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2011年北京市城鄉住房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6日 1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發佈會現場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委員、新聞發言人 秦海翔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委員 王榮武

 

    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消息:16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2011年北京市城鄉住房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以下為發佈會實錄:

    王惠: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今天發佈會主題是關於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的,我想這個發佈會大家一定很關注,因為這和群眾的生活緊密相關,也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所以今天特別請到北京市城市建設和住房委員會的有關領導,請他們向我們介紹2011年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的有關情況。現在我介紹出席發佈會的各位領導: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馮可梁女士,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委員、新聞發言人 秦海翔先生,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委員 王榮武先生,

  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鄒勁松先生。

  今天請到幾位領導主要向各位介紹情況之後回答大家的問題,先請秦海翔先生介紹今年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的有關情況。

  秦海翔:各位記者上午好: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委緊緊抓住民生這個主題,多措並舉,開拓進取,創新體制機制,全力推動住房保障、房地産市場調控和建築節能等各項任務的落實,取得了較好成績。下面,我通報一下2011年我委重點工作的進展情況。

  一、符合首都特點和實際的住房保障建設管理體系全面建成並日益完善

  自2007年以來,我市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的住房保障思路,全面構建了新的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制度,隨著今年10月18日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本市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管理的通知》及配套政策的陸續推出,標誌著我市公租房政策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保障性住房“四房”供應體系。為進一步優化住房供應結構,推動住房保障向“以租為主”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創歷史新高。為實現保障性住房項目早落地、早開工,市級各部門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強化服務意識,繼續堅持土地、規劃、資金、手續辦理“四個優先”建設推進模式;各區縣積極落實責任,克服重重困難,解決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全力以赴推進各項任務的組織落實。

  (二)保障性住房供給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創新“三多一統籌”建設模式,即堅持多主體建設,多方式籌集房源,多元化籌集資金,統籌建設、管理政策及標準。全市已落實公共租賃住房項目98個,房源10.3萬套,全年新開工總量達到6萬套,住房保障方式加快向“以租為主”轉變。

  (三)保障性住房融資瓶頸問題取得突破。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創新保障房建設投融資體制,積極搭建投融資平臺,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努力破解保障房建設的融資難題。今年6月30日,北京市住房保障建設投資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市財政一次性注資100億元作為資本金,成為全國最大的保障性住房投融資平臺。不到半年時間,這一平臺已經充分發揮出了財政資金放大效應,廣泛吸引社會資金進入,目前已落實融資貸款55億元,簽訂綜合授信額度750億元。同時,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廣泛吸引公積金、銀行貸款、社保、信託等各類資金參與保障房建設,對進一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發揮重要的資金保障作用。

  二、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房地産調控 “穩中有降”的年度工作目標

  北京市政府3月29日公佈了2011年新建普通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明確今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價格與去年相比“穩中有降”的控制目標。北京也成為全國第一個明確提出房價下降調控目標的城市。

  經過一年的調控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價比去年下降6.3%,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同比漲幅累計回落6.9個百分點,環比連續3個月停漲後在10月份開始下降,居民家庭首次購房比重接近90%,各項主要指標變化符合調控預期。與此同時,我市房地産投資結構明顯優化。今年1-11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12.7%,比其他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低3.3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房投資增長1.2倍,佔住宅投資31.5%,比重同比提高12.8個百分點。房地産市場調控引導和優化産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更為明顯。在今年的調控工作中,我委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採取了切實措施,確保了“穩中有降”目標的實現。

  (一)加快完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從嚴落實限購措施。為確保限購政策落實到位,我市加快完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並通過與人力社保、稅務、金融等部門信息共享,開發完成購房資格自動核驗系統,實現了從認購、簽約到權屬登記全過程核驗,以及新房、存量房全覆蓋的限購監管機制。同時,提交申請、信息比對與審核、結果反饋等全部手續都實現了網上辦理,最大限度方便購房人。新政後,所有申購住房家庭全部納入審核,截至2011年12月15日, 共完成資格核驗18.3戶,審核通過17.3萬戶。

