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1+1]中國經濟在十字街頭(20111018)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22: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10b8b954bae4d7ad8778faf6f8237a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1%,增速滑落,引發中國經濟走向質問。

    主持人:第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1%,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引發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未來是否會出現硬著陸的擔心。

    9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增長6.1%,物價拐點是否已經形成?

    盛來運:我們總體的判斷就是四季度物價繼續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

    歐債危機再起波瀾,全球股市再坐滑梯,宏觀、微觀,國家、個人,如何迎接這新一輪的挑戰?

    盛來運: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應該説是複雜多變的。

    《新聞1+1》本期關注“中國經濟在十字街頭”。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1+1):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1%,增速滑落,引發中國經濟走向之問。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6.1%,物價拐點是否已經形成。歐債危機再起波瀾,全球經濟再坐滑梯。宏觀、微觀、國家、個人都迎接著新一輪的挑戰,《新聞1+1》本期關注“中國經濟在十字街頭”。

    主持人(白岩松):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中國經濟前三季度運行的狀況。

    數字總是枯燥的,我們不妨用三幅漫畫來感受一下。先來看一下第一幅漫畫,在這個漫畫的上端能看到一個數據的變化,就是CPI,9月份同比上漲6.1,雖然它已經在持續下降的通道當中,但是看整個的曲線,從2010年8月份來看,還是在高位當中略有下降。這幅漫畫的主體似乎是人們的一個期待,“CPI小兄弟,您能不能好好歇一歇?”

    我們再來看下一幅,這是人們的另一種期待。其實CPI怎麼漲,大家也許還有一個能夠讓自己高興一點的期待,如果我的工資能比你跑得快,還是相當不錯了。

    第三個,這很有雄心壯志,一個癟了的地球。似乎在反襯著或者説影射著正在發生的歐美債務危機,一個熊貓,中國在給它打氣。不過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覺得先別那麼樂觀,能不能先把自己的氣打好。

    來,走進今天公佈的一些數據當中。

    字幕:

    五花肉:今日報價12.5元-13元/斤

    散裝雞蛋:今日報價4.75元/斤

    黃瓜:今日報價3.37-4.06元/斤

    今天,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五花肉、雞蛋和黃瓜,三種菜品價格已經在説明著物價上漲的衝擊。

    市民:過去買菜基本上是10塊錢左右一斤,現在基本上都是11到13塊了。

    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幅更是創下年度新高,為6.5%。這樣的上漲對公眾生活,對宏觀經濟形勢無疑都壓力巨大。之後,8月份回落到6.2%。而上周,國家統計局公佈的9月份數據進一步回落到6.1%,連續兩個月指數回落,趨勢是否繼續?這也成為了今天國新辦發佈會上焦點問題之一。

    記者:我想請問一下,上周已經公佈了CPI的數據,預計往後的日子CPI的走勢怎麼樣?第四季度物價走勢怎麼樣?

    盛來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物價問題大家都非常關注。所以今年以來,物價上漲的壓力不斷加大,CPI指數按季度來講不斷創新高。

    在今天上午的發佈會上,盛來運在綜合分析了促進物價下行的五大有利因素之後,對未來的走勢也給出了初步的判斷。

    盛來運:綜合這些因素來看,我們總體的判斷就是今後幾個月,年內的三個月,四季度,物價繼續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

    儘管給出了相對樂觀的估計,但盛來運也強調,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物價畢竟還是在高位運行。另外,影響物價上漲的一些長期的因素,短期之內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消除。

    主持人:數據一齣來很多人馬上就要進行分析,各種的角度又不同。我們不妨先看兩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9月工業增加值符合預期,第三季度GDP略低於預期,但這是控制通脹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這也意味著:未來CPI下落會比預期略快。但9%以上的速度仍然不算低。年內政策不應繼續收緊,但也不會馬上就放鬆。也就是他認為不會有變化。

    財經評論員易鵬認為,三季度GDP繼續減速,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一方面是國際國內需求衰減的結果。由於慣性影響,四季度很有可能進入8區間。一旦進入,貨幣政策會從從緊走向中性,房地産調控不會大面積鬆動,但會對三線城市採取相對寬容的政策。他的判斷就會更寬鬆。

    我們再引入第三方。今天連線的嘉賓是經濟學家左小蕾。左老師,您好。

    左小蕾(經濟學家):您好。

    主持人:大家會有各自不同的判斷,先説CPI,是否就意味著有了6.1之後,接下來下降的速度會比較快?

