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自主招生選報應理性,保證高考才是硬道理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3日 1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高三學生小陳在高校自主招生的選報上陷入了兩難:她心儀的三所重點院校分屬“華約”和“北約”聯盟,而在今年的高校“掐尖戰”中,兩大聯盟之爭“故伎重演”,讓筆試“撞車”。幾經衡量,小陳無奈放棄了“華約”聯盟的報考……

  今年,各校自主招生“掐尖戰”相比往年更為激烈:先是10月底11月初,北大、清華率先獨立公佈了“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和“新百年計劃”;再是12月初,“華約”、“北約”以及卓越聯盟終於解開“散夥”的猜疑,集中公佈了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而一些游離在聯盟外的眾多高校近日也陸續公佈相關政策。

  繼三大聯盟的自主招生方案在近日面市後,各高校的新政已塵埃落地,隨之進入報名申請階段。面對越來越複雜的政策要求,越來越多的選擇機會,不少師生卻表示應接不暇。華師附中校長吳穎民明確表示,學校不會刻意給學生“定位”,但會引導學生理性選考;另外,不少學校表示,無論自主招生辦法如何改,高考備考模式都不會變。

  有業內人士提醒,自主招生並非適合每位學生,學生應該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報考;另一方面,無論自主招生通過後獲得何種優惠,都建立在高考分數的基礎上的,考生們切勿因此擾亂了正常的復習。

  - 各方對策 -

  選考派

  政策突變 筆試“撞車”難選擇

  省實驗中學高三學生小陳最近為自主招生考試的選報而苦惱。成績歷來處於班級中上遊的她擁有器樂特長,通過自主招生考試衝擊心儀的高校則是她的“大計劃”。因此,早在去年,小陳就開始留意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動態,並挑出了幾家重點“突擊”對象。

  “我的目標是想衝衝北大、人大及中大。”小陳説,10月底時,北大率先出臺“校長推薦制”的實施方式,當時看到學校有2個推薦名額的時候是先“喜”後“悲”:“喜的是學校推薦的名額多了,希望就大了。後來想想,自己的成績和特長水平都不是特別出眾,僅僅2個名額不太可能輪得上自己。”幾個星期後,人民大學又推出了“校長直通車”計劃,省實同樣擁有1個推薦名額。但幾經思量,小陳最後還是沒有毛遂自薦。

  此後,她把希望投注在遲遲沒有公佈的自主招生聯盟政策中。小陳説,11月底時,很多媒體透露教育部不滿自主招生聯盟的考試政策,聯盟有可能瓦解的風聲傳出,後來南開大學又宣佈退出“北約”,使聯盟考試是否繼續撲朔迷離。“當時真的很害怕聯盟會瓦解,要是瓦解了,不知道會出什麼新政策,説不好還要‘趕京赴考’,所以那段時間挺忐忑的。”直到12月3日,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聯盟幾乎在同一時間公佈了2012年自主招生選拔的辦法,小陳的心結才得以解開。

  不過,她隨之又陷入了迷茫:由於筆試時間的衝撞,她只能選擇屬於“北約”的北大、中大,或是“華約”盟友之一的人大。“去年兩個聯盟是錯開時間進行筆試的,沒想到今年又‘故伎重演’了,我們考生真的很被動啊!”為此,小陳這幾天諮詢了不少老師和師兄師姐們的意見,更召開了“家庭會議”討論如何選報。最後決定忍痛割愛,放棄了人大自主招生的報考,而選擇了衝擊“北約”。

  小陳告訴記者,她選報的3所學校分別是北大、中大和武大,好不容易準備好申請材料,接下來就是等待初審結果,和學習各種“面經”。“要説不影響復習是騙人的,一波又一波的新政出臺,心情也會跟著波動!不過自主招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機會,要是成功獲得優惠條件就不算浪費時間。”

  棄考派

  條件不符 無意“陪太子讀書”

  當如小陳這樣的學生正緊張地為自主招生的申報備考時,還有一群高三學生對於這場硝煙瀰漫的“掐尖大戰”卻淡然處之。“自身條件不適合報考”和“投入産出比不高”成為了他們對此“無動於衷”的理由。

  同為省實高三畢業生的小林告訴記者,雖然時不時會在媒體上看到今年自主招生推出各種新政,但她還是不打算報考。“我成績一般,也沒有什麼突出的特長,報了也是‘陪太子讀書’。”小林聽説,自主招生考試“戰線”拉得很長,從報名、筆試到面試要“折騰”好幾個月;另一方面,還要準備申請材料、填表等。“要是報考了,肯定會全力以赴,這樣就會佔用了復習的時間和精力。”

  小林還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其心儀大學人民大學為例:去年有接近2萬人報名,獲得筆試資格的只有4500余人,進入面試的剩下1400余人,最終只有78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這個不到4%的獲取資格率讓她“望而卻步”。“關鍵是,這幾百人也只是獲得或多或少的優惠條件而已,真正能否考上還是要看高考發揮呢!”

  作為自主招生進校的過來人,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姍姍對此也有同感。成績向來優秀的她當年也參加了多家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並曾經糾結緊張。最後,她的高考成績高過了她所報考高校的專業分數線。“其實,當時老師和家長都勸我不要湊熱鬧,高考只要正常發揮就可以如願入讀心儀大學,但那時半個班的同學都報了,大家都覺得有分數優惠幹嘛不報?所以我也隨大流了。”

  姍姍説,事實上,她們班上最後得到優惠條件的只有三個人,而且都是不需要降分就可以讀名校的尖子生。“現在想起來,我覺得當時很多人都很盲目,事實上,自主招生是真的增加了大部分學生入讀名校的籌碼?還是高校間搶生源的策略?真的要重新衡量。”她建議師弟師妹,一定要估量好投入和産出的比率,客觀估計成功率,不要“人報我報”。

熱詞:

  • 自主招生
  • 高考備考
  • 高考成績
  • 高考復習
  • 復習策略
  • 高考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