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努力走出一條有特色的轉型升級之路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0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經濟轉型升級之路,經濟較發達地區尤其應走在前面。2008年5月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基於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深刻認識,根據全省區域經濟、産業發展和人力資本開發的階段性特徵,大力實施産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經過3年多的實踐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轉型升級新路子。

  實踐歷程

  把産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結合起來,把“騰籠換鳥”和“築巢引鳳”統一起來,是一項創新性的實踐,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也沒有現成模式可以套用。實施之初,又遭遇國際金融危機的強烈衝擊。對此,廣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知難而進,科學謀劃、因勢利導,緊密協作、鍥而不捨,用實幹回應質疑,憑堅持克服困難,沿著既定發展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雙轉移”。

  堅持創造性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雙轉移”的過程,就是探索科學發展新模式的過程。3年多來,廣東省始終把實施“雙轉移”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和具體實踐。一方面,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解決問題、檢驗工作,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科學發展的意識不淡化,科學發展的熱情不降低,科學發展的幹勁不減少,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不動搖。另一方面,根據“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要求,創造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膽突破影響科學發展的思維定勢和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堅持把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産業發展和人的發展、經濟轉型和生態優化、珠三角地區提升發展和省內東西北地區跨越發展更好地統一起來,譜寫科學發展的新篇章。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推進“雙轉移”過程中,一方面,珠三角地區積極“騰籠換鳥”,調整轉移低端生産力,騰出寶貴空間,實施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雙輪驅動”,加快産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雙提升”,促進産業集群、要素集聚、資源集約,努力實現“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從傳統工業化轉到新型工業化道路上來;東西北地區主動“築巢引鳳”,立足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和環境承載能力,在較高起點上承接産業轉移,發展環境友好型的特色優勢産業,堅決避免污染轉移,繞開“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直接走新型工業化和生態文明發展道路。另一方面,緊緊抓住“人”這個根本,將優化勞動力結構與優化産業佈局結合起來,將推進勞動力轉移與提高勞動者素質結合起來,大力開展勞動力普惠制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積極按經濟區域配置勞動力資源,加快東西北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努力實現“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有效推動經濟增長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堅持遵循和善於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在推進“雙轉移”過程中,全省上下既注重科學把握經濟規律,又注重運用市場經濟的手段和辦法。一方面,主動把握和順應“産業由發達地區向相對落後地區轉移,勞動力由農村向城鎮、由農業向二、三産業轉移”這個市場經濟發展的普遍趨勢和客觀規律,順勢而為,積極推進“雙轉移”工作。在推進過程中,打破按行政區域配置資源的格局,推動資源要素按經濟區域進行市場化配置。同時,堅持以不均衡發展戰略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進一步提高效率和活力。另一方面,利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要素制約等形成的市場倒逼機制,以及調整最低工資、提高環保門檻等形成的政策倒逼機制,採取扶優扶強、重點突破、競爭性扶持等手段,通過政策、資金、用地指標傾斜等方式,因勢利導,加快“雙轉移”步伐。

  堅持激發利益主體參與的內生動力。增進産業轉移各方利益、發揮各方優勢和積極性是産業轉移順利實施的關鍵環節。在推進“雙轉移”過程中,全省上下始終注意合理把握相關經濟主體利益兼容的原則,通過因地制宜創新産業轉移工業園合作共建方式,探索建立合作共建利益分享機制,完善共建管理機制,使産業轉出地、産業轉入地、轉移企業等參與方合理分享相關收益,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通過合作建設園區,轉出地在騰出轉型空間的同時,繼續分享轉移企業稅收等相關收益;轉入地通過引進珠三角地區的産業、資金、人才和先進理念,加快發展步伐,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企業通過轉移發展,不僅可以享受相關優惠政策,而且降低了土地、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拓展了發展空間。

