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奢侈品走出國門 旗袍唐裝最受老外青睞(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7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國人在奢侈品消費的道路上一路狂飆時,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國不僅是眾所周知的奢侈品消費國,也在努力製造屬於自己的奢侈品牌。

  近年來,幾張中國面孔逐漸打入國際奢侈品牌俱樂部。與我們熟知的 Vera Wang(王薇薇)、Anna Sui(安娜蘇)這類華裔設計師品牌不同,這些品牌源自中國本土,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製造”。

  堅持傳統的“上海灘”

  在北京銀泰的“上海灘”店面裏,一個老上海的四葉電扇在不緊不慢地吱悠旋轉,店內斑駁鏤空的木制屏風,復古衣櫥裏懸挂着的各式斑斕修長的旗袍,仿佛將人帶回老上海那個搖曳生姿的旗袍時代。

  “提到中國旗袍,我們就會想到上海灘,”正在店內逛的英國人詹姆斯對記者表示,他想為自己的妻子挑一款旗袍。

  記者在店內環顧一圈發現,相對於國際奢侈品大牌,上海灘的價格並不遜色。傳統的修身旗袍鑲上部分皮草,價格近一萬元;一件羊毛的黑色中山大衣,價格也在2.3萬元左右,而大部分普通旗袍價格在7000元左右。

  1994年,香港慈善家鄧肇堅之孫鄧永鏘,以上世紀30年代上海衣着設計為藍本,在香港中環畢打街開設了首間“上海灘”中裝店。

  彼時,他壓根沒想到,短短十餘年,這個品牌會走遍世界,成為全球中裝知名品牌。紐約、東京、巴黎、馬德里、倫敦,“上海灘”已經在全球開設39家門面。

  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從香港到迪拜,“上海灘”深受老外喜歡。其原因就是品牌中濃濃的“中國風”。與國內眾多品牌爭相“西化”不同,上海灘主打中式的旗袍和唐裝,並且熱衷於細節處採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和意象。例如旗袍上整排圓潤飽滿的景泰藍紐扣,顆顆飽滿;12生肖的袖扣,造型各異;在一套絲絨唐裝外套中配着繡花真絲襯裏,衣領和袖口處還繡上了中國傳統的祥雲花紋。

  這種設計理念在國外非常“吃得開”。政界人士希拉裏、撒切爾,影視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尼古拉斯凱奇都曾穿着該品牌的中式服裝,就連皇室成員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都是這個中國風品牌的忠實擁躉。

  “這些旗袍的消費者大多是外國人和常常出國的中國人,他們在晚宴和日常會經常選擇一套極具中國特色的旗袍或唐裝,還會以此作為禮物贈送友人。”一名曾經在“上海灘”擔任銷售工作的女士告訴記者。

  據她稱,“上海灘”為了吸引更多海外消費者,在很多國家的機場都設有門面。“他們市場定位很明確,主要針對外國人。在北京國際機場,上海灘就有兩三家門面。”

  墻裏開花墻外香

  如今,在歐洲眾多知名百貨公司中,除了上海灘,人們同樣可以看到Vivienne Tam(源於香港的中國設計師品牌)以及Chiatzy Chen(誕生於台灣的中國時裝品牌)等中國頂級時裝品牌的倩影。中國元素逐漸西行,本土奢侈品也逐步在海外開疆擴土。

  在中國元素中,旗袍、唐裝等中式服裝,最受老外青睞。

  記者走訪北京另一家“老牌”中裝店瑞蚨祥後發現,在王府井的分店裏,熙熙攘攘的客人中,不乏外國消費者的身影,國內傳統服飾其實早已悄然在國外“走俏”。

  “我們店裏的外國消費者也很多,現在就有好幾對在裏面挑選衣物。而且這裡的真絲布料非常出名,不少外國人就是衝着它們而來。”瑞蚨祥的銷售經理稱。

  對於外國人在消費者中所佔比例,該銷售經理並未透露詳細數據。但記者觀察到,店裏的銷售員年紀大多在30-40歲之間,她們基本上都能用幾句英文與外國消費者交流,簡單地介紹旗袍的材質和價格對她們而言並不成問題。

