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51名新院士承諾自律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0日 07: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2月9日下午,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51名科學家從314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新當選為中科院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總數達727名。

  經過院士推薦、通信預選和全體院士無記名投票選舉等環節,中科院新增選9名外籍院士,他們分別來自美國、日本、法國、以色列、英國,其中3人為諾貝爾獎獲得者。至此,中科院已有外籍院士64名。

  根據中國科學院章程,其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名額不超過60名。

八成院士60歲以下

  據介紹,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更加關注提攜一線中青年科技骨幹。新當選的51名院士平均年齡52.6歲,為院士增選規範化以來最年輕的一次。

  在新當選院士中,60歲及以下的有43名,佔84.3%,其中50歲及以下的有29名。41歲的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是本次新當選的年齡最小的院士。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以高層次人才為重點的留學人員引進力度。今年新當選中科院院士中,改革開放以後留學回國的佔近90%,表明留學回國人員在我國科技界已成為一支重要力量。

  有統計顯示,我國女性科技人才數量不足、女性高層次科技領軍人物和參與科技管理決策的女性科技人才數量偏少、比例偏低。本屆增選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中,女性比例僅佔5.6%。

  隨著今天中科院新增院士名單的公佈,這一數字被再度拉低。本次增選中,從事天然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物理基礎和應用研究的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成為唯一一名新當選中科院院士的女性。

  同時,張俐娜也是2011年兩院增選出的105名院士中僅有的一名女科學家。

“院士評選不是數論文”

  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介紹説,在今年的增選工作中,對候選人嚴把學術質量關,嚴格按照院士章程中規定的“創造性”、“系統性”和“實際貢獻”的要求,嚴格堅持院士學術標準,在評審時強調將討論焦點集中到學術內涵和真正貢獻上,而不是論文和獲獎數目上。

  對此,有科學家評價,這一信息傳遞著豐富內涵,“院士評選不是數論文”。

  學風道德是院士標準的重要方面。在此次增選中,中科院嚴把學風道德關,各學部嚴格考察候選人學風道德,並全面、負責任地介紹給全體院士,進一步修改了承諾書的內容,強調院士自律和對社會、學部所承擔的責任。

  為了保證院士增選工作的公正公平,中科院要求廣大院士在增選過程中,堅決排除外界干擾,抵制不正之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選舉環境,並堅持一視同仁。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指出,最高學術稱號並不能與最高學術水平直接畫等號,科學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科學不迷信權威也不能盲從權威,新當選院士要深刻認識到院士是科技界的普通一員,要恪守科學家的本分,永不停步、永不懈怠、永不自滿,爭取不斷取得創新成果。

  白春禮還強調,新當選院士要言傳身教,勇於開展學術批評,無私地培養、提攜和支持青年人才,營造有利於創新型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

  他要求新當選院士根據自己的專業專長,承擔學術兼職要量力而行,參加社會活動要謙虛謹慎。

“永遠不當學霸,活到老學到老”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新當選院士座談會上,打破“院士神話”、珍惜院士榮譽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中科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當選院士只是多了一份證書和榮譽,學術水平沒有提高,個別人在評上院士前後,表現得判若兩人,是一種異化。

  “我是醫生,從醫學的角度看,是人都要吃飯,也要睡覺,當上院士也一樣。”新當選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葛均波説,很多人能戰勝失敗,但很少人能戰勝成功,不要自我膨脹,一定要珍惜院士榮譽。

  “在這裡,我表個態,永遠不當學霸,活到老學到老。”新當選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鄭重承諾。這名農民的兒子錶示,當選院士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不僅要看到我國有沒有頂尖人才,還要看有沒有能力培養出頂尖人才。”

  今天,中科院新當選院士首次在領取院士證書的同時,現場簽署承諾書,對履行院士職責、嚴格自律作出公開、鄭重的承諾。這在中科院歷史上是第一次。

  本報北京12月9日電

熱詞:

  • 新當選
  • 院士增選
  • 院士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