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幣過快升值或將壓垮中小企業 廣東首當其衝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5日 1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全球經濟史上,從未出現過某一國家通過立法體系來迫使另一國家兌換本國貨幣。人民幣升值不會對美國帶來幫助,也不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只會帶來災難。

  我覺得世界下一個貨幣區域應該出現在亞洲,最有可能就是日本和中國在未來會成為統一的一個貨幣區。當然,我們也知道在中日兩國之間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之後才能有統一的貨幣區。

  從長期安全的投資角度看,中國可以做一些對自己有益的直接投資。比如説購買一些原材料,因為這些東西中國是非常需要的。比如説在農業領域進行投資,長遠來説,中國對食品會有巨大的需求。

  除了談及中等收入危機風險外,作為“2011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的嘉賓,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和約翰納什在北京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中國並沒有操控人民幣的匯率,人民幣升值對全球經濟的復蘇沒有幫助。人民幣如過快升值,將會成為壓垮中國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廣東將首當其衝。

  中國必須擴大進口

  在國內找到消費者

  美國國會參議院10月11日不顧國內外的強烈反對,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要求美國政府對所謂“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夥伴徵收懲罰性關稅。外界普遍認為,此舉主要針對中國,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

  更值得關注的是,多國寬鬆的利率政策導致貨幣貶值國際流動性氾濫、人民幣升值壓力劇增將進一步加大國內宏觀調控難度;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輸入型通貨膨脹在所難免。

  南方日報:美國認為中國操控人民幣匯率,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蒙代爾:在全球經濟史上,從未出現過某一國家通過立法體系來迫使另一國家兌換本國貨幣。人民幣升值不會對美國帶來幫助,也不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只會帶來災難。而且,在2005年的時候,中國開始允許人民幣升值,所以不應該再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了。如果一定要説中國是匯率的操縱國,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貿易順差仍比較大。

  中國目前的問題是宏觀的平衡問題。我們看到,在金融危機及當前歐債問題中出現了需求的下降,國際上的需求都放在一起,也滿足不了中國出口的需求。因此,目前的問題是要提高中國的工資。隨著生産力的提高,工資水平一定要上升,這樣才能提升中國的國內需求。所以,中國必須擴大進口,而且對應強大的生産力下,必須要在國內找到消費者,因為國際市場總是有極限,還是要轉回國內。

  南方日報:現在有種聲音是人民幣的匯率被低估了,您對此怎樣看?

  蒙代爾:那些認為中國匯率被低估的人,實際上他們是希望人民幣升值。中國相對的工資水平是比較低的,而生産力比較高。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中國有生産的能力,卻沒有相適應的較高工資,所以從這點來看,人民幣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辦法可以調整這個狀況:第一,增加資金供給。中國在近年來GDP增長始終保持了大約10%的速度,而物價的上漲是5%左右,但是目前的資金供給上卻沒有跟上增長的速度,所以我認為中國需要增加人民幣的供給。第二,同時要保證匯率的相對穩定。

  南方日報:這樣會不會刺激物價上漲越發厲害,造成更嚴重的通脹問題?

  蒙代爾:對於有著貿易國際收支盈餘的國家來説,不可避免會出現通脹的問題。我認為對中國來説,通脹並不是一個大的問題,在過去十年,中國都有一定的通脹。在歐洲很多國家也都是有一定的通貨膨脹的,但他們通過採取歐元的貨幣形式維持匯率標準。

  納什:通貨膨脹一直都和不可預見性聯絡在一起,如果一個主權國家的貨幣不夠穩定可靠,制定商業合作的條件就會讓人感到不安。

  南方日報: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兩大國際貨幣歐元和美元,日元和人民幣也持續堅挺,世界貨幣體系未來的走勢將會怎樣?

  蒙代爾:我覺得世界下一個貨幣區域應該出現在亞洲,最有可能就是日本和中國在未來會成為統一的一個貨幣區。當然,我們也知道在中日兩國之間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之後才能有統一的貨幣區。最大的前提是,這個區域內必須保持長期穩定,即國家和地區之間不能發生戰爭。

  現在歐元區之所以能夠成為統一的貨幣區,就是因為法德解決了他們之前的問題,而其他國家多是北約國家,所以他們實際上有一個統一的國防系統和國防條約,但我覺得在亞洲要實現這一點可能是比較困難的。

  納什:目前世界正巧經歷金融和經濟危機,而且正好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貨幣體系有關。理論上,全球需要建立一種權力機構來發行一種“理想貨幣”。這個“理想貨幣”可以用工業消費價格指數來決定它適當的價值,這種指數可以通過世界市場的各種價格計算出來。

  而發行這種貨幣的權力機構類似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清算銀行或者歐洲央行,要賦予它們足夠的權力來決定什麼樣的價格是組成這個指數的合適指導價格。如果這種類似政府的機構是完全誠實的,由它來發行實際的貨幣,各國央行的存款也以這種貨幣的形式出現,那麼這樣的貨幣體系很自然地能夠算出在價格指數中是否出現通脹或通縮。

  如果把“理想貨幣”作為政策目標,歐元相對來説要容易操作一些。

  中國外儲可加大

  對原材料的投資

  10月12日出版的德國《商報》開了“天窗”。

  在刊發對法國巴黎銀行首席執行官博杜安普羅特的專訪時,只有記者提問,沒有刊登受訪者的回答。

  這一做法引發媒體熱炒,同時也象徵著歐債危機的現狀:答案在哪?

