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新聞新風基層來(20120114)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20: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dfbda55df5464cc8901dd0f6025204c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1月14日  19:38

    重播:

    CCTV-1

    1月15日  06:10

     

    CCTV-新聞

    1月15日  01:45

     

    CCTV-新聞

    1月15日  05:30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焦點訪談):喬亞美是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經濟新聞部的記者,鄧前堆是雲南省福貢縣拉馬底村的鄉村醫生。這兩個人一個走南闖北,採制新聞,一個默默堅守,出診看病。2010年12月,喬亞美第一次來到了拉馬底村,採訪當地村民的生活狀況和鄧前堆的工作狀況,而在去過一次之後,喬亞美便被這個偏遠的山村深深地吸引,接下來她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怒江大峽谷山高水急,索道距江面30米,當地人要過江只能靠一個滑輪一條繩子,將身體懸挂在繩下滑行通過。這一旦出現意外,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對喬亞美來説,要想完成任務,就必須學會溜索。

  感人的作品誕生在艱苦的採訪之中,伴隨著鄧前堆事跡的傳播,拉馬底村也改變了它原有的模樣,現在他們有了兩座新橋。

  2011年人民日報走轉改報道,一共有22篇上了本報的頭版頭條,創造了人民日報重大主題報道歷史的記錄。火熱的一線帶給記者全新的感受,也帶給讀者全新的感受。2011年10月17日,新華社刊發了一篇通訊,名叫《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  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這篇通訊是新華社社長李從軍帶領多名記者在河南林州生活了一個多月之後撰寫的。

  大家深入到大山深處,先後採訪了40多位幹部群眾,採訪筆記達上百萬字。寫出了一個個太行人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寫出了他們身上質樸的紅旗渠精神。

  在基層的採訪過程中,新聞工作者不僅了解了民情,也幫助當地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

  劉桐是遼寧省丹東市廣播電視臺記者,他在走街串巷時了解到,丹東鐵礦溝小區由於地勢存在落差,一部分地勢較高的住宅用於加固地基的圍墻出現鬆動,對行走在下面的居民很不安全。

  照理説,有危險就該加固,但是否立即投資加固,有關部門存有不同意見。因為當地屬於棚戶區,已列入政府改造計劃,也就是説,這些房子早晚要拆,拆之前投資加固是不是有些不值得。

  劉桐在聽取了居民的意見後認為,即使需要投入,這也是必須的,因為人命關天。他在街道和區裏來回走了三個月,終於促成了問題的解決。上級決定,不管花多少錢都要儘快把這堵危墻修好。劉桐為群眾分了憂,群眾則送給他一幅記者銘,上面寫到:位不在高,為民則名,權不在大,想民則靈,廝是記者,心繫百姓,談笑皆民生,往來皆民情,田間地頭走,話筒進街亭。至今他的手機裏依然存著很多老百姓發給他的短信,他説這是老百姓送給他的最好禮物,他時常自己拿出來看看,心裏覺得暖暖的。

  目前,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仍在繼續。正在有越來越多的新聞工作者投身其中,經受歷練。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