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廣東極具中國樣本價值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6日 14: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前不久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讀書學習務虛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再次強調,要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汪洋稱,當前廣東在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暴露或隱藏著資源能源缺乏、創新能力不足、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大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必須在重大問題上保持清醒頭腦。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廣東提供堅實的基礎。

  在當前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汪洋書記講話立刻吸引了全社會範圍對廣東當心經濟狀況的關注,“中等收入陷阱”、“劉易斯拐點”等普通讀者相對陌生的詞彙更讓大家體會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複雜性和強化學習的必要性,同時也引導大家去深思:中國目前的經濟現狀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性如何?廣東的轉型升級在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坐標係”中處於什麼位置?轉型升級有著怎樣的意義?為深化全社會對這些新問題新現象的思考,《嶺南時談》以國際視野立足於廣東,問策國內外知名學者。從今天開始,本報將分別從警惕“中等收入陷阱”廣東探索的價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後珠三角製造的方向以及廣東轉型升級面臨的挑戰等三個方面推出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隨著廣東2010年全省生産總值達到45636億元,人均生産總值超過7000美元,廣東人均生産總值已看齊中等收入國家和地區水平。然而這條通往人均生産總值10000美元的道路是一條國際公認的荊棘之路,途中遍佈著“中等收入陷阱”。

  從産業轉型升級壓力的接踵而至,到勞動力“劉易斯拐點”的日益臨近,再到整個社會管理難題的層出不窮,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經歷過這一波逆水行舟的艱難過程,日韓等國取得了成功,成功晉級“高收入國家”,而東南亞和南美洲的不少國家卻落入陷阱,至今仍受困于問題叢生的泥沼,停滯不前。

  這一次廣東將再擔“排頭兵”重任,為整個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先行探路。眾多國內外經濟學者認為,廣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具有為整個中國的發展轉型提供參考的探路意義。

  本期嘉賓:

  宜蘭阿龍(Ilan Alon):美國羅林斯學院國際商務系主任、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韓孟: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王珺:中山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廣東省經濟學會會長

  陷阱表象

  討論整個中國“中等收入陷阱”尚早,但廣東確有步入的趨勢

  南方日報:“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經濟體在發展過程中繞不開的話題?中國或廣東進入這個階段了嗎?當下中國或者廣東體現出了哪些表徵?

  宜蘭:廣東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勞動力創造的資本驅使了它改革開放以來奇跡式的GDP增長,但人均收入增長還處於緩慢的平穩狀態,廣東確有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趨勢。在廣東過去的發展中,人口無疑成為促進廣東區域發展的重要角色,但沿海城市的勞動力目前正在走向老齡化,獨生子女一代就是中國的年輕人將為人口問題負上重擔。隨著勞動力成本提高、土地要素資源成本攀升等問題也將接踵而至,此前支撐經濟高速增長的粗放模式,將面臨勞動生産力下降以及企業盈利模式不可持續的巨大挑戰。

  鄭永年:從現在整個中國的情況來看,人均收入不到5000美元,與此同時,經濟依然在保持著高速增長,因此討論“中等收入陷阱”還過早,但對廣東來説,卻是正當其時。廣東當前經濟社會中的很多現象已與“中等收入陷阱”的徵象相符,比如説,産業升級比較慢,消費社會始終建立不起來,人均收入得不到提升而貧富差距卻不斷拉大。

  這是每個國家都會經歷的階段,廣東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全過程對於全國來説具有重要的先行意義。相比于上海、北京這種城市經濟體,本身GDP高度集中,人口問題、城鄉問題等也不明確,廣東作為一個省就不同了,城鄉經濟層次、區域經濟層次等不一而足,其整個跨越更有樣本性,在將人均GDP從7000美元拉伸到10000美元的過程中,廣東的各種探索性的做法無疑將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

  韓孟:對“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考實際上就是在重新定位廣東,考慮目前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層次和方向。珠三角用30年成為沿海的發達地區,這麼快的發展速度,會不會停滯不前了,將來有需要怎樣的可持續發展方式?

  廣東最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點:人口問題、收入公平問題,及與港澳關係如何遞進發展等。拿人口結構來説,廣東人口老齡化現象尤為凸顯。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廣東老人已達1072萬,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老齡化問題算嚴重的,這將從根本上影響到當地人口的文化素質,就業方式及人力資本投資等各種問題。

  王珺:“中等收入陷阱”問題的關鍵還在於産業轉型,有什麼樣的産業,就有決定著勞動者有什麼樣的收入,而什麼樣的收入水平就決定居民的消費狀況,以上問題理順了,各種社會問題也就會得到順利解決。

  上世紀80年代初的台灣獲得了成功轉型,當時的經濟學家王作榮提出了一個提法,叫“換碟子”,要把台灣的“勞動力密集型”産業這個淺碟子換掉,提升産業層次和産品附加值,換一個“深碟子”,正是因為“換碟子”的成功,才有了台灣整體發展轉型的成功。

  轉型升級

  産業升級絕不僅僅是産業轉移,傳統産業也能升級

  南方日報:廣東作為傳統的加工出口中心,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力一直是一個核心問題,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過程中,廣東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提升整個産業附加值?

