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政協委員呼籲引導“地溝油”轉向燃料領域(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06: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政協委員們為陜西發展建言獻策。 記者劉珂 實習生柴僅悳 攝

  近年來,“地溝油”生産與銷售鏈條的一次次曝光,讓群眾一次次陷入對食品安全的憂慮中。在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委員張華俊遞交提案表示,治理“地溝油”要擺脫“喊打”,真真正正地“狠打”,並建議治理“地溝油”須攻克檢測關,實行價格補償、提煉物回購等措施,斬斷其利益鏈條。

  真假難辨 “地溝油”檢測亟待攻克

  張華俊説,屢禁不絕的“地溝油”在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的同時,其真假難辨的詭異,更給人們帶來恐慌。而更讓人憂心的是,迄今為止,還沒有能夠檢測出“地溝油”的方法。

  “專家曾教給大家一些基本的鑒別方法,像看、聞、嘗等,但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動下,偽裝的詭術日漸"精湛",製造出越來越難檢測出的"地溝油"。”張華俊説,這一現狀對於消費者來説,意味著在消費、選購食用油時,無法避免困惑與無奈。

  他認為,“地溝油”檢測手段滯後的現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而破解這一難題的責任,應由衛生、科技、工商、質檢等職能部門共同承擔。職能部門應本著對民眾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利用現有科技手段,攻克“地溝油”檢測難關。

  處罰太輕不能只“喊打”要“狠打”

  比攻克檢測關更為迫切的,是需要執法部門加大對“地溝油”的打擊治理力度。張華俊表示,根據法律規定,在生産、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要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製作加工食品的,最高可處10萬元罰款。

  “可現實中呢?真正給予嚴厲處罰的,還是太少太少。”張華俊説,對於“地溝油”,社會各界不能只滿足於“喊打”,而是要“真打”、“狠打”,只有這樣,才有望從“地溝油”的危害中擺脫出來。

  源頭治理有償回收斬斷黑心鏈條

  張華俊説,要治理地溝油産業鏈,不僅在於監測問責,更重要的是對地溝油産業鏈進行疏導,能不能把一條有害的産業鏈轉化成有益的産業鏈。因為“地溝油”並非天然的“毒物”,它的合理回收與利用早已是許多國家行之有效的産業。

  他舉例説,日本在收購泔水第一環,政府就提高收購價格,使收購價高於黑心商人,從“地溝油”起點就管控住了流向,同時對負責加工的生物燃料工廠加強監管,最終使“地溝油”真正轉向為生物燃料所用原材料。

  對此張華俊建議,“地溝油”的回收與加工處理可以列入環保與食品安全管理的公益項目,如政府可以實行餐飲行業餐廚垃圾有償回收制度、定點提煉製度,通過價格補償、提煉物回購以及使用優惠等政策,建立起“地溝油”回收與利用的封閉産業鏈條,從而不讓“地溝油”再在“地溝”裏流淌,讓恐慌不再在消費者心裏肆虐。

  作者:劉珂 柴僅悳 (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

熱詞:

  • 地溝油
  • 地溝
  • 政協委員
  • 狠打
  • 喊打
  • 毒物
  • 價格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