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美“二軌”對話的戰略共識 支撐正式對話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9日 11: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相信對話成果能夠對中美之間的一系列正式對話機制形成重要支撐,並將為習近平副主席即將展開的美國之行提供有益的決策參考

  文/沈雅梅

  在中美《上海公報》發表40週年之際,中美兩國前政要再度聚首北京,舉行“二軌”高層對話具有重要意義。

  40年前,開啟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的《上海公報》正是以它“單方面表述”的獨特文本形式,表達了雙方不掩蓋分歧,同時更強調共識的真誠意願,由此掀開兩國政府和人民接觸交往的新篇章。

  40年後的今天,國際形勢和中美兩國都經歷了巨大變化,中美關係更加緊密,也更趨複雜。“二軌”高層對話直面雙邊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尋求塑造戰略共識,以合作的姿態處理相互之間的分歧和糾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話恰是新形勢下對《上海公報》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2012年,美國步入大選年並加速“重返亞太”,這有可能為中美共同落實好兩國關係的新定位增加不確定因素,並把中美關繫帶入一個新的困難階段。兩國要防止對抗、發展合作,就需要著手進行更長遠的戰略溝通,通過對話交流,挖掘雙邊關係的戰略內涵,凝聚更多共識。

  首先,逐步建立戰略互信。中美之間不是敵人,但兩國歷史文化、政治傳統、思維習慣和外交風格迥異,溝通缺位容易造成誤解。當前,美國政界已經有不少人把中美關係解讀為“新興強國”和“老牌強國”之間關係的縮影,把“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視為對美元霸權地位的挑戰,把中國的海洋戰略看作判斷中國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標。

  眼下最重要的是加強了解,“讀懂”對方,從而約束敵意,減少偏見,消除誤判,培育共識,逐步積累信任。只有這樣,兩國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才不會因一時的風吹草動而喪失定力或者模糊了方向。

  在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特殊時期,民主共和兩黨總統競選人都將攻擊矛頭對準中國。如何打破每逢大選即拿中美關係作為犧牲品的“怪圈”,或者説如何讓雙邊關係平穩度過美國國內選舉造成的衝擊而不給未來留下“後遺症”,這既考驗美方的政治智慧,也考驗中國對美國在選舉週期內缺乏政治穩定性的包容力。雙方有必要對此進行溝通。

  再如,中美之間最缺乏互信的是軍事領域,兩軍關係發展滯後於兩國關係總體水平,至今仍難以擺脫美國對臺軍售問題的負面影響,並受到美國艦機抵近偵察的干擾。而中國在軍事科技的關鍵領域取得的一些進展,引起美方對中國將經濟力轉化為軍事力並進而主導亞洲的擔憂,於是動輒拿軍事透明度、網絡安全合作等問題向中方施壓。美國防部日前發表的防務戰略指南就包含了對中國軍力發展的無端指責。雙方需要一個澄清立場、填補相互之間認知落差的對話機會。

  其次,探討對重大外交議題的認識。中美兩國在雙邊、地區和全球三個層面上均互動頻繁,雙邊關係的全球和戰略意義突出。兩國擁有共同利益,面對共同挑戰,應當拿出足夠的政治智慧和膽識,在世界秩序轉型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奉行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在推動東亞政治經濟合作方面成績斐然。美國則縮減了在中東的兩場戰爭,因擔憂被排除在東亞合作之外而加速將注意力東移。於是,亞太地區成為中國開展周邊外交與美國加速“重返亞太”的利益交匯處。在這裡,中美關係的競爭面較以往顯得突出。最近美國的一系列動作,從強推“跨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到永久駐軍澳大利亞等,在外界看來,似乎都是在針對中國謀局布子。美國國內也確實有一部分人指出,美國面臨的主要地緣政治挑戰是中國的崛起,因此主張對中國予以強硬“回擊”。

  中美有必要對亞太事務和各自的地區政策進行交流,學會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避免被誤判、意識形態差異及地區局勢的演變拖入到“冷戰”的陰影或者“零和”博弈的漩渦中。

  同時,營造雙邊務實合作的氛圍。從理性分析看,美國對華猜忌多於信任、防範多於合作、遏制多於交往的歷史心結難以在一朝一夕之間解開。即便在加大對華接觸的同時,美方也往往出於狹隘的利益考量,不放棄對中國“兩面下注”,這使得兩國各領域雙邊關係在保持著以合作為主流的同時,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問題。美國打所謂“人權牌”、拿爭論已久的人民幣匯率問題説事、不放鬆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等已成為一貫的做法。而在中國方面,原本在發展過程中就一直承受著來自西方為主的國際壓力,現在持有大量美國國債又使自己感受美國政治體系運轉不良之累。雙方都有一些挫折感,需要找到適當的場合進行“疏導”,以便更好地適應雙邊關係的新變化,堅持住“務實合作”的基調不動搖。事實上,中美在貿易、金融穩定、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和流行性疾病等問題上加強務實合作都將惠及兩國,世界其他國家也將從中受益。

  綜觀之,中美之間利益深度交融,關係出現摩擦也在所難免。甚至可以説,兩國之間對話交流的機會越多,暴露的分歧就會越多。通過“二軌”對話這樣的非正式渠道進行溝通往往會更坦率、更有效。相信對話成果能夠對中美之間的一系列正式對話機制形成重要支撐,並將為習近平副主席即將展開的美國之行提供有益的決策參考。□(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美國部副研究員)

熱詞:

  • 中美兩國
  • 戰略溝通
  • 上海公報
  • 雙邊關係
  • 中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