  鄭永年:我不認為廣東已有的“外向型經濟”思路是從根本上不合理的。我們要看到,日韓等國都是外向型經濟體,它們不也成功轉型了嗎?所以關鍵不是出口,而是出口什麼。廣東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勞動力密集型産品,提升到知識密集型産品,下大力氣提升出口品質,提升出口産品的附加值。

  在這個方面,廣東有很長的路要走,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當初轉型的優勢在於,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先進技術,而廣東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勞動力素質上都還有很大差距。不過,發展模式的轉型也不能簡單模倣。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體量不大,轉型相對簡單。但廣東本身的腹地比較大,一定要合理安排各個産業,“騰籠換鳥”的思路是對的,把一些産業轉移到周邊地區,幫助其升級,同時把核心區空出來追逐戰略新興産業,從而實現整體升級。

     王珺:産業升級絕不僅僅是産業轉移,提升産業自身的附加值也是很關鍵的,傳統産業也能升級。舉個例子,意大利人均國民收入上升到10000美元的過程中,其實産業沒有明顯變化,一直是皮革、陶瓷、玻璃、紡織,但他們通過改進管理、提升品牌價值等,成功提升了産業附加值。戰略新興産業很重要,而且廣東目前也已經先行一步在發展,但並不是所有地區都適合,為了産業升級而不注重原有産業提升是很令人擔心的。

  現在,人們還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外向型經濟”不合理,這種説法也太絕對了,從廣東來説不僅要承認外向型經濟的作用,更要好好保住已經佔領的海外市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促使外貿低端産業沿著産業鏈向産業中上遊爬升,提升生産效率和品牌價值。

  當然,廣東也應該看到國內市場的機會,每個行業、企業可根據自身特點來決定靈活選擇方向,適合走國際的走國際,適合切入國內市場的,也要利用好國內消費升級的浪潮,大膽進入國內市場,而不是簡單的一刀切。

  韓孟:廣東現在面臨的是經濟增長點不明確的問題,一方面低層次産業無法擺脫,另一方面高新科技發展不足。不過,在克服這個問題過程中要吸取日本的經驗教訓。日本雄心勃勃的參與資本運作的時候,由於只考慮短期利益,長期調研和思考不足,因此帶來了後來的失利。相比之下,後起者韓國就吸取了教訓,在電子信息産業、人力資本投入、生態推進過程中注重引導本土投入,所以贏得了新的增長點。

  宜蘭:經濟增長自身的屬性決定了其不平衡性。我們該尋找方法去解決環境退化、生活質量和珠三角居民面臨的健康問題。簡單粗放型的製造業,肯定突破不了勞動生産力的瓶頸。

  社會治理

  讓外來人口長期化、市民化、本地化是廣東長治久安的關鍵

  南方日報:珠三角九市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但粵東西北落後不小,兩大地區之間的勞動力轉移問題突出;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廣東製造業壓力越來越大,未來廣東如何在區域發展和解決人力需求上達到匹配及平衡?

  鄭永年:通過産業導向來規避人力和産業之間的矛盾現在就應該開始行動了。專業人才的勞動時間可延長,因為他們主要從事腦力勞動,但農民工就很難,大量的體力勞動決定他們無法延長勞動時間。因此廣東解決外來人口問題也同樣要依靠産業轉移,只有廣東實現了勞動力密集型産業向知識密集型産業的轉型,勞動力結構才會實現優化。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階段,中産階級的溫飽問題解決後,必然是要參與更多的政治活動,與此同時,收入較低的階層也會開始提出訴求,前者較為理性,而後者則更激進一些,但這都將對政府的社會治理方式作出考驗,特別是對低收入階層,要注意救濟工作,不能讓他們出現生存問題。

  王珺:對於廣東來説,戶籍改革是一個戰略性問題。廣東目前的1億多人口中有3000萬是外來人口,這一部分人的安置情況不當,就會很快引發各種短期行為,包括社會治安、文化衛生、醫療教育等各個方面。而在中國福利與戶籍是相挂鉤,因此戶籍改革才有如此重大的意義。按照汪洋書記的思路,就是要把外來人口長期化、市民化、本地化,使他們成為廣東的一分子,這是一個戰略性的思路,也是廣東長治久安的關鍵。

  地緣優勢

  粵港澳合作與其説是廣東的提升,不如説是區域競爭力的加強

  南方日報:汪洋書記特別提到了廣東所具有的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認為這是廣東增強區域競爭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資源,這些資源體現在哪些方面?

  韓孟:我對於珠三角未來的經濟增長是看好的,經濟與城市的發展會加快,珠三角製造業在世界上的分量依然決定了其發展勢頭,不過短期內,珠三角服務業發展不可能太快,因為教育和人才的問題,仍然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在這一點上,加強與港澳的多樣化合作就很關鍵,比如環境、教育、對外開放等問題上的合作,甚至民企的發展以及國企改革等方面都可以探索合作模式,以提升合作程度。

  鄭永年:香港一方面完全依靠市場機制實現了和國際的接軌,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過快的産業升級直接導致了香港産業的空心化。

  而粵港澳合作,與其説是對廣東的提升,不如説是對整個區域競爭力的加強。香港基本沒有製造業了,但是有高度發達的金融産業,相比之下,廣東主要是生産製造業,因此,兩者結合對雙方共贏。舉例來説,香港作為知識型經濟體,具有專業人才優勢,而廣東則以廉價勞動力為優勢,缺的就是專業人才,雙方正好優勢互補。

  王珺:港澳資源廣東確實要好好利用,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兩者在産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管理的經驗上面有很多值得廣東學習,而在經濟轉型方面,廣東與港澳之間依然有大量的合作機會,此前雙方在前海、橫琴和南沙等地的合作就創造了大量的機遇。

  ■名詞解釋

  中等收入陷阱

  指一個國家或一個經濟體發展達到人均國民收入4000美元左右的中等收入水平時,由於不能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