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網民議汽車“三包”聽證:“售後30天”規定不合理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8日 0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就《家用汽車産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徵求意見稿)》(簡稱“三包”)召開聽證會。消費者代表、汽車製造商代表以及銷售商等方面的代表就汽車“三包”草案展開討論。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在聽證會上表示,汽車“三包”條件已經成熟,將制定實施細則來加以細化。

  網民對聽證會的順利舉行表示了歡迎,認為這對消費者來説是件好事。但對售後30天之內才符合“三包”標準以及如何進行汽車質量鑒定等問題,網民表達了反對或疑慮。

  “售後30天”實在太短了

  署名“汪川”的網民説,聽證會的順利舉行,意味著已搬走了擋在前進道路上的最後一塊石頭,希望儘快執行。署名“毒藥”的博客文章説,雖然什麼時候施行、施行到什麼程度以及會遇到什麼困難還都不知道,但終究是要提上日程了,對消費者來説是件好事。

  但是,網民也對汽車“三包”真正落實的前景表達了疑慮,認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有待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權威標準。

  網民反映最強烈的是,意見稿規定,汽車售出後30日之內,出現嚴重故障,消費者可選擇退貨、更換等。對此,網民認為,新車售出30天可免費退換的期限太短,不符合實際也不夠科學,署名“麥蛇仔”的微博説,30天實在太少了,從提車到上牌就要費不少時間!網民建議應規定一個實際行駛的公里數來核算,用公里數來代替購買時間。

  再比如,網民對建立獨立的權威汽車質量鑒定機構表達了期待。署名“劉國輝H U iH U i”的微博説,“我認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很重要,現在存在的問題是第三方機構的獨立性,在國內有權威的檢測機構都和整車廠有密切的生意關係,每年新車上公告都是他們來做測試,而他們的收入來源都來自於整車廠,檢測機構不會為了消費者去得罪自己的財神爺。”

  廠商阻力有待消除

  據悉,從第一次要求就汽車三包規定草案提出修改意見到現在,實際上已有10年,而今天的“規定”已是第9稿。

  為何推進汽車三包如此之難?有網民説,汽車“三包”政策缺位多年,立法進程又一拖再拖。此前,在有關政府部門、産業協會乃至專家的口中,不實行汽車“三包”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保護我國汽車産業的發展。而汽車企業等則被認為是導致“三包”不能實行的障礙。甚至在此次聽證會之前,有些相關人士仍然在高調發表延緩、分階段實施汽車“三包”等言論。

  署名“車路事”的博客文章分析説,汽車行業抵制“三包”,其實對行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這無疑是向消費者傳遞了一種對自身質量和服務的不自信。

  不過,署名“汪川”的網民説,有人認為汽車生産企業為保護各自利益,是“三包”政策推出的最大障礙,但實際上制約政策執行的最大困擾,是多年來人們一直沒有把汽車當成真正的生活消費品來對待。在許多發達國家,沒有專項針對汽車的“三包”法案,因為汽車是眾多消費品中的一項,所有針對任何消費品的政策對汽車同樣適用,就不需要出臺一個專門針對汽車的法案。

  莫讓“三包”成“空炮”

  網民認為,由於舉證難、鑒定機構缺失、配套法規及相關標準缺位導致維權費用高等因素,中國車主維權很艱難,消費者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因此對汽車“三包”真正施行表達了期待。

  署名“閒言碎語1”的微博説,希望質檢總局等有關部門儘快落實,而不要放空炮。

  署名“車路事”的博客文章還説“三包”對立法者也是一次考驗,看其能不能突破汽車行業利益集團的阻礙。立法者不能看汽車企業和行業協會的臉色,不能看他們同不同意,而要以公共利益為主導。

  也有網民針對政府在推進“三包”過程中的角色提出了建議。署名“韋力”的博客文章説,汽車“三包”需要政府&&,組織多方利益主體共同商討,公平分攤責任,並建立國家標準和公正的鑒定機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汽車質量“三包”這個讓中國消費者頭疼的問題。

熱詞:

  • 三包
  • 規定
  • 汽車質量
  • 網民
  • 汽車三包
  • 汽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