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註冊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式“禮品經濟”:送茅臺永遠不會錯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1日 0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 手機看視頻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全球拉菲中國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人開始從剛剛進入內地的香港電影中聽説拉菲這個名字:風流倜儻、多金豪氣的男主角輕描淡寫地對服務生説:“給我開一瓶拉菲,要82年的。”然後,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

  拉菲雖然算得上是法國頂級葡萄酒,但也僅僅是“之一”,遠遠算不得最好。但是,香港富人對它的鍾愛很快傳到了中國內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政商界最上層的圈子中已經開始流行喝拉菲,畢竟茅臺、五糧液再貴重,也終究是土産,喝拉菲就顯得國際范兒了。

  進入2000年以後,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能夠發音標準地説出“Lafite”這個法文單詞,而傳説中最好的1982年的“Lafite”更是幾乎成為了拜物教信徒們頂禮膜拜的聖物。拉菲已經不僅僅只是一種産自法國的葡萄酒,而是一種身份、地位和品位的象徵,猶如茅臺一樣作為一個特定的符號存在。總之,沒有嘗過82年的拉菲是什麼味兒,哪能稱得上是成功人士?!

  與此同時,拉菲在中國市場的價格也隨着人們的熱情一路狂奔。過去十年,1982年的拉菲價格上漲的幅度接近1000%,其他年份的漲幅也至少在四五倍以上。

  “現在全世界的拉菲幾乎都被中國人和俄羅斯人買走了。”國內最專業的進口葡萄酒交易網站道喜紅酒網董事長兼CEO陸昂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從某種意義上説,中國買家創造了拉菲今天的價格,比同級別的其他酒莊要高出兩倍還多。

  對於在中國市場出現的“拉菲崇拜”之風,很多真正懂得紅酒的人並不十分理解,“其實,拉菲的風味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説是比較難接受的,最重要的是,拉菲和大部分中餐的菜肴並不配合,往往是兩敗俱傷。”一位職業品酒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但是,1982年的拉菲頭上頂着的“國王用酒”、“評酒大師給出100分”的光環,對中國的富豪新貴和官僚階層有着致命而準確的殺傷力,這似乎與茅臺如出一轍。最頂尖的政商精英作為意見領袖喜愛的東西往往會被迅速地、自上而上地模倣和追逐。於是,也就有了“洋茅臺”拉菲的中國奇蹟。

  遍地“水貨”

  “跟您説實話,一瓶53度的飛天雖然賣兩千四五,但是我的利潤也就是一兩百塊,真不如賣其他酒賺錢,而且茅臺價值高,囤貨要佔大量的現金。”張為先説,“最賺錢的肯定是茅臺酒廠;其次就是能直接拿到酒的大經銷商;再有就是賣假酒的了。”

  據記者了解,以53度飛天茅臺為例,目前的出廠價在619元/瓶左右,茅臺對於終端的限價為1099元,當然這個價格普通人基本買不到,真正的市場價最低也要在2000元以上。也就説是,出廠價和銷售價之間的這1400多元是被經銷商們層層分走了,你拿的是“一手貨”、“二手貨”還是“N手貨”就決定了你的利潤有多少。

  雖然茅臺酒廠一直對到底有多少酒是直接進入了特供、團購和協議單位而根本沒有流入市場諱莫如深,外界也有八成甚至九成的誇張猜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市場上茅臺的銷售量和實際的産量之間存在着巨大差距,也就是説,這中間的空缺都是由假酒來填充的。

  拉菲也是同樣的情形。和茅臺一樣,拉菲的産量由於其原料和工藝要求也非常有限。根據拉菲官網的公開信息,目前拉菲一年的産量在20萬瓶左右。由於其在全球實行配額銷售,通常是美洲、歐洲和亞洲各三成,王室訂單和其他地區總計一成,這意味着直接銷售到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配額最多為4萬~5萬瓶。

