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首份長江全面“體檢報告”發佈 水質已明顯改善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6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長江水利委員會發佈首份最全面長江“體檢報告”

  本報訊  長江源頭是否“活水來”?母親河的水質如何,生態環境怎樣?昨日,長江水利委員會發佈首份最全面的長江“體檢報告”,提出第三次長江源綜合考察的技術成果。

  近10年平均氣溫上升較快

  去年10月,長江委繼1976年和1978年兩次長江源考察後,進行了第三次長江源科考。前兩次考察確定了長江三個源頭和幹流全長。本次江源考察是在全球氣候變暖、人類活動加劇背景下進行的,考察重點在於長江源區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經過一年的資料整理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長江源區年平均氣溫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緩慢上升,近10年(2000-2009年)上升較快,平均氣溫比上世紀60年代增加了1.42℃。

  30年冰川面積減少11.8%

  通過歷年遙感數據分析,長江源區冰川範圍總體趨勢逐年縮小,2004年前縮小速度較快,2004年後縮小速度相對較慢。在1977年基礎上,2009年冰川總面積縮減了126.33平方公里,總面積減少11.8%。根據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長江正源沱沱河發源地——姜根迪如冰川在1977年基礎上,南支冰川退縮了690米,北支冰川退縮了490米。

  全球變暖是江源變化主因

  長江委初步分析認為,目前全球氣候處於末次冰期後的暖期,高原隆起的構造作用與全球氣候變化是造成長江源區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長江源氣溫增加也因全球變暖引起。

  據悉,末次冰期約于11萬年前開始,于前9600-9700年完結。于這段期間,曾出現幾次冰川的前進及消退,最盛期發生於約1.8萬年前。目前已轉入暖期。為保護這一維繫整個長江流域水資源平衡的“水塔”,長江委提出,將長江源區劃分為水能資源禁止開發區、規劃保留區和開發利用區等三類,源頭區為禁止開發區。

  漢口水文站污染幅度最小

  第三次長江源科考成果研究表明,長江源區地表水近3年來水質變化不大,大部分為一類水質,其餘符合二類水質標準,水質優良。排江廢污水量在2008年後增幅有所趨緩。

  此次在獲取長江源水樣的同時,還在長江幹流沿線主要水文站和水位站開展水質取樣。分析得出結論:長江整體水質不如32年前第二次科考時的水質。其中,高錳酸鹽指數、總氮含量均較32年前增大,説明水質污染物增多,長江富營養化程度有所加重。記者從變化比較圖中發現,漢口站在本次江源考察中,取樣後測出的高錳酸鹽指數為2.6,32年前同期為2.4,在取樣的所有站點中,增幅最小。本次測得的總氮含量為2.07,32年前同期為1.21,增幅近1倍。

  廢污水排江2008年後增幅趨緩

  2010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為339億噸,比上年度增加5.9億噸,增幅1.8%,其中生活污水佔33%,工業廢水佔67%。從廢污水量變化趨勢看,2008年以後,增幅有所趨緩。長江委水保局表示,雖然排污量在逐年增大,但排污量增速正在變緩、污染物增幅不大。目前長江幹流86%河段水質優於或符合國家地表水三類水標準,已達到飲用水標準,市民對長江的水質不用過分擔憂。

  長江委水保局負責人介紹,廢污水量增幅趨緩與污水處理率提高有關,“十二五”末,重慶、武漢、南京污水處理率已達90%左右。但各地富營養化的治污任務依然很艱巨,難度很大。

熱詞:

  • 長江源區
  • 末次冰期
  • 長江水利委員會
  • 廢污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