    左小蕾:我同意這種看法,我們的分析已經顯示,CPI在第三季度可能是在比較高位的情況下運行;第四季度以後會逐漸放緩。我們分析了國內國外的因素,國內也分析了貨幣因素、非貨幣因素、食品因素、非食品因素,包括一些新的因素,政策調控的效果會在第四季度有比較明顯的顯現。從新增因素、翹尾因素的結果討論分析,第四季度可能會出現10月份在五點幾通脹的水平上,11月、12月可能在四點幾的水平上。

    主持人:從高位可能向中位的方向挺進,但是離低位可能還有距離。接下來?

    左小蕾:不可能,因為經濟現象就是這樣,一定會在某個階段在一個水平上。

    主持人:平臺期。接下來可能從老百姓關心的角度來説是,平常可能關心CPI。但是CPI真的下降了,是否意味著我們生活所需要的很多物品過去上漲很快,真的價格也能降下來?

    左小蕾:從原則和理論上來説應該是這樣的。因為CPI就是選取一攬子的商品,選取大家日常中支出比較集中的商品,也就是一般消費品。如果CPI作為一個總量價格指數下來,應該意味著一攬子商品價格普遍有一個平均水平的下降。

    主持人:節目一開始,您可能也看到了這樣一幅漫畫,如果收入增長得更快不就很好嗎?現在如果要是從進出口的方向來説受國際大勢影響很大,從投資的角度來説四萬億加上更多的資金所引發的,這子彈打得也已經差不多了。接下來消費卻遲遲不像大家預期那麼高,可是很多人説那給我們加點錢。您覺得到不到了收入該有所提高的階段了?

    左小蕾:這個問題已經被提出來,有進行收入分配機制改革,就是想解決一次分配中間持續收入增長的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現在實際上收入是在增長的,而且從今天發佈的數據來説,收入高於GDP增長,如果保證這樣一種狀態,通脹水平應該是可以承受的。

    主持人: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大家會擔心GDP從相對的高位逐漸在向下來,GDP有沒有可能真的出現硬著陸或者掉頭向下一個拐點的可能?

    左小蕾:我覺得沒有。現在百分之九點幾的增長,相對去年或者是危機之前,前十年平均兩位數的增長來説,九點幾的增長在相對放緩。但是一定要注意到,這個放緩是不是正常的和是不是合理的,一定要把這個信息對稱。現在九點幾的增長,在現在轉型的大政方針下,在進行一些産能過剩的産業調整,在一些節能環保的領域裏也在進行調整。當新興産業生産規模沒有上去的時候,GDP適當的下降是完全合理的。而且近期一些數據,比方説新的訂單和就業的數據都在上漲,説明經濟活動還是活躍的,如果GDP增長速度不管在一個什麼水平上,只要它創造的就業能夠是正常的,我們認為這個經濟增長水平是正常的。

    主持人:今天的數據發佈之後,主要的關鍵詞,“拐點”、“十字路口”、“十字街頭”等等都涉及到中國的經濟會向哪兒走?我們接著往下看。

    滬指報收2383.49,下跌2.33%。今天,受全球資本市場拖累,國內股市也是染綠。在眾多分析之中,三季度經濟數據,國內生産總值增速低於預期,被看做是原因之一。

    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1%,這低於之前市場預計的9.2%-9.3%。這一滑落幅度也引發了一輪對於中國經濟走向的新關注。

    就在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上,過於中國經濟的前景,以及是否會二次探底的問題,也被記者拋給了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

    盛來運:儘管增長速度有小幅的回落,但是運行還是比較平穩的,經濟的態勢從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這樣一種有序轉變的態勢非常明顯。

    盛來運指出,截止到三季度約莫,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和農民工就業人數均同比增加,財政收入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穩步增長,國內投資和消費動力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對於中國經濟的國內挑戰,盛來運提到兩點。