  (二)持續加大執法力度,保障調控政策落實到位。今年,我委進一步完善和創新執法機制,推進執法重心下移,建立屬地為主、全市統籌的多層次、互補式執法體系。同時,圍繞調控大局,鎖定焦點熱點、突出重點,加大綜合執法檢查的力度和頻次。今年以來開展建設房管執法檢查5.1萬項次,行政處理處罰3863起,執法查處總量兩年翻兩番;對327個項目執行預售資金監管和限購政策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集中約談122家開發企業,對15個問題項目實施行政記分和限制網簽;檢查經紀機構及門店5416家,房地産仲介服務市場秩序得到明顯改善;通過強化執法,不斷規範市場秩序,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保證各項調控政策的落實,今年涉及房地産市場的投訴同比下降25%,群眾滿意率提高16%。

  (三)加強市場監管和服務,全面提升行業管理水平。一是全面實施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和價格引導,今年將259個項目預售資金全部納入監管,保護購房者合法權益,合理引導133個項目低價入市,穩定市場預期。二是多部門聯動,加強非住宅市場監督管理,嚴格商業、辦公類項目按照規劃用途建設和銷售,有效防止商品房銷售中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三是規範存量房和租賃市場,成功開展存量房交易平臺試點,推行房源核驗等系列綜合服務;完善房屋租賃管理辦法,規範群租,穩定租金。四是應用房地産批量評估技術調整存量房計稅價格,有效治理“陰陽合同”,維護市場秩序。五是及時調整更新普通住房價格標準,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六是嚴格實施了一房一價,明碼標價,切實保護了購房人的權益。

  三、大力推進建築領域節能減排,擔當起全市節能降耗的主力軍

  8月17日,《北京市“十二五”民用建築節能規劃》正式發佈。規劃明確了我市“十二五”時期建築節能工作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確定的節能量620萬噸標準煤的預期性目標,佔全市節能降耗任務的41%,成為全市節能降耗的主要領域。為積極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我委採取了多措並舉,新舊建築節能齊頭並進,新能源“開源”傳統能源“節流”雙管齊下。

  (一)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節能設計標準。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市新增城鎮民用建築2280.5萬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築1324.9萬平方米,公共建築955.6萬平方米,全部按照建築節能設計標準設計建設。我市累計建成節能住宅30817萬平方米,佔全部住宅的77.2%;累計建成節能民用建築38981萬平方米,節能民用建築佔現有全部民用建築總量的58.6%。

  (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穩步推進。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完成城鎮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324.3萬平方米,公共建築節能改造210萬平方米。我市累計完成城鎮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2397.39萬平方米,公共建築節能改造2530萬平方米。

  (三)既有建築節能運行監管體系建設不斷深入。2011年,我委繼續完善政府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的用能監管平臺。加強對65棟市級政府機關、258棟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監測平臺的數據分析,截至11月底,我委共完成大型公建能源審計176棟。做到了節能減排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四)抗震節能型農民住宅新建和改造取得明顯成效。我市結合新農村建設,組織農村新建抗震節能型農民住宅和既有農民住宅抗震加固改造試點,探索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模式。截至11月底,我市2011年完成新建抗震節能農宅24658戶,既有農宅節能保溫改造22376戶。一年完成的任務量達到北京市過去四年(2007年啟動至2010年)完成的總任務量的83.8%。

  (五)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加快推廣。2011年,我市新建30萬平方米集熱器面積的太陽能熱水建築,推廣了400萬平方米建築淺層地能或污水源熱泵採暖,新建了4萬平方米太陽能光熱採暖建築,建設了12.9兆瓦裝機容量的光電建築發電設施。太陽能光熱、地下熱源等新能源應用面積大幅增長,光電應用取得突破。目前,由我委起草的《太陽能建築應用項目管理辦法》即將在年底前發佈。我市計劃從2012年開始在全市新建民用建築中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

