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今日再被大霧籠罩 政協委員建議應全天預警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1日 0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何提升空氣質量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晨報記者 柴春霞/攝

  昨日清晨,一場大霧籠罩京城,空氣質量明顯下降,城六區、東南和西南部地區各監測站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快速增長。昨天也是政協委員們報到的日子,部分委員“踏”霧而來,這更增加了大家對北京市空氣質量的討論。大霧天、如何提升北京的環境保護質量、如何治理PM2.5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委員熱議PM2.5

  朱良:應研究PM2.5去向

  治理PM2.5應從查清污染現狀、摸清污染規律、削減污染排放等方面努力。其中,環保部門在現有27個自動監測子站基礎上再適當增加子站。因為從污染分佈看,現有子站不一定能抓住PM2.5污染最重的區域。子站分佈越密,越能反映實際狀況。北京市的自動監測子站數量已經比最初增加了幾倍,但還不能説數量已經足夠,因此應隨著污染情況變化和經濟實力增強,逐年增加子站。

  朱良認為,環保部門還應研究PM2.5的最終去向。大量漂浮在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無論是在大氣中擴散稀釋、自然分解,還是在空中碰撞結合成大顆粒、落向地面,PM2.5産生後能在空氣中存在多長時間,這些問題對於污染持續時間和後續效應都有很大影響。只有摸清PM2.5的傳輸全過程,才能更好地採取針對性的治理措施。

  此外,朱良表示,應辨別構成PM2.5的化學物質,“同一濃度下的PM2.5,如果化學物質不一樣,對人體産生的醫學效應也很可能不同。”

  石向陽:讓市民參與監測

  2011年10月中旬以來,霧霾天氣連續不斷地侵擾著北京,北京的能見度降低,空氣質量也變差,很多市民感到明顯不適。PM2.5對人體健康威脅更大,極易富集于肺部深處,對大氣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更大。

  因此環保部門應儘快公開各項污染物監測數據結果,包括PM2.5,減少某些非官方數據造成的不良影響。另外,環保部門也可邀請廣大市民和環保志願者共同檢測空氣質量,使空氣質量指數的檢測過程更加透明。同時,以此為契機,加大政府對於環境保護治理的投入力度,減少霧霾天氣中PM2.5的含量。

  毛大慶:應該全天候預警

  北京是一座國際型大都市,人口多,居民工作節奏較快,天氣的突發性變化對人們工作生活的影響較大。去年10月以來,北京持續出現霧霾天氣,對人們交通安全、出行、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毛大慶委員建議,應建立24小時氣象預警播報平臺,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天氣災害防禦能力知識的宣傳及應急演習。如向市民免費發放各種天氣災害知識的宣傳手冊,針對霧霾、大風等對災害性天氣的預防常識,告知人們在此類天氣下的注意事項及如何健康出行等等。

  專訪

  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副主任趙越:

  首先優化佈局6個PM2.5監測點

  市民對PM2.5的關注隨著北京市的空氣質量變化而越來越高,對公佈PM2.5數據的呼聲也日益強烈。日前,市環保局宣佈將於今年春節前公佈PM2.5的研究性數據,也就是在監測中心實驗室監測得到的數據。對此,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副主任趙越表示,本市已經啟動了PM2.5監測網絡建設,將首先優化佈局6個監測站點監測PM2.5,“這6個監測點目前考慮在南、北、中三個區域,但最終目標是27個監控子站都將監測PM2.5。”

  趙越介紹,6年前,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就開始監測PM2.5,但主要是用於研究和為下一步工作做準備。從6年的數據可以看出,本市的PM2.5數據呈逐年下降趨勢。環保局數據顯示,北京市2000年PM2.5年均濃度為100-110微克/立方米;2005年,降低到80-90微克/立方米;2010年達到70-80微克/立方米。10多年來,PM2.5呈下降趨勢。

  監測

  大興PM10指數超300

  受大霧影響,昨日淩晨開始,城六區、東南和西南部地區各站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快速增長,單站最高小時濃度在300到560微克/立方米之間。東北和西北地區各站基本沒有受到影響,最高小時濃度在30到80微克 /立方米之間。隨著冷空氣到來,空氣質量到中午時明顯轉好,天空再現蔚藍。

  昨日13時30分許,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公佈了前日中午12時到昨日中午12時本市27個子站的各項污染物指數,大興榆垡的PM10指數高達365,大興黃村鎮的PM10指數為358,朝陽區農展館的PM10指數為212,東城區東四、西城萬壽西宮等地區的PM10指數也超過200,市區部分地區的PM10指數在150左右。

  釋疑

  大興PM10指數為何高於市區?

  記者注意到,大興、亦莊的PM10指數明顯高於市區,對此,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教授級高工梁熙彥解釋,從長期監測結果來看,南部地區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的確比北部高一些,“看一個地區的污染物情況應該從大的區域環境保護來看,北京南部地區靠近天津、唐山等省市,大區域內有工業區,因此有可能導致大興等地出現PM10高於市區的情況。”

  改進

  質量播報可嘗試鏈結限值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網站正在改版,最快也得一週後才能完成。改版完成後,具備數據實時傳輸功能後,將在春節前公佈PM2.5的數據。

  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微博上公佈各污染物的單項、區域性數據,贏得網友的讚揚。但也有網友表示,那麼多數據,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説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因此空氣質量播報是否能鏈結各污染物的限值,為公眾提供參考呢?對此,梁熙彥表示,公眾對污染物指數的認知需要一定的過程,從公佈初期來看,鏈結限值是一種有效的嘗試。

  釋疑

  污染指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北京市環科院高工王軍玲告訴記者,去年年底,環保部審議並原則通過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標準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等污染物有濃度限值的規定,北京市公佈的污染指數是根據濃度限值套用一定的計算公式得出的。

  探訪

  PM2.5監測儀只多一個小“關節”

  市環保局表示,春節前將公佈PM2.5的實驗性數據,這一數據來自於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綜合觀測實驗室。日前,記者走進這間“神秘”的實驗室,一探PM2.5監測儀器的究竟。

  綜合觀測實驗室位於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頂層,記者在現場看到,監測中心的大氣物質採集器24小時不停地採樣收集,可以實時發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3項常規污染物每小時的濃度數據,“傳説”中的PM2.5監測儀就在這裡。

  PM2.5監測設備與PM10監測設備並排擺放,“長相”一模一樣,要不是有儀器説明書,記者根本難以分辨。這兩種監測儀器都由測量單元和控制單元組成,一根長長的管子從屋頂一直延伸到屋外,採集可吸入顆粒物的切割頭位於監測中心的樓頂上。監測中心工作人員魏強告訴記者,監測PM10和PM2.5的原理完全一樣,唯獨不同的是採樣切割頭有小小區別,“監測PM10的儀器切割頭是採集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顆粒物,那麼如果要監測PM2.5,就只需在PM10的切割頭上再增加一個小‘關節’,這就可以將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進行採樣分析。”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吳亭

熱詞:

  • 測量單元
  • 可吸入顆粒物濃度
  • 關節
  • 長相
  • 傳説
  • 市民參與
  • 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