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千字“微條例” 如何護義舉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30日 08: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閱讀提示】

  “好心人”救人免責、鼓勵為“好心人”作證、被救助人誣陷敲詐或被刑拘……11月28日,廣東省深圳市法制辦公室發佈《深圳經濟特區公民救助行為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

  短短1100多字,涵蓋了免責原則、舉證規則、人身損害待遇、救助行為確認、法律援助、鼓勵作證、懲戒措施、政府慰問等主要內容。這則被稱為深圳近年來最精簡的“微條例”,卻引起了社會的大反響,也填補了國內公民救助行為立法的空白。

  懲戒誣陷者

  獎勵作證人

  近年來,“老人摔倒無人敢扶”、“路邊受傷兒童無人敢救”等事件屢見報端,“好人難當”、“做好事當心成肇事”、“做好事前得先拍照”等社會心態不斷蔓延。“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缺乏救助行為中的民事豁免條款。”深圳市法制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綜觀世界普遍經驗,在救助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救助行為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甚至加重被救助人的損害,救助人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要提倡樂善好施的社會風尚,就有必要解除救助人的這種法律風險。

  “深圳制定救助行為保護條例,應當將救助行為免責作為條例的核心內容,否則,保護規定也就失去了靈魂。”深圳市法制研究所所長周成新表示。

  為規避被救助人歪曲事實,《條例》重點設置了舉證原則:被救助人主張救助人在實施救助過程中存在重大過失,造成救助不成功後果,或者認為被救助人遭遇的人身傷害是救助人造成,要求救助人承擔賠償責任的,被救助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

  “誰負有舉證責任,明確這一點,十分重要。”周成新表示,如果救助人負舉證責任,顯然將增添救助人在決定是否提供救助時的顧慮,不利於倡導社會互助的美德。

  而且,《條例》還規定,因救助行為被起訴的,市、區司法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為其提供法律諮詢;救助人與被救助人就救助行為發生爭議時,為救助人作證的證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深圳市社會治安基金會應當予以物質獎勵。

  除了鼓勵,還有懲戒。《條例》規定:被救助人明知其提出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或者隱瞞歪曲事實真相,要求救助人承擔責任,向有關機關投訴的,有關機關可以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公開賠禮道歉;涉嫌詐騙的,由公安機關予以罰款或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被救者補償

  未寫入條例

  救助他人時,當事人往往會遭受財産損失,人身傷害甚至犧牲生命。“救助人為了救助他人而遭到的損害,由誰給予賠償或補償,是救助行為保護立法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深圳市法制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目前各地救助者遭受傷害要獲得賠償,主要參照當地制定的保護見義勇為條例。但是,各地的見義勇為條例,適用的範圍基本都在與違法犯罪分子作鬥爭、搶險救災等行為中。

  至於大多數非違法犯罪因素造成的損害,見義勇為基金會或者政府是否也有給予補償或者獎勵的義務,救助人是否對被救助人享有要求賠償或補償的權利,學界也一直爭論不休。

  此次《條例》明確,救助人因提供救助行為造成自身人身損害的,屬於職工的,視同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不屬於職工的,其醫療費、喪葬費由深圳市社會治安基金承擔。

  同時規定,市政府建立救助人慰問制度,對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救助或者救助人受到重大損害的,應當安排人員對救助人或者其家屬進行慰問。

  “救助行為的目的通常是幫助被救助人脫離人身危險,而保證公眾人身安全是政府承擔的職責。”深圳市法制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救助行為具有履行本屬於政府職責的性質,因此政府應該採取相應的行政保護措施,除了司法援助,還需一定的經濟補償、獎勵等。

  除了政府的援助外,被救助人也應當有補償的義務。該負責人表示,被救助人是救助行為的受益人,無論是依法還是依德,對救助自己的“恩人”所受的損害,都應當給予補償。但這種補償畢竟有別於侵害賠償,可以是適當的。被救助人無力補償的,由政府設立的見義勇為基金會予以補償。同時,還可由救助人單位予以補償。

  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條並未寫進《條例》。

  立法有爭議

  多數人支持

  助人為樂,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着一些“圍觀”、“冷漠”事件廣為傳播,不少民眾認為,社會道德的滑坡與信任紐帶的斷裂,值得警醒:“悲劇不僅僅在於一位老人、一位孩子生命的隕落,更在於伴隨他們而逝去的社會道德。”

  深圳此次立法開宗明義,“為弘揚助人為樂美德,促進社會和諧”,受到不少人的讚許,被認為是在給好人“撐腰”,在引導良好的社會風尚。

  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認為,當道德無法調整一種現象,而這種現象又亟待解決時,法律的介入是必要的。完善立法不但能夠終止社會上“好人難做”的道德困境,也能給民眾的善良與正義以呵護。

  “深圳許多年輕人都習慣做義工,更別説平時扶起摔倒的老人了。”深圳大學大三學生小馮表示,不過有這樣的條例當然更好了,讓做好事的人更無後顧之憂。家住羅湖區的王先生則表示,十分贊成深圳率先立法,彰顯特區的文明風貌,有利於弘揚社會正氣,“這樣一來,見義勇為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但是,也有人提出,沒有規定救助者對被救者該承擔哪些責任,又哪來“免責”一説,用詞是否得更嚴謹?還有人假設,會不會有人假借救人,實際殺人的極端行為,或者因為有了“免責金牌”導致救人者隨便給被救助人“二次傷害”呢?但是,更多的人則認為,不能因為一些極端的情況,而否定立法的積極意義,正是因為一些人習慣性的質疑導致社會冷漠無情。

  不少人也提出,本來都是一些小概率事件,完全可以通過修改見義勇為條例來解決,沒必要單獨立法。“不是不可以通過修改見義勇為條例規定救助行為的保護,只是這種方式有較大的難度。”周成新表示,單項的法規,制定起來就比較容易,針對性比較突出,社會影響也比較大。

  他強調,深圳借鑒國外《好撒瑪利亞人法》制定的救助行為保護法規,在我國還是首例,其性質屬於實施性立法,希望得到全國人大和最高法院等國家機關的支持。深圳市法制辦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因為是徵求意見稿,所以希望大家能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完善。

熱詞:

  • 條例
  • 救助行為
  • 救助人
  • 好心人
  • 條例規定
  • 微條例
  • 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