  堅持全面統籌,推動協調發展。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和勞動力結構優化緊密結合,加大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就業力度,為新一輪産業發展培養技能勞動力。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推進園區建設緊密結合,依託省産業轉移園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宜創業、宜創新的工業新城,形成園區開發建設與城鎮化建設相互依存、相互拉動的良性發展格局。推動産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緊密結合,通過引導工業入園,集聚發展、集中治理,實現産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和諧統一。推動轉移升級和就地升級緊密結合,既鼓勵珠三角地區企業在轉移過程中實現升級,也鼓勵留在珠三角地區繼續發展的企業就地轉型升級。推動省內轉移與省外、國際轉移緊密結合,支持省産業轉移園不僅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産業轉移,而且承接省外、國際的産業轉移。

  積極成效

  “雙轉移”戰略實施3年多來,廣東産業和勞動力佈局明顯優化,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進展,經濟競爭力得到提升。

  有效化解了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經濟滑坡的風險,打通了內外向並重、創新驅動、多極聯動的經濟發展通道。首先,“雙轉移”改變了內外源型經濟“一條腿短、一條腿長”的局面,2010年工業品內銷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73.3%,工業出口依存度從2007年的181.7%下降到124.3%,內外需協調拉動增長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其次,“雙轉移”産生了較強的産業升級和結構優化效應,2010年全省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7.2%,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的56%,形成了3個産值超千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創新驅動的發展態勢日益明顯。再次,“雙轉移”推動了粵西北地區的“整體崛起”,形成了以35個省級産業轉移園為龍頭的新增長極,形成了多極聯動效應,促進了全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打破了珠三角地區産業發展的路徑依賴和鎖定效應,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生産性服務業等高端産業提供了發展機遇與空間。一方面,通過“騰籠換鳥”,推動勞動密集型等低端産業轉移,騰出發展空間。截至2011年5月,珠三角核心區6市轉出企業5983家,關停企業30811家,淘汰落後産能企業41390家,退出投資金額共計4968.69億元(其中轉出4366.25億元,關停淘汰602.44億元)。另一方面,通過“築巢引鳳”,引進和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3年來,6市新引入世界500強企業43家,投資額達302.64億元。産業大型化、高端化、現代化趨勢明顯,重工業增加值佔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007年的58.4%上升到2010年的60.6%;工業全員勞動生産率由2007年的10.33萬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3.48萬元/人,提高了30.5%。

  強化了東西北地區要素集聚的廣度和深度,為這些後發地區加速産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省産業轉移園為東西北地區經濟提速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3年來,全省35個省級産業轉移園共引進項目2988個,建成投産1448個,總投資約7030億元,累計創造産值5000多億元;預計今年實現産值3000億元,稅收超過130億元,分別是2007年的46倍和25倍。在産業轉移工業園的帶動下,東西北地區生産總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固定資産投資等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區域發展差異系數從2007年的0.721縮小到去年的0.633,城鄉居民收入比從3.15:1縮小到3.03:1。

  優化了勞動力素質和空間配置,加速了人口非農化和城鎮化進程。3年來,全省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266.6萬人,轉移就業469萬人,勞動力素質整體提升。目前全省技能人才總量1470.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佔比接近1/6,技能勞動者佔二、三産業從業人員比重近40%。勞動力資源配置不斷優化,本省農民工增加248萬,東西北地區新增吸納本省農村勞動力比重由2008年末的66.8%上升至去年底的76.9%,珠三角地區相應地由33.2%下降至23.1%。此外,省級産業轉移園勞動力本土化比重超過70%。勞動力結構的優化,不但有力支撐了産業轉型升級,而且有效促進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均發展水平的提高。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從2008年的3685元增長至去年的4799.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近3年平均增速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個百分點。

  提升了廣大幹部推動科學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了廣大群眾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廣大幹部進一步樹立了科學發展的理念,深化了對加快轉型升級的認識。通過合作共建園區、廣泛開展交流挂職等多種載體和形式,以及組織、策劃、協調和抓落實等具體實踐,廣大幹部進一步增強了大局意識、鍛鍊了宏觀思維、積累了豐富經驗,提高了推進轉型升級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為欠發達地區繪製了新的發展藍圖,振奮了廣大群眾的發展熱情,增強了他們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3年多的“雙轉移”實踐,既“轉”出了一支闖勁足、知識新、善發展的優秀幹部隊伍,又“轉”出了一批有素質、有眼光、敢創新的本土企業家,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責任編輯:南淄博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雙轉移
  • 産業轉移
  • 生産性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