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努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全面發展中國先進文化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5日 03: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引起社會科學界的熱烈反響,各地的學者、教授、專家相繼座談,講體會,談認識。他們認為,一定要深刻領會全會精神,不斷創造新成果,積極投入到社會主義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會準確把握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全會指出,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景源興奮地説,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曾預言,中國不僅要成為一個經濟大國,而且要成為一個文化大國。此次十七屆六中全會將文化作為議題,在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之後,進一步提出和部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於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他認為,全會準確地把握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號召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明確提出“四個越來越”的新認識,表明我們黨對文化與人、文化與民族、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的把握日益準確和深刻。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認為,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大潮,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要求,面對社會文化生活多樣活躍的態勢,如何找準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新世紀以來,文化的價值在我國國家戰略層面上被重新估量,文化被理解為社會均衡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文化逐步走向國家發展政策的中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文化之本

  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室主任賀新元認為,2010年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而居世界第二。同時,文化建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文化産業結構繼續優化。文化可以帶來經濟效益,但如果把握不當,也能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給國家帶來不安全。所以,黨在十七屆六中全會上進一步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升到“文化強國”的戰略中心地位。

  賀新元認為,核心價值體系的層次性決定了其構建必須採取上下良性互動的方式,既要保證黨的思想主線的自上而下的縱向灌輸,又要充分考慮到廣大社會民眾的思想能力和接受能力,把民眾的思想積極性調動起來,促進體系內容的橫向社會化並內化為民眾的自覺行動,形成良性互動。

  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任大援説,發展先進文化,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不能僅僅當作一部分人的工作,這些工作不是純理論工作者的事情,不僅是哲學家、歷史學家的事情,而是全民族都要關注的問題,涵蓋了我們工作的各個領域。

  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全會提出,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國新最近成了大忙人,為了向廣大讀者和網民解讀全會中關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內容,他已經在兩家網站、三家講壇發表演講。

  他説,“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提法,是一大亮點,準確表明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徵;而“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是一種新的方針,對我國文化建設在今後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他説,這次全會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擔負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治責任,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文化改革發展成效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是將文化的重要性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並從組織上加以保證。

  社科界專家認為,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實施以人為本、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利,提升公民文化素養,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形式;是適應當代世界潮流,建設現代國家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文化軟實力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途徑;也是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重建文化中國國家形象的根本措施。

  文化強國是用文化凝聚人心、匯集力量

  全會提出“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讓全國社科界感到格外振奮。專家學者認為,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它具有經濟力量、軍事力量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所以,文化強國不是説要用文化通過市場去賺多少錢,而是要用文化通過社會去凝聚人心,匯集力量,打牢一個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社會思想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建黨史研究室主任陳志剛認為,“文化強國”的提出,是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客觀需要。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要求更加緊迫。中華民族要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偉大復興,不但要成為一個經濟強國、軍事強國,而且必須成為一個文化強國。“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深刻蘊含了黨中央在文化建設上的新思想、新觀念。只有堅持文化自覺才能有文化自信;只有堅持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葉廷芳、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同道、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小錫等知名學者認為,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但在文化強國的建設中還要避免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確立一種包容世界優秀文化的正確態度,讓文化強國的地位真正得到世界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