帶動就業24萬人。甘肅省目前已有25萬農民工回鄉創辦經濟實體,吸納了大批農民工就業。三是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帶動就地就近就業。目前,江西、湖南、安徽、河南在省內就業的農民工中,由縣域經濟發展帶動的就業佔比分別為63%、59%、61%、52%。截至2010年底,湖北省20多個縣市發展十大勞務品牌,帶動260多萬農民工就業,超過農村勞動力總數的20%。四是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企業增加,就業人數快速增長。比如2010年,湖南省承接産業轉移企業3000家,新增用工27萬人;江西省工業園區企業新招技術工人8.2萬人,佔總招工人數的23%。2010年以來,湖北省招商引資和承接産業轉移企業3600多家,新增用工9.02萬人。五是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鎮就業人數快速增長。到2010年,全國城鎮人口比重為49.68%,10年增加13.64個百分點。同期重慶、江西、寧夏的城鎮人口比重增長快於全國,分別增加了19.93、16.39、15.47個百分點。同時,中西部地區城鎮就業快速增加。2010年,四川省城鎮就業1381.9萬人,同比新增36.1萬人。2008—2010年,重慶市城鎮逐年新增就業人數為25.09萬、28.13萬、31.51萬,2011年1月—9月新增39.66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32.2%。

  中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區域內用工崗位和就業人員大幅增加,對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做好農民工就業工作又面臨需求增加和供給不足的新矛盾。這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民工就業政策和就業公共服務不夠完善。目前,農民工還沒有同城市工人享受平等就業政策,統籌城鄉就業任重道遠。在就業公共服務方面,大部分市、縣、鄉還缺乏必要的服務設施和服務場所,就業信息網絡建設滯後,對農民工在城鎮新增就業和城鎮登記失業的統計很不完整。第二,農民工社會保險參保率過低。同時,農民工住房、看病、子女教育難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三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作嚴重滯後。主要是:培訓總量不足,有相當比例的農村勞動力沒有接受過技能培訓;培訓基地不健全,培訓設施陳舊落後,培訓質量不高;培訓資源分散,補貼標準不科學,培訓管理混亂。四是中西部地區用工短缺現象開始出現。近兩年,在東部地區面臨常態性用工緊張的同時,中西部地區部分企業開始出現招工難現象。2011年前三季度,安徽省的求人倍率(用工需求人數/求職人數)分別為1.20、1.22、1.18,普工和技工都出現短缺現象。2011年二季度,江西省97個工業園區7436家工業企業中,缺工企業1247家,缺工11萬人,佔用工量的6.7%。

  新思路新舉措

  在新的經濟和就業形勢下,中西部地區在發展中應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把農民工就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抓緊抓好。

  建立和完善就業政策體系。一是儘快制定新的統一就業政策。把農民工真正納入統籌就業當中,讓農民工與城市職工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二是在每年中央下撥的就業專項資金中明確農民工就業資金比例,增加對農民工就業投入。三是建立和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把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常住農民工家庭納入城鎮社會保障制度,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政策。對不穩定就業、非常住城鎮農民工,應有相應靈活的社會保障政策安排。四是對農民工實行一體化管理。把農民工作為寶貴人力資源實行統一管理,從源頭上消除不同人群適用不同政策的體制性障礙。

  建立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實現就業公共服務均等化,應將就業公共服務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向農村和基層傾斜,向農民工傾斜。一是增強農民工就業服務能力。重點是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建設市、縣、鄉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場所,改善服務設施,完善服務功能。二是加強農民工創業服務。建立規範的創業園,幫助農民工解決創業中用地、信貸、稅收等問題,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鼓勵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三是加強農民工就業信息服務。建立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建立方便快捷的用工服務信息渠道,搞好農民工就業與企業用工的對接。四是實施城鎮統一就業公共服務,讓農民工享受同城化待遇和市民化服務。

  建立和完善就業培訓體系。適應結構調整、承接産業轉移需要,制定新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規劃,實施全新的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工程。一是強化培訓能力。建立區域性、輻射能力強的市、縣、鄉級綜合性農民工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編好培訓教材,建設合格師資隊伍。二是擴大培訓規模。採取措施,激發農民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實行定向定單對接培訓,疏通就業渠道。三是提高培訓質量。制定培訓質量標準,採用操作型、應用型、實戰型的教學方式。四是統一培訓管理。加強農民工培訓宏觀指導。國家統籌培訓資源,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建立培訓專項資金,統一培訓補貼標準,把農民工培訓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作者為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長)

熱詞:

  • 農村勞動力轉移
  • 合格師資
  • 新情況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