  蒙代爾就目前的形勢分析認為,歐洲央行並沒有直接出手救助,而是採取了替代性的方案,即通過歐洲金融穩定基金來解決問題,同時歐洲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始購入成員國的債券,這些措施短期內暫時緩解了危機。

  對於未來,蒙代爾也比較樂觀。他認為,歐債危機也隱含著機遇,可以促進歐元區的不斷改善,而歐元體制也不會崩潰。

  南方日報:目前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作為歐元理論奠基人,您認為應該採取什麼有效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蒙代爾:歐洲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歐洲債務危機問題。總體而言,歐洲的南部國家比北部國家貧窮,而他們因擴大福利政策而增加債務,尤其是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國。問題的關鍵是,法、德兩國擁有足夠的資金,其實有能力來幫助一些南部國家脫困。但是,法、德兩國無力來幫助意大利脫困,因為意大利的國債高達2萬億歐元,意大利應該首先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我認為,應該創造出一個新的體系來解決歐債危機:一是歐元區國家應該採取一種合作的態度,將歐洲資金集中到一家銀行,通過這家銀行來購買一部分債務;二是歐洲可在IMF協助下通過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出售一部分歐洲債務;三是歐洲要採取一種緊縮的財政政策。另外,一些大國應該減少他們的養老金計劃,採取一種合作的態度幫助疲軟的國家。

  南方日報:您認為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所産生的影響大,還是這次歐債危機所帶來的問題大?

  蒙代爾:我認為2008年的金融風暴會更厲害,因為當時整個風暴先是起源於美國,後來影響到日本,繼而影響整個亞洲。而這次歐債危機,仍然控制在債務危機的範圍內,並未擴展到歐元本身的危機。如果各國的債務危機在救助方案的支持下能夠平穩化解,國家自身進行長期財政政策調整,歐元的前景還是可以看好的。

  南方日報:從這次危機中可以總結哪些教訓?歐元區是否有其自身的制度缺陷?

  蒙代爾: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狀況是每個國家都在為自己的利益進行決策,而不是為了整個歐元區的長遠利益。就像在一個家庭裏,大家共用一張信用卡,其中一個成員不停地消費,製造大量債務,解決的方案只能是限制他的財權。所以,這次債務危機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強大的歐元區財政機構的必要性,要對亂花錢説“不”,並制定區域的財政計劃,保證財政平衡。

  總的來説,我還是比較樂觀的。甚至可以説,這是歐元區財政機構出爐的機遇,它可以指導整個歐洲的財政、經濟,比如關注一些有赤字的國家,先幫助他們減輕赤字,吸引其他人去買他們的債券等。這個過程可能不止三四年功夫,但是有助於改進歐元區的發展。

  南方日報:中國國內社會有聲音認為中國外匯儲備用1/3來購買美國國債是錯誤的選擇。您怎麼看?現在是否應該借歐債危機,投資歐洲趁低吸納?

  蒙代爾:如果我是中國外匯管理者,我也會拿1/3去購買美國國債。到目前為止,美國國債還從未出現違約。因此,應該説中國持有美國債務還是可以的。另外也可以選擇購買德國的債務,德國的經濟比較強勁。

  但除此之外的歐洲債券,整體來看都有較高風險,加上歐洲的資産價格實際上並不低,而且經濟前景不明,現在投資歐洲並不是最佳時機。我認為,中國可以選擇對外投資,比如説投資南美、非洲和亞洲的其他國家,比投資歐洲和投資股市要好。

  此外,從長期安全的投資角度看,作為中國這樣一個國家來説,它可以做一些對自己有益的直接投資。比如説購買一些原材料,因為這些東西中國是非常需要的。比如説在農業領域進行投資,長遠來説,中國對食品將會有著巨大的需求,並且農業用地和農業資源可能會逐漸減少,所以中國從長期角度來講一定要關注農業問題。

  納什:購買任何國家的債券都是一場賭局,因為這些債券只是一些紙質票據。購買國家債券,除考慮經濟因素外,政治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任何購買者都必須小心謹慎,責任自負。(實習生許漪淳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朱心蕊

熱詞:

  • 人民幣升值壓力
  • 人民幣匯率
  • 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