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共同的價值追求(20120115)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20: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726063dd9284f9095e7e1f7a294ffd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1月15日  19:38

    重播:

    CCTV-1

    1月16日  06:10

     

    CCTV-新聞

    1月16日  01:45

     

    CCTV-新聞

    1月16日  05:30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焦點訪談):我們知道,小到一個集體一個單位,大到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有沒有凝聚力,要看有沒有"精、氣、神",而足以凝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氣、神",取決於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近年來,一些地區和行業形成了具有本地本行業特色的價值理念。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價值觀,那就是:是否讓群眾滿意,是否讓百姓受益。

  春運開始之際,記者來到北京西客站。這裡是北京市客流量最大的一個火車站。春運期間,每天的客流超過十六萬人次,最高峰可達24萬人次。記者看到,與往年不同,今年春運北京西客站新增加了106個驗票窗口,廣場上還搭建了臨時售票區,開設了辦理臨時身份證的窗口。而在候車大廳裏,安裝了多臺自助取票機。而這些都是為了配合鐵道部新近推出的多種售票方式和實名制購票驗票的。

  回家過年,很多人將坐火車作為首選,可是買票難和黃牛倒票猖獗的問題一直以來,特別是春運期間非常突出,群眾對此意見很大。今年春運前夕,鐵路部門提出,把培育和弘揚"人民鐵路為人民"的"鐵路精神",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今年鐵路部門在購票方式上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開通了網上和電話訂票,同時為了遏制黃牛倒票,還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了實名制購票和驗票。

  那麼這些新舉措效果如何,群眾是否滿意,能否通過春運的大考呢?據介紹,自從推出網上購票和電話訂票以來,每天全國有200多萬張火車票通過網絡和電話售出,這就意味著,全國每天有三分之一的乘客不再遭受排隊購票之苦,也緩解了人工售票的壓力。但是新的問題和媒體、公眾的質疑也是撲面而來。

  公眾和媒體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是:鐵道部指定的唯一售票網站中國鐵路12306客戶服務網站開通以後,面對每天數以億計的點擊次數,網站幾次瀕臨癱瘓,無法登錄,電話訂票同樣應接不暇,購票電話時常打不通。針對這些問題,鐵路部門及時進行了改進。

  像12306網站運行緩慢和登錄比較難的問題,增加了網絡帶寬,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了程序優化。對12306客服中心電話難以打通的情況,增加了線路和接線人員,把12306里面常見的問題,全部製作成語音系統自動播放,提高了接通率。

  網絡和電話售票雖然不盡完善,但是卻使旅客買票途徑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且有效地遏制了黃牛倒票現象。隨著客運高峰的到來,可能還會有新的問題出現,鐵路部門表示將會繼續改進服務。

  用核心價值觀引領工作,在工作中體現行業精神,這不僅是鐵路部門改善春運工作的一個新嘗試,也是很多行業、系統和企業促進發展的新追求。最近幾年,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過程中,軍隊、政法、公安、檢察、海關水利等系統,以踐行本系統的核心價值觀,來推動自身作風轉變和業務提高。而東汽精神、青藏鐵路建設精神、載人航天精神、軍工精神、大慶精神等。也成為一些國有企業凝聚人心,推動企業發展的法寶。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也紛紛提煉踐行本地特有的核心價值觀。形成了體現本地特色、社會廣泛認可的價值理念。例如:"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的廣西精神等,這些本地精神簡潔凝練、語言生動、內涵豐富,很快就被當地群眾接受並廣為傳播。

  江蘇省是東部經濟大省,其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佔全國的十分之一。2011年,經過廣泛的徵集和討論,"創業創新創優,爭先領先率先"被確定為新時期的"江蘇精神"。如今"三創三先"的江蘇精神已經成為促進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它的核心價值理念在各項工作中正在得以充分的體現,而老百姓則是最大的受益者。孫建華是淮安市楚州區萬新村的村民,患有尿毒症,每月都要到淮安市腫瘤醫院做十二次透析。

  類似像尿毒症這樣的慢性重症,需要長期治療,而所需要的費用對於任何一個普通家庭來説,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更不要説是普通的農民了。很多農民得了這樣的病,就是因為負擔不起高額的醫療費用而不得不放棄治療。那麼孫建華為什麼可以不花錢治病呢?

  孫建華的妻子施廣蘭説,他們使用新型農作合作醫療報銷,報了65%的醫療費,剩下的35%民政部門報銷一半,另一半醫保幫助解決了。

  其實不只是孫建華一個人有這樣待遇,從2011年開始,針對重大疾病引起的農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江蘇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農村重大疾病救治工作,對癌症、慢性腎病、高血壓等需要長期治療的重症患者實施特殊救助。而楚州區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建立了一個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民政、慈善基金和醫保特報相結合的救助機制,為農村大病患者提供醫療保障。

  這種救助方式使無數農村大病患者獲得了救治的機會,也使他們的家庭獲得了新生。

  各地、各行業、各系統所提煉的"精神"雖然在表述上不盡相同,但是它們的理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