  (六)綠色建築和住宅産業化試點工作加快推進。2011年,我市的綠色建築推廣工作從單體建築向綠色建築園區擴展。未來科技城綠色建築示範園區、麗澤金融商務區低碳生態園區、海淀北部新區綠色低碳園區、門頭溝區中芬生態谷等一批綠色建築園區開始規劃建設。2011年積極推進産業化施工的住宅項目落地和開工建設,積極推進綠色建築認證。

  (七)墻體材料革新工作取得成效。2011年,北京市磚、砌塊、建築輕板三大新型墻體材料系列産品的總生産能力達到每年101億塊標磚,實際生産能力每年68億塊標磚。新型墻體材料生産每年可消納固體廢棄物52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5萬噸、二氧化硫11.6萬噸。 從1988年我市建築節能推廣以來,建築節能為建設“綠色北京”、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各位記者,由於時間有限,我今天先向各位通報這些情況,歡迎各媒體繼續關注和支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今天,我委主管建築節能科技工作的馮可梁副主任,主管房地産市場監管調控的王榮武委員和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鄒勁松也來到了這裡。我們願意就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現場解答、探討。最後,借此機會對各位記者長期以來對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謝意。

  主持人:謝謝秦委員給我們做了這麼好的介紹,下面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

  北京商報: 我有一個問題,今年是公租房的第一年,跟經濟適用房和兩限房不同,北京市在這塊如何保障公租房持續健康發展?還有一個問題,之前出臺公租房的管理辦法,老百姓也很關心,但是關於對外地人公開的細則還沒有,今後這塊的配套政策會有哪些?

  鄒勁松:北京市政府10月18日發的公租房通知到各區縣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根據各個區域發展的狀況、住房情況對外地人口申請公租房的條件,我們會督促他們儘快出臺。為了做好外地人口申請公租房的工作,我們對他們也做好需求調查分析,包括職業情況,年齡,收入狀況,以及對公租房的意向,包括在什麼地方建設什麼樣的公租房提供很好的參考價值。

  第二個問題,關於公租房的資金問題,這是通過長期租賃的方式償清之前的建設資金,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北京市今年下了很大的功夫,今年成立北京市最大的保障房建設投融資中心,負責以公租房為主的保障房建設。這個平臺成立以後,確實發揮很好的作用,各個商業銀行給他的授信額度達到750億,為了解決公租房的資金問題確實發揮了作用。中央為了公租房建設運營資金這塊的瓶頸問題,中國銀監會也下發了文件,支持公租房的發展,實行基準利率可以下浮10%。現在希望商業銀行要儘快落實這個政策,現在走的比較快是國家開發銀行和公積金貸款,我們正在陸續和各個中央商業銀行談怎麼落實這個事。也呼籲更多投融資機構參與到這其中,既實現自己合理的價值回報,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現在我們主要關心限購的政策,最近一段時間各個開發商在不停的哭窮,也有業內所謂專家人士也説限購政策會影響房地産市場平穩可持續的發展,明年的限購政策我們很關心的是會不會有所放鬆?

  王榮武:這個問題是現在市場比較敏感的問題,北京限購政策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執行一年,效果是明顯的,剛性自住性佔到90%以上,房價降了6.3%,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認為調控政策處在關鍵的時期,北京市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持房地産市場的調控,包括限購政策不放鬆不動搖,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需要政策持續延遲。

  香港大公報記者: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房産稅也將建設試點,北京有沒有試點的可能性?另外請問負責節能這塊的馮主任,對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範圍是什麼,改造內容,包括有沒有補貼,未來會達到哪些效果?

