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海近5億張水電煤賬單齊用錯別字:賬單成帳單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5日 10: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將方便千家萬戶的上海電子賬單公共服務平臺前天正式上線,但該網站把所有的“賬單”都寫作“帳單”。在語言專家看來,“帳單”顯然是不規範用語,但該平臺昨天告訴記者,他們此舉是“將錯就錯”,因為全市絕大部分公用事業單位每年發放的數億張單據上,都用錯了字,反過來,他們希望通過記者呼籲,要改一起改。

  對於“賬”和“帳”的用法,著名語言學家、《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鑒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與經濟活動相關的詞語中,比如賬單、付賬,都該用“賬”;而“帳”用在和紡織品有關的詞語中,比如蚊帳、帳篷。事實上,偏旁部首表明了兩個字的分工——貝殼是古時的貨幣,因此“賬”用“貝”字邊,而“巾”字邊暗示了“帳”與織物的關係。

  電子賬單平臺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針對“帳”和“賬”,他們內部多次開會。作為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項目,平臺的任務是幫助市民將各類賬單電子化,方便管理。為了簡化市民操作,平臺接入了全市幾乎所有水、電、煤和通信企業,形成“一門式”網上辦事格局。但他們發現,上海幾乎所有公用事業單位,發出的都是“帳單”。為了不讓老百姓造成混淆,平臺最終決定用“帳”。

  記者通過手邊有限的賬單查證後發現,自來水市南公司、上海電力公司、大眾燃氣公司、上海電信、上海移動,賬單上出現的都是“帳”;只有東方有線(有線電視)和上海聯通例外。有意思的是,上海電信單據去年一度糾正為“賬”,現在又改了回去;上海移動則在信封上用“賬”,可單據上還是錯了。

  郝銘鑒告訴記者,古人常把賬目記于布帛上保存,所有稱日用的賬目為“帳”;後來為了與帷帳分開,另造出“賬”,表示與錢財有關。這種用法逐步成為慣例。2001年底,教育部和國家語委頒布《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明確“帳”和“賬”的分工,要求使用“賬戶”的規範用法。在經國家語委等修改而成的《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中明確表示,“欠帳”、“帳簿”是錯用。

  但改革開放前,國家在一次漢字簡化改革方案中,一度曾廢除“賬”,將它的功能歸於“帳”。該方案還認可了“雞旦”、“啤氿”等詞。到1980年代,方案就被廢止。但這段故事讓“帳單”的用法有了一定社會基礎。

  郝銘鑒説,1980年代“帳”“賬”分家後,國家語委首先要求銀行逐步改過來。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商業銀行基本都用“賬”。

  記者發現,《現代漢語詞典》的“帳”字條目下,有“同‘賬’”的記述。但郝銘鑒説,這只是《現代漢語詞典》對社會習慣的遷就,並不代表正確。更強調規範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對此並不認可:“在報刊雜誌、語文教材中,如果用了‘帳單’,一定會算錯字。”

  電子賬單平臺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上海800萬戶家庭每年收到水電煤賬單近5億張。這5億個錯字,確實需要一起改過來。

熱詞:

  • 賬單
  • 帳單
  • 上海電信
  • 上海電力公司
  • 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