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安監總局局長駱琳表示義馬救援要查明事故原因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5日 02: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月4日,一名獲救礦工升井。新華社記者 朱祥/攝

  3日19時45分,河南省義馬市境內義煤集團韆鞦煤礦井下發生衝擊地壓事故,當班下井75人,有14人當晚升井,4人遇難。經過救援人員全力施救,被困礦工不懈堅持,57名被困礦工中,4日又有7人生還,但仍有50名礦工被困井下。

  驚魂 一聲巨響神志不清

  “就聽見‘轟’的一聲響,巷道裏的燈全都掉了,什麼都看不清,我被碎煤一下推出去好幾米遠。”在義煤集團韆鞦煤礦醫院,記者見到了事故發生時正在井下作業的開拓二隊礦工李振,這位年輕的礦工和他的隊友們向記者講述了事故發生時的遭遇。

  據事故搶險指揮部介紹,這起衝擊地壓事故發生時,21221下巷掘進工作面已經掘進760米,事故發生後從21221下巷380米向里巷道嚴重受損,480米處頂塌地鼓,巷道基本合攏。

  李振當時就在21221下巷450米處作業,他告訴記者:自己被碎煤推出去摔倒後,胳膊受了點輕傷。“我當時啥也不想就往外跑,當時巷道裏全是煤,我是爬出來的!和我一起的還有2個隊友,出來才發現他們滿臉都是血。我們跑到纜車尾給井上打電話,被救援人員接出井了。”

  掘進一隊的張小濤當時在21221下巷380米處作業,衝擊波瞬間將他擊昏過去。他説,自己聽見一聲巨響後,就神志不清了,自己是被隊友從井下背出來的。

  在巷道250米處作業的史保國和姚建海,離事故現場相對較遠。目前一個背部受傷、一個腿部受傷都躺在病床上。姚建海説,事故發生時沒有一點徵兆,臉上、腿上都被碎煤渣打了,周圍全是碎煤。史保國被衝擊波擊倒後倒在硬物上,背部受傷較重。

  搶救 駱琳幫礦工掖被子

  事故發生後,義煤集團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相關搶險力量立即趕赴現場施救;河南省省長郭庚茂、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趙鐵錘等相繼趕赴現場指導救援,要求把通風救人、科學救人擺在各項工作第一位,千方百計搶救被困礦工。

  3日晚,事故搶險指揮部制定了搶險方案,最突出的就是通風。據指揮部分析,從掌握的情況看,井下被困的57名礦工仍有生還可能。

  4日上午9時許,井下救援人員傳上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救援人員在前進到巷道510米處左右時,發現巷道內有30-40厘米的空間,2名身材瘦小的救援人員鑽過去偵察,發現了7名礦工,救援人員隨即全力營救。

  上午10時50分,當絞盤轉動鐵門打開,兩名受傷礦工被救援人員用擔架抬出升降“罐”時,韆鞦礦西風礦井井口響起一陣陣掌聲。由於怕驚擾傷員,現場沒有一個人出聲詢問。到此時,井下4隊100多名救援人員輪番不停地向前掘進,已連續工作了14個小時。

  10時53分,兩名礦工被分別抬上兩輛救護車,可能因為井下太冷,雖然蓋上了早已準備好的棉被,他們的嘴唇仍不停地顫抖。醫護人員麻利地量血壓、插氧氣管、挂輸液瓶。這時,駱琳登上一輛救護車,幫礦工掖被子,並抬起礦工的手臂方便醫生消毒。

  12時15分至20分,又有兩名礦工被救援人員抬出。他們的身體情況明顯比前兩位礦工好。駱琳對一位礦工説:“礦工兄弟,受苦了。黨和政府、大家、你們的家人都惦記著你們,希望你們早日康復。”13時30分,7名礦工全部升井。

  指示 救援同時要查原因

  目前,仍有50名礦工被困井下,還有200多米的巷道沒有打通,井上井下人員正全力以赴,為被困礦工創造生存環境,加緊搜救被困礦工。

  4日16時,剛從井下換班上來的義煤集團救護二中隊隊長牟建波説:“現在井下氣體監測顯示正常,掘進速度有所加快。”

  在礦井口,駱琳説,我們要千方百計解救被困人員,治療傷員。現在有了生命的跡象,這是被困礦工堅持的結果,也説明救援措施是有效的。我們在搞好救援的同時,還要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切實加強煤礦等安全生産工作。

  名詞解釋

  衝擊地壓是煤礦開採過程中,井巷和採場周圍煤、岩體在一定高應力條件下釋放變形能而産生的煤岩體突然破壞、垮落或拋出現象,並伴有巨大聲響和岩體震動,經常造成支架折損、片幫冒頂、巷道堵塞、人員傷亡,對安全生産威脅巨大。 據新華社

熱詞:

  • 駱琳
  • 事故發生
  • 救援人員
  • 氣體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