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零售企業收通道費致超市商場同質化 大品牌獲利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1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呂劍波 王欣

  昨天,本報焦點版報道了零售企業收取通道費的由來和現狀。在目前的中國零售市場中,收取通道費已經異化成了貫穿零售企業各個經營管理環節的普遍尋租行為。

  為分攤零售企業經營和收益風險而出現的通道費,如今儼然成了一劑“自廢武功”的毒藥,不但廢掉了零售企業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甚至還波及到了製造業的發展。

  面對同質化和“二房東”化現象日益嚴重的中國零售業現狀,我們的零售企業應該何去何從?專家指出,開發自有品牌應當成為一個發展方向。

  收取通道費導致超市、商場同質化

  在目前的中國零售市場中,收取通道費的做法早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規矩”,零售企業的盈利模式,也越來越依賴這一塊的收益。

  更糟糕的是,由外資零售商提出的通道費,在短短不到20年的時間裏,迅速異化成了貫穿零售企業各個經營管理環節的普遍尋租行為,其後果究竟如何?

  “簡單地説,就是一切用錢説話,你的品牌要進來、要有好的展示位置,並不是看你的産品質量,而是看你出的錢是多是少。”上海商學院教授、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説。

  長此以往,在這個戰場上勝出的,必然是那些財大氣粗的大品牌,中小品牌和中小供應商在這種“燒錢”的遊戲規則下,只能鎩羽而歸。

  “這導致的直接後果是,我們的超市、商場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顧國建説,“尤其是大型超市,裏面的商品大同小異,毫無特色可言。而另一方面,真正好的商品卻無法進入銷售通道,這將會使消費者的選擇變少。”

  收取通道費使大品牌掌控了定價權

  新年伊始,財政部對中國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包括護膚品、嬰幼兒奶粉等在內的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其中,進口護膚品的關稅從6.5%下調到了5%。

  然而,不少護膚品的價格不僅沒有因此下跌,反而與往年一樣上漲了近10%。雖然成本上漲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大品牌對定價權的把持,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銷售商收取通道費的做法,實際上對大品牌是有利的。”顧國建説,“原先需要通過産品質量、營銷策略等複雜的市場競爭得到的市場份額,如今輕鬆地轉變成了用錢來買,大品牌自然樂見。”

  大品牌用錢控制了銷售通道,封殺競爭對手後,實質上就已經掌控了定價權。

  “消費者可能花了更多的錢,卻沒買到更好的商品。”顧國建説,“上海是中國供應商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可是上海同樣也是中國商品價格最高的地區之一,出現這樣的‘倒挂’局面,原因之一便是上海零售企業的通道費率全國領先,平均費率可以達到15%以上。”

  更可怕的是,大品牌商為確保自己的利潤,要麼通過價格轉移成本與費用,要麼通過産品數量與質量的實際性降低來保證利潤。

  這樣的惡果顯而易見:超市中的商品性價比在下降,百貨商店的商品價格高得離譜,“中國製造”的産品在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零售價格倒挂的現象已普遍出現。

  零售企業坐著收錢,經營能力喪失

  面對日益上漲的成本壓力,零售企業對通道費的依賴也越來越大,然而,喪失的卻是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坐著就有錢收,當然輕鬆。”顧國建説,“但作為零售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也被剝奪了,原本應該在進貨等經營管理環節有所作為,如今已經‘自廢武功’。”

  “雖然零售企業還有著商業的名號,但自己卻並不做買賣,既沒有購銷資金,也沒有買手隊伍,沒有買斷經營,基本上背離了商業的本義。”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流通産業研究室副主任依紹華説。

  在百貨商店裏,“招商聯營扣點”的管理方式更是讓零售企業變成了“二房東”。

  所謂“招商聯營扣點”是指百貨店將商場櫃臺租給廠商,由這些供貨商來實際經營百貨商店。供貨商要承擔百貨商場中品牌店舖的裝修裝潢、商品出樣、銷售人員和商品庫存等費用,而百貨店則實行統一的收銀,並按約定的比例扣除銷售額中的百貨店所得部分。

  這種“招商聯營扣點”的管理方式使百貨店幾乎不需承擔經營上的風險,經營上的費用都由供貨商承擔了,而由於不需要購進商品再出售,流動資金也不再佔用了,還能佔用供應商的銷售資金,可謂無風險且利益巨大。

  零售企業要發展,應當差異化經營

  不可否認,通道費的存在,確實擠壓到了製造業的發展潛力。然而吊詭的是,零售業其實並沒有從中獲得暴利。從上市公司公開的資料可以發現,從事零售業的上市公司的利潤率普遍低於製造業。

  “一方面,大的品牌,尤其是一些進口品牌,實際上佔領著交易的主導地位,零售商在其中沒有話語權。”顧國建説,“另一方面,中國零售市場相當的份額也被外資佔領。”

  “零售的通路和品牌都被外資控制後,對中國的消費者意味著什麼,不言自明。”顧國建説,中國的零售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清醒地看到,通道費這樣的交易規則,實際上正在傷害著自身。

  而要發展,差異化經營是不錯的選擇。在美國,最近幾年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專業性食品超市,營業面積2000平米左右,只經營食品不做其他,産品的寬度和深度都達到了非常驚人的地步。德國專營食品的折扣超市A1de也已經進入美國,發展勢頭良好。在美國主要品種的食品價格,只有A1de能夠拼得過沃爾瑪,有的甚至還可以比沃爾瑪的價格低10%。

  “在國內,也可以看到類似的例子。”顧國建説,“比如上海的來伊份,已經開了900多家門店,銷售額和利潤率都很不錯。再比如,在福建,也已經出現了專業的農産品超市,零售企業的採購人員直接前往全國各原産地採買,發展的勢頭也很好。”

  自有品牌是零售業轉型的戰略抓手

  要從依賴通道費的盈利模式中掙脫出來,零售業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而發展自有品牌,是實現這一轉型的一個發展方向。

  “大力開發自有品牌産品,是世界零售業的一個根本性的發展趨勢。”顧國建説,“美國絕大部分超市企業都開發了自有品牌,自有品牌商品佔連鎖超市企業銷售額超過20%。在歐洲的整個零售業中自有品牌商品銷售額超過了40%。”

  而在中國,自有品牌的發展還剛剛起步,但已經展現出很好的盈利前景。

  以浙江省最大的連鎖超市公司浙江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為例,2006年起該公司開始開發自有品牌商品,銷售一路呈上升趨勢,到2010年時銷售額已經接近5億元,毛利額同比增幅在50%以上。

  發展自有品牌,可以給零售企業帶來新的收益,同時也考驗著零售企業對市場需求的敏銳度。

  2010年,浙江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四色紙杯,將紙杯分綠、橙、紅、藍四色以區別,適闔家庭成員分色區別使用,更加貼近家庭聚會的健康需求,同時價格比其他品牌産品低5%-10%以上。四色紙杯在引入後的短短半個月裏,便成為該類別的銷售冠軍。

熱詞:

  • 零售企業
  • 通道費
  • 同質化
  • 上海商學院
  • 大品牌
  • 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