    盛來運:一方面是物價不斷走高,物價上漲的壓力不斷加大。另外一方面,中小企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小微型企業經營困難增加,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

    實際上,在本次發佈會之前,有關中國經濟是否面臨二次探底的風險就已經被廣泛討論。尤其是近期,一些中小企業的困境就被輿論不斷提及。《人民日報》撰文稱,“非國有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60%,中小企業能否健康成長,決定著中國經濟的當下和未來。”範圍究竟有多大,問題究竟有多嚴重,是全局還是局部,這樣的關注也被帶到了今天的發佈會之上。

    盛來運:從調查結果的總體上來看,目前的小微型企業,雖然它的增長速度,從生産收入,還包括其它一些財務指標,增速出現了一定的回落,但是總體上應該説運行也比較正常。在全國範圍內並沒有出現大面積小微型企業的倒閉、關停,這樣一些情況。

    主持人:第三季度的GDP是9.1%,好多人悲觀的眼淚都快下來了,不要説把9.1%給別人,把4%給很多的國家,人家會樂得眼淚嘩嘩往下掉。

    針對這一點,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曉説,國家不重視GDP別無出路,説中國。這裡面原因複雜,一個重要的背景原因中國經濟增長效率低,對西方經濟來説增長4%就好得不得了,但對中國經濟來説,增長低於8%就活不了--你會發現低於8%的增長,企業賺不到錢,財政收入負增長,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看起來就像歐美國家的經濟衰退一樣。

    這個問題我還要向左老師請教。我今天專門查了一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十二五”規劃預計説希望達到平均7%,今年預計GDP達到8%。現在前三個季度9.4%,雖然説談不上特別好看,但絕不難看,但是股市為什麼反映的如此慘澹,甚至很多人的情緒也變得很低迷,正常嗎?

    左小蕾:我覺得不正常。其實中國的股市跟宏觀經濟的走勢好像不是晴雨錶的關係,更多是情緒表的反映比較明顯。這裡有股市本身深層次發展的問題、制度性問題,還有一些情緒化的引導因素,我估計跟這個有密切的關係。到目前為止説實話,實際上跟經濟增長相關性並不明顯。

    主持人:您認為它的情緒有點向下過激了?

    左小蕾:因為資本市場通常有這種特點,在好的時候,上漲的時候可能會更多地把利好的因素放大,在不好的情況下可能更多在放大利空的因素。特別是國際經濟疲軟的大環境,特別容易把它變成一個故事,來作為這種情緒化的引導,來放大對中國的影響,這是很通常一個現象。不光是中國,我認為連華爾街、國際資本市場上都呈現了這樣一種傾向和態勢。

    主持人:在這塊還有一個問題,相當多的人在關注,甚至有一點竊喜。既然我們已經在新聞當中看到了有一些房地産商的資金鏈在出現問題,有沒有可能房價到了拐點的地步了,真的要掉頭向下,我們期待很久的日子要求來了?

    左小蕾:如果政策調控繼續保持這樣的力度,我覺得只要發展商各方面的資金沒有得到延續,我想是會有所調整的。

    主持人:也就是説房價有可能會向下降,到了這個時候了,因為很多房地産商可能也扛不住了。

    接下來我們就關注剛才開篇的時候第三幅漫畫所談到的,中國和世界之間的關係,我們一起往下看。

    全球股市掉頭向下,最大的誘因來自於德國的一個表態。按照預計,本週日將於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峰會,將就一系列措施達成一致,以來挽救歐元區的債務危機。但昨天,德國總理默克爾新聞發言人卻表示,認為下週一即將諸事大吉、雨過天晴的觀點將會落空,這樣的表態無疑衝擊巨大。

    季米特裏(希臘警察協會主席):來捍衛自己的尊嚴,由於薪資縮減,人們開始責怪警察,我們的工作無法正常進行,而警察不該遭到這樣的指責。

    本該維持秩序的警察加入罷工隊伍,而希臘財政部的員工早已經連續罷工超過了一週,財政部大樓因此關閉。面對著愈演愈烈的民眾抗議,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表示,儘管國內的罷工迭起,但他還是有決心將緊縮政策堅持到最後,而這一週對於歐洲是關鍵的一週,對於希臘更是如此。