  王榮武:第一個問題,這是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地方稅務局來研究,從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北京市還沒有開展試點的想法。如果需要也將開展試點。

  馮可梁:關於北京市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範圍,我認為改造的範圍從執行標準的角度來講,第一,沒有執行節能設計標準的建築進行節能改造。第二,從建設的時間段來看,北京市不節能的建築絕大部分在1990年之前建造的,還有一小部分是90年以後建造的。第三,從有沒有改造價值的角度來分,比如有的建築在未來的規劃期內不符合規劃的要求,那麼需要進行拆除的。有的建築是屬於文物保護的建築,這樣做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受到文物保護的制約也不能進入節能改造的範圍。還有的建築如果經過測算,改造的成本和對它進行重建的成本相比已經達到不經濟的範疇也不列為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範圍。

  改造的內容主要是由於北京市“十二五”期間建築節能將承擔全市節能量41%的目標,這樣對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就要按照現行的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來進行改造,主要包括維護結構節能改造,包括外墻、門框、屋面。同時,還包括室內供熱系統的計量和溫控的改造,還要調動行為節能的效率,所以要安裝溫控設計,這樣在溫度高了以後能降低,在溫度低了,不舒適可以調高,還包括熱網和熱能源的平衡改造,體現北京市集中供熱的體系下使改造的項目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我們考慮對既有建築的改造是按照現有標準改造的,我們也提出鼓勵性的改造項目,比如在既有建築改造的同時,經過三分之二業主的同意,可以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改造的補貼政策主要設計到必須進行改造的項目,中央有資金補貼,這對北京地區按照每平方米45元的標準補貼,北京市對實施改造的項目每平方米給予100元的補貼。關於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北京市關於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每平方米給予200元的補貼。改造完以後能夠達到的效果,就是實施綜合改造以後,每平米建築的節能量將達到16公斤以上,同時,居民家庭的採暖溫度,特別是過去採暖質量比較差的家庭可以提高到3—5度的水平,這是按照標準節能改造的效果上。如果我們又同步安裝了太陽能熱水系統,那麼每戶家庭用於生活熱水的採暖費用大概每年可以降低50%以上。每個家庭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每年就會為我們的社會貢獻150公斤標準煤的節能量。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安裝無論對社會和住戶都有有益。新風系統的安裝,一方面可以在冬天不開窗,不開窗也為供熱系統的運行提供節能的可能。

  北京日報:近期社會上有一個傳言,隨著公租房大量的上市,可能也有經適房會和兩限房公租,這個可信嗎?另外對經適房和兩限房都有一個期限,過一段時間就可以配租和配售,現在這個政策怎麼樣?

  鄒勁松:這個問題最近網上諮詢比較多,今年國務院辦公廳9月28日下發一個文件,北京市堅決貫徹執行,租房保障方式將以售為主轉向為租為主。第二在政策調控過程中,我們要求各區縣各個部門穩妥做好現有經濟使用方和限價房的控制,一個進一步建設經適房和限價房。第二如果沒有可配售的經適房和限價房,可以統購公共租賃住房解決過渡性住房的需求。你住了公租房以後,還有兩個優惠,一個最近財政部門研究公租房資金補貼標準,對中低收入家庭還是有一定的補貼。第二個優惠,對於住在公租房的,一旦有可配售和租售的經適房或者限價房可以優先,使中低收入家庭得到利益保障。

  華爾街日報記者:書面的資料提到今年1—11月份保障房投資增長1.2倍,能不能給一個具體的數字投資多少?明年大概會投資多少錢?第二個問題,你的目標是讓房價穩中有降,穩中有降對市政府的收入來源,收入的總金額有什麼樣的影響?

  鄒勁松:關於保障房投資問題,今年目標是開工20萬套,年底會有所超出,截至目前,固定資産投資是567億元,明年保障房開工計劃、竣工計劃以及投資計劃已經做了初步的估計,需要經過市政府批准以後會對外發佈,希望您耐心等待。

  王榮武:第二個問題,這個影響數字是社會財政部門公佈的數字,我們目前還沒有拿到明確的數字。這個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的,比如正面增加土地增值稅,就是提高土地增值稅的徵繳比例,這是正面影響。負面的影響就是減了營業稅、契稅,我們初步算有10%的影響。

  北京電視臺:我們在新農宅當中,“新”體現什麼樣的新,對農民有什麼樣的優惠,政府在這方面有什麼支持政策?

