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張春賢的五次回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0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山網訊 1月12日上午,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作為一名普通代表參加了塔城地區代表團和巴州代表團的審議。

  在塔城調研時的五次回憶

  在塔城地區代表團審議時,張春賢深情回憶起曾在塔城地區調研時的五次情景。代表們在發言中表示,要發揮主體意識,為建設美好新疆貢獻自己的力量。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

  “2010年10月我在塔城調研時,看望塔城市77歲的白秀珍老人。看到這個由45人、7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其樂融融,感到特別高興。”張春賢説,白秀珍家是自治區各民族親如一家、和睦相處的一個縮影。他説,多民族聚居、各民族文化融合是新疆的特色,更是新疆的驕傲,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保護、傳承好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大力發展一體多元、融合開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現代文化,形成各民族其樂融融的氛圍;

  ——小翻譯蘇森

  在裕民縣吉也克鄉調研時,10歲女孩蘇森給爸爸達木做起了翻譯,張春賢對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記憶猶新。他説,新疆青少年在語言等方面有很好的天賦,我們要著眼于新疆的未來發展大計,重視對青少年的培養教育工作,把他們培養成為建設新疆、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

  ——“80後”敬老院院長

  被老人們稱為“好女兒”的裕民縣敬老院院長李雪梅,為了能讓老人吃到綠色無公害蔬菜和肉類,她自辦“開心農場”,養起了雞、羊,種上了蔬菜。張春賢的這段回憶,讓大家想起了那位面容清秀、樸實大方的“80後”女孩。張春賢説,我們要尊重歷史,尊重和理解老年人,通過辦好敬老院和各種敬老養老組織,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老風口精神

  塔城的老風口是一處著名的風災區,張春賢引用了紀曉嵐的一段故事描述這個“鬼門關”,如今這裡已經建起了壯觀的防護林網,改善了環境,這是“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科學發展的具體體現。張春賢説,塔城地區幹部群眾要繼續發揚“老風口精神”,&&與惡劣環境作鬥爭,苦幹不苦熬,艱苦奮鬥,改造自然。

  ——弘揚傳承民族優秀文化

  張春賢説,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是著名史詩《江格爾》的故鄉。《江格爾》具有很高的學術、藝術和欣賞價值。新疆文化的主要特徵是“一體多元”,這也是新疆的優勢。我們要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以欣賞、包容的態度,傳承各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優秀文化的融合,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弘揚新疆精神,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五次回憶的雖然都是小事,但深深感染了在座的代表。

  巴州就業工作要走在全疆前列

  參加巴州代表團審議時,在聽取了李天佑、茶汗、吐爾遜艾山、王文4位代表的發言後,張春賢説,巴州的新型工業化發展要走在南疆前列,在新型城鎮化方面要走在南疆乃至全疆前列,在城鄉人均收入水平方面要走在全疆前列。要特別重視就業。就業是新疆的第一大民生。自治區在民生和就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要總結經驗、鞏固成果,最大限度地解決好就業問題。同時,要進一步改變擇業觀念,轉變就業方式。巴州要高度重視就業工作,要走在全疆的前列。

  張春賢説,塔裏木河從去年到現在未出現斷流,這是沿岸各族幹部群眾努力的結果,體現了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要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千方百計保護好新疆的良好生態。張春賢還叮囑,當前要安排好巴州地震災區受災群眾的生活,讓大家住上房子,不受凍、不挨餓,照顧好受災群眾。

  “我們幹勁十足,各項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審議中,每一位代表都想抓住這一難得機會,大家直奔主題,説出了自己最想説的心裏話。張博代表説,去年塔城地區和自治區一樣在克服各種困難後,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如今各級幹部幹勁十足,建設幸福塔城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李天佑代表説,生態環境問題是老百姓反映最多的問題,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把“保護生態”史無前例地放在了重要位置,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了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的一系列措施,令人十分振奮。

  委託代表看望好兄弟阿裏木

  審議結束後,張春賢還特地委託來自和靜縣的茶汗代表,請她回到和靜後,去看望一下“好兄弟”阿裏木和他的家人,為他們送上新春的祝福。

熱詞:

  • 張春賢
  • 民族團結
  • 愛護眼睛
  • 民族優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