  但是,根據媒體報道,僅東莞一家知名的五星酒店一年就可以賣出4萬瓶“拉菲”,整個廣東地區每年的“拉菲”消費量就已經接近20萬瓶。填平配額和消費量之間巨大差距的只能是“水貨”和假酒。

  “因為拉菲在中國價格高,又要的人多,很多人會走遍全球,把可以買到的拉菲都買回來,其他地區的配額也會以各種方式流到中國。”紅酒經銷商高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當然,更多的是假貨,有人説90%是假的,可能有些誇張,但是假的肯定比真的多得多。”

  據高先生介紹,拉菲假酒也分為幾個檔次,最高級別的是用拉菲的真酒瓶灌裝和拉菲同産區其他葡萄酒,或者用便宜年份的拉菲灌裝到1982年的瓶子裏。“這種假拉菲連大多數品酒師都未必喝得出,更別説一般的消費者,送人完全沒問題,高檔酒店裏用的也很多。”高先生説。

  其次,就是用真酒瓶裝上長城幹紅之類的,也算可以喝,有人請客會先開一兩瓶真的,然後在混兩瓶假的,喝多了也喝不出了。最差的就是假酒瓶假酒,徹徹底底的山寨酒。“即使是高倣的,成本也就20塊左右,大部分産自廣東。”高先生説,“不過,各種假酒也都有自己的消費群,專門要假酒的人大有人在,否則也不會幾乎形成産業鏈了。”

  超級禮品酒之紅酒

  No.1拉菲(Lafite)

  最早進入中國的法國頂級紅酒,營銷做得非常成功,因此認可度極高。但是由於被太多“土大款”作為炫富工具,而導致現在“喝酒開拉菲”常與“吃飯點龍蝦”一起被視為“四大傻”。

  No.2柏翠堡(P岢trus)

  目前,柏翠堡無論從品質還是價格都凌駕於其他波爾多名酒,因此被稱為“酒王之王”。和拉菲一樣,P岢trus在亞洲更受歡迎一些。隨着拉菲變成了大俗,柏翠堡的受歡迎程度在逐漸升高,是新貴們的新歡。

  No.3羅曼尼?康帝(Romanee-Conti)

  大多數真正的紅酒達人會選擇這款“夢幻之酒”作為最愛,但如果以價格不菲的羅曼尼?康帝作為禮品,一定要確認所送之人是識貨的。

  超級禮品酒之國酒

  No.1茅臺

  帶着政治底色的“國酒”,在中國人心中的獨特地位已很難被超越,但也因此而離大多數百姓遠了一些,大多用於政務禮品和商務活動。

  No.2五糧液

  比茅臺更接地氣,更受老百姓的喜愛,親朋好友互相饋贈,五糧液要更多一些。

  No.3劍南春、洋河、瀘州老窖……

  “茅五劍”一度被並列為中國的三大名酒,但可惜劍南春在營銷上,特別是高端禮品酒方面似乎遜色了一些。而洋河系、瀘州老窖係則在近幾年做得風生水起,特別是洋河,從銷售量上講已經是第三了。

  奢侈品:誰還送GUCCI?

  很多奢侈品店的一個潛規則是,大客戶在店裏開一個私人賬戶,消費者只要説出代碼,就可將賬單記在大客戶的名下。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侯雋|北京、廣州報道

  外企客戶經理Ada手裏拿着送禮名單,在新光天地各大奢侈品名店已經轉了3圈,先後遇到4個同事,大家相視一笑,繼續各自掃貨。

  每年到了歲末,作為禮尚往來,這家外企的銷售人員都會給財務打報告,寫上自己回饋客戶的預算,每個人800元至5000元不等。“我們今年還是打算買奢侈品送給客戶,哪怕只是幾百元的配飾,也比其他商品顯得有品位。”Ada説。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陳琰

熱詞:

  • 禮品經濟
  • 康帝
  • JonathanSeliger
  • 拉菲
  • 茅臺酒廠
  • 送禮
  • 禮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