  馮可梁:“新”主要體現在我們過去由於原來的建設沒有納入建築法的管理範圍內,所以絕大部分農宅沒有實行相應的標準,新農宅“新”就在執行抗震節能設計要求,同時也對農宅進行節能有關方面的要求,比如説要求外墻的傳熱系統要達到目前60%節能標準的0.45的要求,外窗的傳熱系統達到2.7的要求。達到抗震節能要求的建築就能夠實現按北京地區八度設房的要求。對於老百姓,對農民有什麼好處,由於她按照抗震的標準和要求進行設計,我們就能夠從目前農民建房基本上20—30年就要重新翻建一次住房,改為我們的住房年限至少使用50年。由於採取節能的設計標準,這樣使農宅室內溫度的提升能夠達到5—6度的目標,同時採取節能的措施,也使農民用於採暖的費用至少要降低50%以上。這是對於農民的好處。

  主要政府的支持政策主要體現在市級政府對農民建設抗震節能的農宅,還有通過綜合改造達到抗震節能要求的農宅,市政府和區縣政府給予兩萬元的獎勵。對於只建設節能改造的農宅,市政府和區縣政府給予每戶一萬元的獎勵。這些資金由區縣政府統籌使用,再次制定區縣對農民新建、翻建、綜合改造的補貼標準和單項節能改造的補貼標準。農民怎麼獲得這些支持政策,第一,我們的農民或者村集體要組織申報,進行自願申報,這樣報到鎮級,鎮級要對比如你在這個地區能不能進行新建、翻建,能不能進行綜合改造,能不能進行單項節能改造,要進行一次審核。審核通過以後,報到區縣新農辦,區縣新農辦會同國土、建設等部門對提出的方案進行再次審核,審核通過之後報到市級新農辦,都通過,我們就會把建設這三種方式的農改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之後就可以改造。建設後的農宅要達到抗震節能的要求,只要符合這些要求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補貼。

  香港商業電臺記者:在實施房地産調控政策比如外地人在北京買房受到一定的控制,明年北京房地産控制的措施怎麼樣?會繼續從嚴,還是有一點的放鬆?還有提到今年1—11月份普通住房的價格也比去年下降6.9%,明年房地産控制有沒有一個目標,就是房價有沒有下降的目標,下降多少?

  王榮武:限購的政策是調控的重要內容,明年要堅持房地産調控市場不動搖,其中包括限購政策的堅持。第二個問題,明年房價控制目標,這個目標是在2011年3月開始到2012年3月截至,我們目前正在研究,屆時會向社會公佈。

  中國日報:現在多地出現已買住房房價出現下降的現象,買房者的利益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剛才的介紹説一方面限購政策不會放緩,這樣怎麼保障房地産市場有合理的秩序,也達到房價穩中有降的效果?

  王榮武:房價下行,包括售樓處的秩序問題,南京、上海都有這個情況,北京也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商品房買賣是臨時合同,買的自願,賣的也自願。第二個,如果出了問題,你認為買的不合適,你可以跟開發商溝通協調,這是本著雙方自願協調。第三,在這個過程中,會反映出來房子的質量問題等,這些問題是我們要求開發商、施工單位整改落實的問題,保障市場平穩的問題。這也是降低房價的重要機制,也是市場回歸理性的一個方式。

  主持人:雖然有很多記者還有問題,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跟我們的發言人聯絡,之後住建委的同志也願意為大家提供信息,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各位記者再見。

熱詞:

  • 住房保障
  • 房地産市場調控
  • 住房建設
  • 採暖建築
  • 建築節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