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歐廣源:把扶貧經驗上升為地方法規 脫貧靠自我造血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2日 09: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扶貧實現法制化、制度化,農村貧困群眾的笑容才會越來越多。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攝

  《廣東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從今年1月1日起施行。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歐廣源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廣東的扶貧“雙到”做法在全國産生了積極反響,國務院扶貧辦先後4次轉發了廣東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經驗,認真總結這些經驗,把其中適應廣東省情的做法上升為法規,使扶貧開發工作法制化,將進一步推進這項需要持續進行的重大工程,使扶貧開發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和常態化。

  扶貧“雙到”收穫“超歷史”

  “如果從經濟發展程度劃分,‘一個廣東’裏可以看到有‘三個廣東’,”歐廣源説,“一個是珠三角的‘發達廣東’,一個是東西兩翼的‘海洋廣東’,還有一個是尚不發達的‘山區廣東’。”

  “毫無疑問,珠三角發展,一馬當先,境況喜人;東西兩翼,比不上珠三角,但近年發展勢頭不錯;粵北山區,由於地理條件、歷史的原因,相對發展較慢。”他説。

  歐廣源表示,“三個廣東”表明廣東區域發展極不平衡,部分地區部分人口長期處在貧困線下的狀況、貧富差距長期存在的現實,20年來一直牽動著省委最高領導。客觀地説,歷任省委書記都為推進廣東的區域發展嘔心瀝血,扶貧工作在每個時期都是重點。

  歐廣源認為,我省扶貧“雙到”決策實施以來,出現了5個“超歷史”的可喜現象。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工作重視、工作力度前所未有,超了歷史;“靶向療法”針對性之強、射點之準超了歷史;包括各級黨政機關、各個地區、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幫扶,發動面之廣超了歷史;籌集資金之多,超了歷史,自從省委把每年的6月30日定為扶貧日,前年、去年都分別籌集了30億元左右人民幣,這在全國是沒有的;扶貧工作取得的整體效果前所未有,同樣超了歷史。

  歐廣源還舉了粵北新豐縣三坑村開展扶貧“雙到”工作的例子。這個村是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扶貧點,歐廣源前後去了四次。要摘掉三坑村貧困的帽子,首先是發展經濟。“我們採取選準主導産業,進行産業扶貧,聯絡龍頭企業前去,幫助他們种經濟效益好的甜玉米種子、種油茶,再設法投入幾百萬元興建水利工程,解決農業灌溉用水;興建自來水工程,解決群眾的安全飲用水問題;逐步解決貧困戶住房問題,能集中建就集中建,不能集中建就分散建,進行村容村貌、道路交通的改造等等。經過兩年的努力,已初見成效。”歐廣源説。

  脫貧更要靠自我“造血”

  廣東扶貧“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做法在全國産生了積極反響,並隨著扶貧實踐不斷深入,為進一步完善扶貧工作,促進科學扶貧,形成扶貧長效機制積累了鮮活的經驗。但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需要對豐富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提煉為更高層面的地方法規,來指導全省扶貧“雙到”進入常態化、科學化、制度化運轉。

  “扶貧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由於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和複雜的利益調整,立法難度頗大。”歐廣源表示,“《廣東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從起草到通過,省委、省政府的領導都曾親自過問、親自指導,親自協調,一一化解了立法中遇到的諸多難題。”

  《廣東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也是歐廣源長期專注、不斷親身參與、悉心推進的課題。他出生在珠三角富饒地區,最早從農村基層工作起步,擔任省領導快20年,長期分管農村農業工作,對廣東農業、農村、農民的情況十分熟悉。

  歐廣源介紹,為做好這項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會專門組成了6個視察小組,由他和幾位副主任分別帶隊,到了12個市進行深入調研。具體承擔《廣東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起草基礎性工作的省扶貧辦、省農業廳、省人大農委、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等單位也通力合作,反復調研,反復會同專家論證,數易其稿,匯聚共識,終於獲得全票通過。

  據了解,《廣東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體現了扶貧開發的互動性,鼓勵貧困戶在黨委政府的扶持下,通過勤奮努力實現脫貧。 歐廣源表示,脫貧不能光靠“輸血”,更要靠自我“造血”。條例中明確對貧困者自我積極脫貧的,政府要給予總結表彰和物質獎勵。這些是我們長期深入基層、研究基層反復觀察總結出的真實體驗。

  歐廣源認為,扶貧開發既要有上級黨委政府的扶持,同時也離不開貧困戶個人的勤奮努力。貧困戶在經過培訓後或是到工廠打工,或是發展農業生産,實現客觀與主觀相結合、輸血和造血相結合、外因與內因相結合,最終擺脫貧困。

  突破傳統鼓勵社會參與

  歐廣源表示,《廣東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很實在地總結了廣東扶貧開發的成功經驗,明確了“農村扶貧開發應當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的原則,推進農村地區科學發展”,構建了一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的大扶貧工作格局,突破了以往單純依靠扶貧部門來組織實施扶貧工作的傳統套路。

  他説:“應該看到,隨著30年改革開放,社會的整體富裕程度是提升了,也有很多企業家做強之後樂意回饋社會,但從全世界看,凡是做得成功的地方,扶貧工作都是以政府為主導推進的,確保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責任。這個條例突出強化了政府的責任,規範了扶貧開發的措施,明確了扶貧資金的來源,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工作,這對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將是一個很有效的推動。”

  歐廣源認為,這個條例還著力處理好了以下幾個關係:扶貧開發的現實要求與長遠目標的關係,著重解決帶有前瞻性和長期性的制度問題;扶貧開發的內生動力和外生動力的關係,注重激發被幫扶對象的主動性和幫扶方的積極性;政策的靈活性與法的穩定性的關係,對相對穩定的措施加以具體規範,對需要由政策調整的問題就作原則性設定。

  條例規定,每年6月30日為廣東扶貧濟困日。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活動,鼓勵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支持農村扶貧開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設定,它有多種功效,既是每年一度的集中動員,更是一種持久的安排,是廣東探索、廣東特色!”歐廣源説。

熱詞:

  • 扶貧工作
  • 歐廣源
  • 扶貧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