  “我們馬上要趕飛機,臨行前就過來看看這裡的旗袍。”一名外國女性消費者向記者介紹。她拿起一件素白的綢緞旗袍走進了試衣間,試穿後發現腰身處稍顯臃腫。雖然她認為價格合適,但最終還是空手離開了店面。

  在東風西漸的現代社會,中國風元素出現了墻裏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局面,但據該店銷售經理稱,瑞蚨祥目前尚沒有走出國門,搶佔國際市場的計劃。

  曾在愛馬仕等國際頂級奢侈品公司任職的職業經理人高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華老字號歷史悠久,也不缺乏與世界名牌媲美的優秀工藝,同時還保存着自己的價值理念。“下一步需要做的是,讓這種價值理念變成全世界共享的價值理念。”他説。

  外國人的“旗袍”生活方式

  澳大利亞來京旅游的羅伯特夫婦看著瑞蚨祥裏琳瑯滿目的産品,有點眼花繚亂。“非常漂亮,摸起來舒服而柔軟。”羅伯特的妻子興奮地説。

  羅伯特稱,旗袍在澳大利亞其實已經比較有知名度,而且很受外國人歡迎。“不僅是在唐人街,現在澳大利亞很多大型商場都開了旗袍店,我們好幾個朋友家裏都有至少一件旗袍。”他説。

  這對夫婦還介紹稱,中國國內的旗袍比澳大利亞便宜很多,所以這次特地過來挑一件帶回去。當記者告訴羅伯特的妻子旗袍源自中國清朝時,她驚奇地説:“我以前只知道,旗袍好像是你們上個世紀的衣服,原來歷史已經這麼久遠。”

  在兩套鮮紅的旗袍前,羅伯特的妻子突然駐足翻看。售貨員告訴她旗袍上繡的龍鳳圖文寓意吉祥,這種旗袍常常用於婚慶典禮。她笑稱:“在澳大利亞,我們穿旗袍並不分場合,很多小女孩也愛穿旗袍,它就像我們眾多的生活方式之一,日常穿着就很酷。通過旗袍,我們也能了解獨特的中國文化。”

  羅伯特則表示:“看看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為什麼你們中國人現在反而很少再穿這麼有特色的衣服?這讓我覺得很奇怪也很可惜。”

  鏈結

  國外奢侈品的中國烙印

  除了中國奢侈品嘗試走出國門外,國外的奢侈品也早已勁吹一股中國風,在設計和宣傳上大作中國風文章。

  2011年10月,阿根廷藝術家帕博羅皮拉蒂為Gucci、Miu Miu和Valentino等知名奢侈品包設計了一組以古中國傳統花鳥畫為藍本的宣傳插畫。在黑白為主的水墨畫中,將動物和産品組合在一起,透出中國古詩的淡淡韻味,大大弱化奢侈品的浮誇之氣。

  2011年,畢加索的女兒,也是蒂凡尼(Tiffany)的知名設計師帕洛瑪畢加索精心設計了一套以燈籠為主的中國風項鏈。她將柔美的粉水晶設計成燈籠形,鑲嵌在黃金項鏈上,以傳達燈籠在中國文化中象徵的幸運與祥和之意。

  著名奢侈品卡地亞(Cartier)近期也打造了一套“龍之吻”系列吊墜。設計師巧妙地將西方理念和東方風情融合在一起,以真絲作為項鏈,將吊墜設計成中國古代亭閣的窗欞形,體現着古老中國的神秘色彩。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馮中豪

熱詞:

  • 旗袍
  • 中國風
  • 畢打街
  • 中國古詩
  • 奢侈品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