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外職業教育差距在哪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9日 05: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前不久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日本考察,東京一所職業學校送她一本宣傳冊:第一頁介紹學生及其校服特色,第二頁為一至三年級學生每學期學什麼東西,第三頁則告訴學生畢業之後幹什麼,想就業有100多家企業可對接,想升學100多所大學可選擇,名單一目了然。這使她想到我國職業院校的宣傳冊:第一頁往往是黨委書記、校長的照片、致辭,第二頁則是校園鳥瞰圖,大同小異,看完以後什麼都記不住。

  宣傳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窗口,可以反映出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魯昕對此也深有感觸,近日她在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兩院院士職校行暨中國瀋陽第四屆校企合作發展座談會上説,一本小小的宣傳冊暴露了中外職業學校的差距,比如:官本位思想與以學生為本理念之間的差距,中職、高職“斷層”式教育與完善職教體系之間的差距,把學生定位為廉價勞動力與培養高技能人才之間的差距。

  我國職業教育之所以不被社會重視,癥結在於人才觀念存在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和建築工程學部副主任王夢恕説,在我國引進第一台地鐵盾構掘進機談判時,他問德國海瑞克公司老專家是什麼大學畢業。對方説是職業技術學校。後來海瑞克公司派到中國來安裝、調試盾構機的專家與技術人員都是從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

  眾所週知,如今碩士、博士俯拾皆是,而高級技師卻非常缺乏,這已嚴重影響到我國的人才結構和産業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工程、水文與環境地質學家盧耀如透露,前些年南方某省以期通過舉辦專業技師比賽,建立與營造重視高技能人才的機制、氛圍,結果報名的人數比設定的獎項還要少。

  沒有一流的技工很難有一流的産品。我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200多種工業産品佔全球總量的第一,不過仍然處在産業鏈的低端,有好的設計,製造不出好的産品。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類型、層次與結構不適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需求。

  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技能人才培養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上個世紀50年代創辦的中專學校與高等專科學校培養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與黨政人才;到了六七十年代因為歷史原因大部分中專、大專停辦以後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與辦學;1977年恢復高考以後,普通高等教育越來越發達,碩士、博士越來越多,考大學似乎成為青年成長成才的唯一齣路。

  在現行中考、高考指揮棒的導向之下,分數高的學生進入了重點高中或重點大學,分數低的孩子去讀中職或高職,從而形成了一個不良的社會氛圍,即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好像低人一等似的。

  職業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教育,不是簡單培訓廉價勞動力的教育。為此,應當轉變教育理念和人才觀念,儘快制定政策,將職業學校與大學分開進行招生考試,以選拔適合不同教育類型的人才,同時建立現代職教體系,適當延長學習時間,打通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類型的“立交橋”,提高技能人才的經濟社會地位。

熱詞:

  • 職業教育
  • 教育類型
  • 以學生為本
  • 憑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