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水稻國家工程實驗室在福州揭牌成立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4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福州12月24日電 (記者江寶章)12月24日,旨在加強協作攻關、保障糧食安全的中國水稻國家工程實驗室在福州揭牌成立,國家發改委、中國農科院和福建省有關領導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由國家發改委支持、贛閩共建的水稻國家工程實驗室,重點攻克長江流域雙季稻種植育種栽培整體技術不強、單産(徘徊在430公斤上下)僅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等突出問題,建立雙季稻培育關鍵技術平臺,開展雙季超級稻耐漬耐密植抗病蟲的新品種選育、雙季早熟高産抗病耐高溫或耐低溫的新品種選育、再生稻和優質稻高産配套栽培等技術研究。

  水稻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全國60%以上人口以水稻為主食。長江流域水稻播種面積佔全國總面積64%。啟動建設水稻國家工程實驗室,將為進一步保障我國水稻持續增産、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由中科院院士謝華安、工程院院士顏龍安領銜的水稻國家工程實驗室,總投資3906萬元,建設期限為3年,聯合閩贛浙三省農科院和江西農業大學的150多位高級專家團隊,加強協作攻關和優勢互補,共同打造水稻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新品種選育、良種繁制高産技術、再生稻和新品種高産配套栽培技術等4個研發平臺和産業示範基地,力爭在未來3-5年內,完成培育廣適性、豐産性和抗逆性俱佳的水稻新品種30個,創制優異種質資源20份,突破噸糧栽培技術,早晚稻結實率、千粒重分別提高5%和2%的國家攻關目標。

  據了解,以謝華安院士為首的福建水稻育種團隊,建立了全省水稻優異種質資源協作共享機制,培育的超級稻、航天水稻和再生稻,常年在福建推廣300萬畝,並在雲、桂、瓊等省大面積種植,屢創不同氣候區高産栽培佳績。

  2011年9月,雲南省永勝縣文鳳村,優質稻“宜優673”百畝示範片,平均畝産1005.85公斤。早在2004年,福建省尤溪縣麻洋村,航天超級稻“Ⅱ優航1號”百畝示範片,再生稻頭季單産928.3公斤,再生季單産521.4公斤,全年平均單産1449.7公斤。專家認為,這種漸趨成熟的超級稻作再生稻高産栽培模式,在長江流域、華南和西南單雙季水稻混作區,具有示範推廣意義。2011年10月,“兩優2161”和“兩優2186”在雲南高海拔岩溶山區作耐旱栽培,百畝示範片單産540公斤,超過全國水稻及旱稻的平均單産,在我國南方3億畝旱地具有推廣價值。

熱詞:

  • 實驗室
  • 優異種質資源
  • 廣適性
  • 國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