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海洋漁業:變“吃海”為“養海”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11: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東方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海洋牧場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可持續發展,這就要保證生態生命的可持續,投入養海是必須的。”吳厚剛一直在企業推行他的可持續的“耕海養海”理念,他稱,這是對大自然的“孝敬”。

  文/張友常、高雪梅

  中國“藍色國土”面積達300多萬平方公里,擁有四大傳統漁場,漁民們為何還要捨近求遠,甚至冒險到遠海捕魚呢?

  “漁陷”重圍

  “出海去撒網、歸來魚滿倉”的漁歌,對中國漁民來説,已成漸行漸遠的記憶。現今,從遼寧到山東,從江浙再到兩廣,沿海各地紛紛出現“近海無魚可打”的尷尬,中國近海漁業已深陷困境。

  以中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為例,這個以盛産大黃魚而馳名的漁場,如今已經難覓大黃魚的蹤影,由於過度捕撈,舟山傳統漁場已難以形成漁汛,迫使當地漁民的捕撈越走越遠。渤海漁場的遭遇類似。10年前,這裡隨便一撈就能撈上100多種魚類;10年後,很多魚種已經漸漸消失。而在海南,當地漁民甚至用“守株待魚”來形容生存的艱難。

  不僅如此,“掠奪式”的捕撈讓魚子魚孫都“難逃一劫”。海洋專家周遒麟説,將東海現有的漁船都動員起來進行捕撈,只需兩周,就可將整個東海漁業資源捕撈一空。

  而中國近海快速的工業化發展亦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污染導致魚類無法生存。國家海洋局今年5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管轄海域有4.8萬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水質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即嚴重污染海域),較上一年增加了62%,其中黃海和東海的污染水域增加最多。

  在這種背景下,讓開發與保護並存,實現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便成為當務之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提出:“科學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資源、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海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樣本

  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曾表示,我國海洋漁業的發展首先要有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在這個理念下利用科技突破來驅動,發展環境友好型的海洋發展模式。

  事實上,一些漁業企業已經開始了對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探索。

  在2011年大連夏季達沃斯年會上,一家漁業公司作為16家“可持續發展的新領軍者”典範企業之一,成為世界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樣板。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先生給這家企業掌門人發來親筆信,稱他們是“真正的全球公民企業展現出來的楷模典範”。

  這家企業便是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獐子島”)。

  獐子島原本是一個島嶼的名字,面積不足15平方公里,距離大連陸地有100多公里,地處北緯39度。這裡的海洋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海水清潔,水溫、流速、鹽度、餌料等條件非常適合海參、鮑魚、蝦夷、扇貝等海洋珍品的生長,是海上的“天然糧倉”。今天的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從1958年的獐子島鎮集體經濟發展而來,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小鎮上的15000名居民就是公司的大股東。

  大海是獐子島人賴以生存的資源,他們對海洋生態很早就有深刻認識。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們就提出“耕海萬頃,養海萬年”的理念,開始了保護生態環境的努力:鎮上沒有大的工業企業;島上居民污水實行專業定點排放;居民不養家禽,生活垃圾經過壓縮後被轉移到島外掩埋;島上30多年前就實行封山育林;風力發電、海水集中供暖、太陽能路燈等低碳環保項目在島上都已實施。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獐子島無所不用其極。每天出海作業的船和海上監控的船必須同時清理海上垃圾,企業對此進行有償回收;獐子島的作業船要全部換成玻璃鋼的,企業正在陸續更換掉高能耗的木船和金屬船;中科院北黃海海上監測系統設在獐子島,用科技的力量監控和保護生態環境;他們請世界知名第三方檢驗機構SGS做蝦夷、扇貝的碳標簽認證,計算一隻扇貝的一生中,吸收和排放多少碳……

  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厚剛表示:“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一個企業應有的擔當,應盡的責任。我們不能説胸懷全球,但起碼要善待腳下的這片土地,要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子孫,也要對得起當下的消費者。我們決不能做破壞生態的事,這是我們的底線。”

