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每日有35萬人次棄車出行 小客車流量下降12%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4日 02: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停車新政出臺後,路邊車位空出許多。 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地下停車場的車位充足。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寧坐寶馬裏哭,不在自行車上笑,這樣的語言,放在北京就是“沒見過世面”。與其開寶馬堵在路上,還真不如匯聚到人民群眾的海洋中去。至少,地鐵不會塞車,公交車有專用道,騎自行車不用交10塊錢停車費。北京治堵,限行、搖號、漲停車費,關上了若干扇門的同時,還在打開若干扇窗。

  本月底,9號線南段、8號線二期北段和15號線一期東段3條地鐵新線提前試運營,北京地鐵總里程增至372公里,每天凈增客流50萬人次,再加上公交調整優化、開通微循環線路、開行社區通勤快車,日益改善的通行效率,讓越來越多的市民依賴上了公共交通。據統計,今年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上升至42%,小汽車出行比例首次出現下降。

  去年底5條軌道交通新線投入運營,今年4月1日起調整三環內停車收費,公交調整優化線路達到74條,北京首次開通社區直達工作區的通勤快車……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使北京市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積極的改變: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上升至42%,比2010年提高2.3個百分點;小汽車出行比例首次下降,降幅達1.2個百分點。

  按照2010年每日小客車993萬人次的出行量來測算,每日有35萬人次棄車出行。

  小客車流量整體下降12%

  針對市民出行方式的改變,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做了專項調研,數據顯示,小汽車進入中心城數量減少。圍繞中心城典型停車路段查了30多條道路,小客車流量整體下降了12%左右。

  據介紹,小客車流量測算是通過對重點停車路段每車位使用情況推算出來的,重點區域監測結果顯示,路內停車場使用情況由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停車價格調整後,全天無明顯變化,但早高峰期間每車位平均停放車輛數降低12%,停車位利用率下降23%。

  3成市民選擇棄車出行

  在對2400人的調查中,有18%的受訪者選擇地下車庫等低收費區域停車,有29%的受訪者選擇採用其他的交通方式(選擇軌道和地面公交的達63%,選擇出租車的為15%,拼車的為18%),有37%的受訪者選擇小區周邊和不收費的地方停車。

  據專業停車單位統計,停車價格調整後,路外地上停車場每車位平均停放車輛數總體下降19%,其中一類地區下降22%,二類地區下降21%,三類地區下降10%。

  ■相關新聞

  朝陽試點手機預訂停車位

  晨報訊(記者 陳琳)昨天,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規劃投資56億元提升智慧交通服務系統。包括高速公路ETC、地面公交智慧化、智慧停車管理與服務等。今後,車位不但可實時查詢,還能通過手機預訂。這套正在研發的停車誘導系統將有望在朝陽區率先試點。

  據介紹,今後,全市停車位將被“網絡管家”統領。這意味著,每一個車位的情況都可以在網上實時查詢,市民出行前,不僅可以通過網站、熱線、手機、車載導航等多種形式,實時掌握路況信息,了解目的地停車位剩餘情況,合理安排出行,甚至可以通過手機軟體提前預訂一個車位。

  明年,一項名為“行人導航”的手機終端有望亮相。市民出行前,通過手機可查詢公交車站下一班車抵達的具體時間。上了公交車,這套系統可以提供途經的每一座地鐵站擁擠程度,市民可以避開正在限流的車站換乘。出了地鐵站,該系統還可以顯示周邊是否有空駛出租車。據悉,這些“門對門”的服務項目將會逐漸實現,吸引更多開車族選擇綠色出行。

  ■人物特寫

  出行兩件寶:車鑰匙+公交卡

  自從開上了車,市民李先生就成了標準的有車族,一年到頭也難得坐回公交。但今年一年,李先生坐地鐵出行的次數少説也有一百多次,“現在出行有兩件寶:車鑰匙+公交卡。”雖説坐地鐵是有些擠,但李先生算了下,相比堵在路上,至少時間上有保障。

