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農村公路毛細血管網密集建設 緩解春運難題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7日 13: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銀川1月27日電(記者張欽 劉巍巍)中國在農村密集修建的農村公路網,不僅破解了數千年來困擾中國農民的出行難問題,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大大縮短了農民春節返鄉的時間,並保證了春運的安全。

  劉振強,一位生活在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交界山區的普通農民。他告訴記者,他家距離寧夏首府銀川市只有400公里,然而就在10多年前,竟還需要3天時間。僅僅從溝壑縱橫的山區趕到100公里外的縣城搭乘長途客車,就需要差不多1天的時間。

  “如今土路變成了柏油路,客車也通到了家門口。”劉振強説,如果春節後到銀川市打工,完全可以朝發夕至。

  劉振強的經歷是今年春運期間眾多中國農民返鄉的一大縮影。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預測,2012年春運,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迎來了歷史上首次突破30億人次的客流量,相當於全國人口整體遷徙兩次。

  事實上,在“30億人次”這個天文數字中,至少有15億人次往返于城市與農村之間。如果沒有被稱為“毛細血管”的農村公路不斷密集,他們在風雪中的回家路將更加坎坷、漫長,甚至充滿危險。

  記者在江蘇、四川、甘肅、寧夏等地的農村採訪時了解到,從前的機耕道、羊腸小道已被平坦的水泥、瀝青路所取代,道路四通八達。農用車違法載人少了,農村公交多了;人力車、自行車少了,卡車、拖拉機、摩托車乃至私家車多了。

  在中國廣袤的農村,一個以縣城、小城鎮為中心,輻射周邊絕大多數農村的放射型農村公路毛細血管網初具規模。來自交通運輸部的統計顯示,到2010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345萬公里,其中東部和中部“村村通公路”目標已實現,西部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在中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寧夏,早在2005年,當地2341個行政村全部通了沙礫路。緊接著到了2007年,所有的鄉鎮全部通了油路。到了2010年,73.2%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硬化路。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廳長周舒説,中共十六大以來,寧夏道路建設從重點保障城鎮向兼顧農村轉變。農村公路網絡不僅日益密集,道路質量、通暢程度也不斷“升級換代”。這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幾乎全部是公共財政投資。

  伴隨著農村公路毛細血管網的密集,公交車也延伸到了大山深處,農村客運隨之蓬勃發展。江蘇省在2007年就提前完成交通運輸部提出的“東部省市村村通硬化公路”目標,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已基本實現覆蓋城鄉的公交網絡,使農村群眾與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優質的公共交通服務。

  數據顯示,到2010年底,全國鄉鎮、行政村通客運班車率分別達到98%和90%。

  如今,返鄉過年的中國農民中,有不少人在走下飛機、火車和長途客運車之後,緊接著登上定時、定點發車的農村客運班車、農村公交車回到家中。而就在10多年前,他們只能選擇乘坐農用三輪車回家。

  1月27日,農曆龍年正月初五,甘肅省隴西縣返城務工的農民逐漸多了起來。春節前的積雪正在融化,農村客運恢復了以往的運力。它們正在和飛機、火車、長途客車展開一場春運接力。

熱詞:

  • 農村公路
  • 春運
  • 農村客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