    帕潘德里歐(希臘總理):這周以一系列的協商、議事程序為開端,以10月23日(的歐盟首腦會議)為終結,對於歐洲、對於希臘來説,這可能是最關鍵的一週,産生的結果將決定歐元區未來的命運。

    儘管誰都知道這一週的重要,但被寄予厚望的德國表態,卻讓人對於歐債危機解決的前景再度擔憂。

    今天,在國新辦的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表示,“在目前世界經濟形勢更趨複雜,復蘇進程更加艱難,世界經濟下行風險更大的情況下,更需要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同努力,減少摩擦,共同推進世界經濟的復蘇。”

    劉煜輝(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如果他們進入衰退,對中國外需的影響就會很明顯顯現出來,因為畢竟歐盟現在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主持人:繼續連線經濟學家左小蕾。左老師,有人説,包括國外相當多的人在説,現在還不是從歐美的債務危機來説是最慘的,有可能到第四季度更慘,到明年的一季度更更慘,甚至有可能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那樣一種狀況。對此您是樂觀派是悲觀派?

    左小蕾:我比較悲觀。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一些解決方案似乎沒有針對最實質性的問題,這個拯救危機的機制,中間各種各樣的措施不是從根本上來解決債務危機,有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傾向。而且對於債務的嚴重程度,特別像希臘國家這樣債務的嚴重程度似乎沒有充分估計。整個救助實際上還是在延續著銀行太大不能倒的思路,如果不改變這樣一些思路,不改變更深度認識債務的嚴重性和影響化,我認為債務危機前景不是太樂觀。

    主持人:有可能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水準嗎?

    左小蕾:如果爆發了銀行危機,因為歐洲銀行所持有的債務風險,包括風險敞口、國債的規模,大大地大於當年雷曼兄弟破産的債務規模,大概是兩倍到超過兩倍的水平。假定爆發了這樣的危機,一定是比2008年的影響更大。

    主持人:對外面環境的變化您看可能是微觀的,但接下來一個問題,究竟外面這種環境悲觀的變化,真的達到那種狀況,對中國的影響是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大嗎?

    左小蕾: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特別是中國自己的情況來比較,把2008年作為一個參照的指標來比較,外邊的風險不會産生對中國像2008年那樣的影響。首先,2008年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是外邊衝擊性的影響,外需突然萎縮,導致了中國GDP增長急劇下滑。當時對外的依存度大概是70%,進出口貿易規模佔GDP的比重。現在經過危機以後拉動內需,轉變增長方式,實際上對外需的依存度已經下降到50%,而且包括對GDP增長的貢獻也從百分之三點幾下降到了去年的0.8%,也就是整個外需依存度下降,這是一個跟2008年很不一樣的情況。第二,實際上中小企業佔GDP貢獻很大比重的經濟部分,在2008年剛剛開始調整,所謂騰籠換鳥,還沒有開始調整,又疊加了外部危機的影響,所以就哀鴻遍野。現在,三年以後,中國的中小企業實際上已經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調整,一部分已經到中西部被承接。

    主持人:我得打斷您了,左老師,因為節目馬上結束,最後您給我們一個簡單的回答。我們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開始變入穩健,接下來有沒有可能因為這些經濟數字變得再回到適度寬鬆裏,是或者不是?

    左小蕾:不會,我覺得不會。

    主持人:不會,左老師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

    其實在這樣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更需要我們所有人的理性和信心。

     【相關新聞】

     統計局今公佈前三季度經濟數據 GDP同比增長9.4%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今日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4%

  統計局:三季度GDP漲9.1% 連續三季度回落

    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3206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三季度增長9.1%。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30340億元,增長3.8%;第二産業增加值154795億元,增長10.8%;第三産業增加值135557億元,增長9.0%。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增長2.3%。[詳細]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

    據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詳細]

  國家統計局:1-9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7%

    據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7%。[詳細]

    【央視解讀】

    解讀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楊禹:GDP增速回落是主動減速結果

    楊禹:房地産適度降溫是持續調控結果

    楊禹:居民收入不能只滿足於跑贏CPI

    (編輯:邢斯馨)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中國經濟
  • 十字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