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經濟觀察:中國完成“十二五”就業目標任重道遠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7日 21: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  中國國務院日前召開的常務會議明確了“十二五”時期就業工作的主要目標: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所有勞動者,就業穩定性明顯提高。

  2006-2010年,中國實現年均城鎮新增就業114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農業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轉移就業近4500萬人,圓滿完成了“十一五”時期提出的就業目標。

  但面對“十二五”時期中國就業總量壓力將繼續加大、城鎮需就業勞動力年均比“十一五”時期增加100萬人的嚴峻形勢,要完成會議提出的目標,中國顯然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從宏觀上看,中國必須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第三産業,推動産業升級,創造出更多的"白領"崗位,才能讓大學生實現充分就業。”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説,“但由於長期處於國際産業鏈的下游,中國當前需要的多是"藍領"崗位。”

  近年來,勞動人口特別是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而這種現象長期與企業“招工難”並存,就更反映出中國結構性失業的嚴峻形勢。

  結構性失業是指勞動者的技能和就業意願與崗位條件不符。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都需要勞動者具備一定的技能,這一問題就越發凸顯。

  東莞市宏威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劉真義告訴記者,對於這家高科技企業來講,很難在勞動力市場招到對口的人才。該集團的員工大部分是從學校“訂購”而來,專業主要是機械和電器自動化,進入集團後還要進行3至6個月的培訓才能上崗。

  湖南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趙湘平説,當前,一方面就業市場亟需車、鉗、水、電、焊等各類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則是勞動者因為缺少一技之長而找不到工作。也就是説,對勞動者進行3、5天培訓就上崗的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而是應該對他們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

  除了加大培訓力度,解決就業問題還需要將社會保障覆蓋到廣大的農民工群體。據統計,現在的農民工接近70%都是“80後”“90後”,他們大多沒有種過田,也不願意回家種田,而是想要留在城裏生活、發展。

  “而現在的農民工政策還是沿襲以往,讓農民工找到個工作就行了,一個月掙千把塊錢,大不了加點工資,這是行不通的。”趙湘平説,“政府、企業、社會要考慮到,新生代農民工想成為市民,而我們沒有做好吸納這部分人進城的準備,包括各種政策和待遇、就業和社保的優惠等。”

  “社會沒有給他們準確的定位,他們自己也沒有準確的定位,他們總是融不進城市裏。一方面,孩子的教育無法滿足,另一方面,自身的價值無法實現。”黑龍江正大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姜鴻斌説,“社會和企業要把農民工作為發展的一部分,不能當成工具,想用就用、壓榨性使用,這當然影響了農民進城就業的積極性!”

熱詞:

  • 就業目標
  • 就業市場
  • 就業工作
  • 十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