  李先生家住天通苑,單位在東四環,所幸的是,他不用每天朝九晚五地擠高峰。“如果在東單開會,坐地鐵5號線最省事兒,中途都不用換乘。”週末和朋友吃飯,他也會坐地鐵,“開車從我家到海淀,等我到了他們都該吃完了。”再説還可以喝點小酒。

  起初選擇“綠色出行”,原因是高峰時間實在耗不起堵在路上的時間,今年4月1日北京大幅提高三環以內路面停車收費,“以前停在馬路邊最省事兒,兩塊錢一小時,現在10塊起,一小時以後15塊,這麼高的成本,不得不考慮一下。”而坐地鐵出行多了,李先生漸漸嘗到了甜頭,北京地鐵這麼發達,現在幾乎城區所有的地方,坐地鐵“拐彎抹角”地都能到,“現在出去,只要是地鐵附近,我都不開車。”不用堵在路上幹著急,還有閒心欣賞路上的風景,李先生決定,要把“環保達人”做到底。

  ■記者調查

  價格杠桿動 停車不再愁

  以往想去西單吃飯,停車“見縫插針“也不見得有地兒;去藍島購物,得提前算計把車停哪兒。今年4月1日停車費上漲後,甭管多繁華的地兒,只要不心疼銀子,隨便您停。停車規矩了,以前很多因亂停車造成的擁堵現象基本消失了。

  金融街:都是臨時辦事兒的車

  昨天10點半,金融街各個銀行剛剛營業不久,兩個大廈之間的佔道停車位上,不斷有車駛入駛出,停車管理員穿著大棉襖在寒風中跑來跑去,忙著發條收錢。

  金融街屬於停車費上調試點區域,去年4月份,停車費率先漲到首小時10元,最高每小時15元後,白領都不開車上班了。“你算算,一天停8小時就要115元,一個月工作22天,2000多元就沒了”。管理員指了指空置的車位説,現在還停車的一般只是企業高層,在附近工作的白領都改乘地鐵了。以前來辦事的轉悠半小時沒地方停車,現在停車的都是來辦事的。”

  西單:路邊車位空了三分之二

  “進三環的車確實少了,從這兒的停車位來看,車輛減少了三分之二。”在西單大悅城旁大木倉衚同一位停車管理員説,停車費上調對當地的治堵起了作用。

  記者看到,西單周邊中午逛街吃飯的人不少,西單北大街西側大木倉衚同口的佔道停車位仍有空閒,再往西走,停放的車輛越來越少。“這還算車多的呢,臨近年關,再加上冬天天冷,這幾天停車的人比之前多,週末基本就能停滿了”。

  記得去年夏天也是中午,記者到西單吃飯,路側早已都停滿了車,地上劃的車位本是順著道路的方向,但管理員為了多停些車,都讓車橫著停,這樣一個車位能擠下兩輛車。停車費倒是多收了,那路卻沒法走了,經過的車輛當時只能龜速前行。

  收費員:勞動強度大,錢卻不好收

  停車費上調直接改變了停車管理員的生活。“勞動強度大了,錢卻不好收了。”金融街的停車管理員説,以前大部分停車位都是白領停車,上午停車,晚上交三四十元走人,流動的車位只有幾個,很省心。現在停車都不固定了,東一個西一個,他們得來回跑。“這邊要遇上個車主磨嘰幾句,那邊的車一溜煙就跑了,根本顧不過來。”

  不過,停車費上調已經快8個月了,不少車主也相對適應這個價格了。“大家都比較理智,基本沒有耍賴不給錢的,每天七八成的車主都能按照新價格標準交費。”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陳琳 張璐

熱詞:

  • 小客車
  • 車鑰匙
  • 出行方式
  • 北京地鐵
  • 北京交通
  • 停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