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湖南郴州合力“治超”公路“減負”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7日 06: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因煤炭和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湖南郴州境內的兩條省道——S322與S214線,成了礦産流動“大動脈”。郴州市桂陽縣黃臘塘治超站,正好位於兩條省道的交匯處。

  治超站的工作看起來平靜而規範。一台臺大貨車被工作人員有序引導至電子磅秤上,若無超載,電子磅秤的欄杆會自動抬起,貨車隨即開出。整個過程,一般不超過一分鐘。

  11月29日上午,這樣簡單而機械的計重過程,一次次在記者眼前重復。治超站裏還有一台記錄所有車輛計重數據的查詢平臺,上前點擊,顯示的是29日所有貨運車輛非法超載零記錄。

  “不了解郴州過去非法超載的嚴重程度,就很難明白如今這‘零記錄’的獲得有多麼不易。”郴州市公路管理局紀委書記曾小坪頗有感慨。

  “多拉快跑”是公路貨運的常見現象。在有色金屬和煤炭資源豐富的郴州,車輛超限超載率更是一度高達86.49%,是湖南省乃至全國南北交通大動脈上的超限超載“重災區”。

  在黃臘塘治超站站長歐陽起湘的記憶中,“路面平整”、“通行良好”等詞語,很難與站門口的這條S214線聯絡起來。

  “煤車多,礦車多,幾乎沒有不超載的。一台限重40噸的貨車,居然能超載到140噸,比一個火車皮的載重還要多!”

  因超載“氾濫”,S214線的路面由油路改成水泥,又由水泥改成了油路,無法改變的是路面破損,事故易發,常年擁堵。在郴州,每年有近1億元資金投入到公路養護,仍難保路橋暢通。更令人心痛的是,每年70%的交通事故由超限超載引發,在超限超載運輸事故中傷亡的人數超過安全事故傷亡總數的50%。

  2011年3月,郴州向超限超載“宣戰”。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治超相關的19個部門25名正處級官員為成員的治超領導小組,隨即成立。“以前是公路部門一家治超,現在是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合力治超。”在曾小坪看來,治超主體的轉變,成為治超見實效的關鍵。

  郴州在全市原有9個治超站的基礎上,增設了14個治超卸載場和30個執勤點,每天有上千人上路值勤巡查,路面執法做到逢車必檢、逢超必卸、逢超必罰。

  與治超工作相配合的一整套考核問責機制同時啟動,縣市區的行政一把手成為考核問責的直接對象。為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治超、監督治超的積極性,郴州市政府還從財政拿出100萬元,實行有獎舉報。

  除了路面打擊,更有源頭防範。在華新水泥郴州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進出車輛均要先過磅秤,如有超載,原料運輸車輛進不來,裝載水泥車輛出不去。曾小坪告訴記者,郴州正在計劃為治超重點監控範圍內的企業安裝“自動計量儀”,車輛裝載貨物時,由儀器自動控制裝載量,讓貨車在出廠時便與超載“絕緣”。

  管了貨物,還要管車。以超載為目的的改裝車輛,被郴州人稱為“馬槽車”。在黃臘塘治超站,歐陽起湘向記者出示了一套資料彙編,足足5大本,桂陽縣所有貨運車輛的檔案,全部記錄在案。據統計,在郴州市開展的“割馬槽”專項行動中,全市共有1.1萬台“馬槽車”被恢復了原貌。

  據統計,“治超風暴”使郴州車輛超限超載率降到了0.13%,全市同比少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24起,貨運行駛時速由之前的40公里提升至60公里。

  謝文龍是郴州市桂陽縣的一名貨運個體戶。聊起“治超”帶來的變化,小夥子的話很直白:“如今,不僅路好走了,開車輕鬆了,車子的維修成本也低了,以前一個月要換3個胎,現在3個月才換一個胎。”

熱詞:

  • 治超
  • 公路部門
  • 公路貨運
  • 公路管理局
  •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