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6日 07:2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CNTV
這是一家看上去非常普通的企業。在出入廠區的必經之地,立著這樣一塊碑,碑上的內容非同一般,它不客氣的記錄著企業的主人生意場上的一次慘痛經歷。
孫建仁公司職工:警示碑我説,感覺這是你自己寫了一份檢討書一樣,檢討你自己的前半生。
田英申:你看寫了這麼多,實際上只要一句話,不要自以為是,而應該自以為非,主要看到自己還哪些事情沒有做好,沒有想到,還有差距,或者還有缺陷,所以自己就立了這個碑,使自己上班每一天,第一眼就能看到這個碑,再時時刻刻的告誡自己,應該自以為非。
田英申是這個企業的主人,那塊碑的碑文就是他自己撰寫的。從2003年開始,碑就一直立在那裏。就是從立碑的那一年起,他發現了一個商機,生意隨著發生了根本變化,他也成為當地一項新型産業的領軍人物。
那麼,他為什麼要立碑,究竟經歷過怎麼樣的慘敗,他又是如何從失敗中重新崛起的呢?
這裡是大名鼎鼎的西安市臨潼區,在這塊孕育了兵馬俑、唐三彩的土地上,盛産著一種普通的作物——玉米。
田英申就是靠吃玉米棒長大的,收拾玉米秸稈是他記憶中最累的活。中學畢業後他幸運的成為鎮辦企業的職工,然而上班不久後的一個發現讓他非常不安,原因是父親的一份帳單。
田英申:對我來講是非常震驚,也非常恐懼的事情,因為我父親交給我的這個賬單是欠的5700元,在那個80年代初,如果説是按我當時的46元錢的工資,要還這5700元,何其容易,那確實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數字。
父親欠下的鉅額外債讓做兒子的田英申坐臥不寧,他意識到靠自己每月40多元的工資根本不可能還債,要替父還債就必須辭職回鄉、創業賺錢。
田英申不得不辭掉工作,熟悉的玉米地成了他創業還債的起點。他把各家各戶的玉米收起來賣給四川等地的養殖大戶,用3個月時間就徹底還清了父親5700元的外債。三年以後,他成了當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田英申:收購的時候群眾是爭先恐後生怕不拉他的糧,作為四川福建來的呢,你有多少都要,往往是三四個客戶要爭一個僱主,爭不到手,當時我這樣幹了三年,能掙到三四十萬元,這麼個數字是那時候説都不敢説的數字。
就在田英申賺了錢的同時,他原來幹過的那個鎮辦企業,當時正處於困境,大夥都知道他做生意有一套,所以鎮裏希望他回來幫助企業重振旗鼓。
血氣方剛的田英申回到那個企業擔任了總經理。當時企業全部資産加起來還不足兩萬元,廠區連一間像樣的廁所都沒有。面對這樣一個家底,他又該怎麼辦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憑著幾年來闖蕩市場的經驗,他大膽決定建一個糧食加工廠,把當地積壓的玉米加工好賣出去,再把外地的小麥大米收回來,加工好賣給當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