  對可持續理念的堅守,讓獐子島放棄了很多利益,但仍實現了可觀的商業效益和良好口碑。200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2009年15億元,2010年22.6億元,2011年的目標是30億元。由於獐子島的理念得到了全球客戶的認可,近幾年,收入每年遞增30%以上,利潤增長達到50%。

  變“吃海”為“養海”

  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在海洋資源不夠豐富的時候,“養海”則成為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1971年日本在海洋開發審議會上,第一次提出海洋牧場(Marine Ranching)的構想。所謂海洋牧場,就是在某一海域內,採用一整套規模化的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的管理體制(如建設大型人工孵化廠,大規模投放人工魚礁,全自動投喂飼料裝置,先進的魚群控制技術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態環境,將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海上放養魚蝦貝類的大型人工漁場。

  海洋牧場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提高某些經濟品種的産量或整個海域的魚類産量,以確保水産資源穩定和持續的增長;二是在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重點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生態漁業。

  1977—1987年,日本用十年時間實施“海洋牧場”計劃,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海洋牧場——日本黑潮牧場。日本水産廳還制訂了“栽培漁業”長遠發展規劃,其核心是利用現代生物工程和電子學等先進技術,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場”,通過人工增殖放流(養)和吸引自然魚群,使得魚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裏的羊群那樣,隨時處於可管理狀態。

  不只是日本,世界海洋發達國家都一直在探索研究海洋牧場建設,美國、挪威、西班牙、法國、韓國等均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振興海洋漁業經濟的戰略對策。

  中科院院士、已故的我國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多年前就提出“牧養”理論,他把水産業發展趨向分為三個階段:捕撈、農耕(養殖)和牧養。而隨著水産品市場需求增加與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牧養已經成為勢在必行之舉。

  中國的海洋牧場建設起源於獐子島。上世紀80年代初,黃海海域的長山列島引進了先進的蝦夷扇貝的繁育增養殖技術,嘗試底播增殖,將人工培育的蝦夷扇貝品種放養到海底,獲得成功。1987年,這項技術在長山列島所轄的獐子島開始了規模化推廣,獐子島建成了蝦夷扇貝苗種場,培育的苗種在獐子島海域進行了大規模的底播。隨著這一技術在獐子島的實踐,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獐子島開始啟動了海洋牧場建設。按照海洋牧場建設的科學要求,他們在海底投放人工魚礁,進行海底綠化,發展生態化、可持續的海洋養殖産業。

  經過了20多年的實踐,獐子島集團基本已經建立起規模化、世界級、標準的海洋牧場。目前,獐子島海洋牧場已經開發的海洋面積突破2000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大連市區的面積。

  “‘海洋牧場’更加注重對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改善。在這裡,各類海洋生物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食物鏈。”中國海洋大學水産學院副院長張秀梅説,人工魚礁在海底形成突起物,從而形成上升水流,帶來海洋深處的營養鹽類,能促進浮游生物增多,進一步滿足魚蝦類的生存需要,這樣能量一級級傳遞,就可以完成一個食物鏈條;這些礁體還可以吸引大量的海洋生物自然附著,大量的藻類、貝類可以迅速增殖,保護了珍稀的漁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海洋牧場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可持續發展,這就要保證生態生命的可持續,投入養海是必須的。”吳厚剛一直在企業推行他的可持續的“耕海養海”理念,他稱,這是對大自然的“孝敬”。

  如今,變“吃海”為“養海”的理念已越來越得到重視。2006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場建設作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沿海沿湖地區各級政府加大了對增殖放流的支持力度。廣東、海南、遼寧等省積極開展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人工漁礁和人工殖資源的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加大海洋牧場建設也已在各海洋資源豐富地區形成共識。2010年,《三亞市近海海洋牧場規劃》通過,三亞將在海棠灣、大東海、東島、西島、亞龍灣等近海海域建設8個“海洋牧場”。同時,既2010年國家將山東、浙江、廣東三省作為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後,山東也正在大力推進“國家半島海洋牧場”建設。

  而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已經寫入《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並提出,到“十二五”末,海洋牧場規模將達到500萬立方米。

熱詞:

  • 獐子島
  • 北黃海
  • 蝦夷扇貝
  • 增養殖技術
  • 海洋漁業
  • 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