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水成為北京“第二水源”廣泛用於各領域(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05: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遊人在永定河景區遊玩。十一前,永定河“四湖一線”工程竣工開放。再生水讓永定河實現生態環境改善。新華社發

  目前,永定河“四湖一線”工程竣工。綿延14.2公里的河道猶如鑲嵌在城西南的一條玉帶,“京城八景”之一“盧溝曉月”再現宛平湖。

  “永定河北京段斷流30年,是再生水讓它重現生機。”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鄧卓智説。永定河要按規劃建成“綠色生態走廊”,京內河段生態灌溉需水量1.3億立方米相當於城區每年生活用水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如鄧卓智所説,“沒有再生水,絕無可能”。通過再生水循環利用改善河湖生態環境,修復城市水生態功能,這是北京提升生態環境水平的一大舉措,也是北京開發利用再生水的一個側影。

  最大缺口和第一瓶頸

  北京走上再生水開發之路,源自“饑渴”之痛。“作為世界上缺水最嚴重的大城市,北京缺水由來已久。”北京市水務局黨組書記聶玉藻表示。

  國際公認的缺水警戒線為人均水資源量1000立方米,目前北京人均水資源量為100立方米。由於出現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12年連旱”,過去12年間北京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兩成,可利用水資源量減少48%。密雲水庫、官廳水庫“兩大水盆”來水量減少79%,懷柔、平谷、昌平等應急水源地地下水位年均下降3米到5米,接近開採極限。

  水源減少,人口卻快速增長。2010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961萬人,城市人口提前10年超過2020年1800萬人的規劃目標。“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北京發展最緊迫的資源性約束條件,可以説是‘第一瓶頸’。”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説。由於南水北調工程引自丹江口的長江水一時不能解北京近渴,畢小剛説,"十二五’將是北京水形勢最嚴峻的時期”。如果不是預先啟動再生水發展戰略,未來幾年北京將面對難以度過的“水荒”。

  “第二水源”三大流向

  奧運龍形水系放水口:140立方米/每小時;西土城溝放水口:400立方米/每小時;清河放水口:501立方米/每小時……10月31日11時50分,北京京城中水公司監控指揮中心,大屏幕顯示著北京清河再生水廠供水流量圖。再生水源源不斷涌入各大河道和企業。

  再生水也稱中水,指城市污水經處理達到一定標準,進行有益使用。自2001年建成第一座再生水廠,北京再生水發展實現了飛躍。過去8年,全市再生水利用從2.1億立方米提高到6.8億立方米,供水比例從8%提高到約20%。利用量累計33.6億立方米,相當於1680個昆明湖。“新水保生活,再生水保生産生態,這是北京水務的基本格局。”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彤説。

  在清河再生水廠,廢水的“再生”是一個“吞入烏龍”“吐出清泉”的過程。經過“超濾膜”及MBR和“反滲透處理”,完成活性炭吸附等程序,污水在從一個水池到另一個水池的轉換中,變得無色無味。從一座座清水池、一條條清水管流向“三大領域”工業製造、農業灌溉、河道環境。同時,汽車清洗、道路壓塵、綠化噴灑、市政雜用等再生水利用在京城也遍地開花。

  “再生水已經從補充水源變成主力水源,成為不可或缺的‘第二水源’。”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説。

  “一箭雙雕”解兩大難題

  兩年前,家住四惠的魯平喜歡上了一件事:扛上魚竿到不遠的高碑店湖邊坐上個把小時,盡享碧水藍天。這段位於通惠河上遊的湖面,柳條低垂、野鴨成群。曾幾何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讓這裡臭氣沖天。而今,“煙雨高碑店”成了京東一景。其間的變化歸功於再生水。北京再生水開發正是在“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惡化”兩大挑戰下應運而生的。

  六環內主要河流52條,總長520公里。上世紀90年代前,由於沒建污水處理廠,每年4億立方米污水直排河道,夏天河湖暴發水華,又腥又臭。加強污水處理是還清河湖水質的根本途徑。按通惠河、壩河、清河、涼水河等河流分佈,北京大規模建設污水處理廠。截至去年,北京年處理污水11億立方米以上,污水處理率82%,中心城區達95%。

  北京的排水事業,經歷“污水收集、自然排放”和“污水收集、達標排放”兩個階段後,目前進入“污水收集、達標處理、再生水利用”的新階段,在消除污染源的同時,創造新水源。

  承擔中心城區90%排水的北運河,因來水減少、污染嚴重一度成為“納污水系”,日産污水300萬噸。經幾年治理,北運河已由“無害化”向“資源化”轉變。

  據北京市水務局介紹,“十二五”期間,北京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將全部升級為再生水廠,新建污水處理廠全部按再生水廠建設,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8%,再生水利用率達到75%。更重要的是,要把再生水引入永定河、潮白河,實現對水源地的涵養,城市用水的上下游將實現大的循環,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質量。據新華社電

  北京再生水大事記

  2001年

  北京建成第一座再生水廠。

  2003年

  北京第一熱電廠和華能熱電廠使用再生水作為工業冷卻水。

  2006年

  大興、通州等地農田興建58萬畝再生水灌區。目前,北京農業灌溉年利用再生水超過3億立方米。景觀河道再生水利用量達2.1億立方米。

  2010年

  全市9座熱電廠全部利用再生水。今年,全市工業利用再生水達1.4億立方米。

熱詞:

  • 再生水
  • 第二水源
  • 排水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