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湄公河流域各國應共建快速反應隊伍巡航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5日 08: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航海法專家解讀如何防範“湄公河慘案”——

  湄公河流域各國應共建快速反應隊伍聯合巡航

  10月5日,搭載13名船員的中國貨船“玉興8號”和“華平號”遭到不明身份武裝快艇劫持,震驚全國。儘管湄公河金三角地區一帶的治安早有“惡評”,但劫持殺害所有船員,仍被一位當地經商人士稱為“10餘年來的首次”。

  誰來保障中國船員在湄公河上的安全?如何保障?連日來,這成為船員及其家屬之外,中國公眾心中一個共同的問號。

  “作為一條國際河流,湄公河上‘保平安’本身就困難重重。”在東南亞地區有著16年航行經驗的范中洲船長,今天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副教授,在海盜防護研究中心從事“反武裝劫持”問題研究近兩年。

  他和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通航法專家胡正良均認為,要“亡羊補牢”,確保湄公河上中國船員不再屢遭類似禍端,除查明真兇、嚴懲兇手外,“需要合作打擊犯罪機制和貨船的技術設備更新‘雙管齊下’、‘軟硬雙施’。”

  湄公河上為何“難保平安”

  據媒體報道,湄公河金三角地區一帶搶劫貨船案件近年猛增。西雙版納州官方曾對外宣稱,今年以來,事發水域前後發生的遇劫事件,大小加起來接近50起。有雲南當地船主統計,70%的貨船曾被劫持過,這條黃金水道儼然成為了“索馬裏”。

  湄公河上為何“難保平安”?范中洲船長表示,除了金三角地區的販毒歷史淵源外,湄公河作為國際河流的特殊性,也是一道躲不開的坎兒。

  數據顯示,湄公河在緬甸段有265公里,老撾段1987.7公里,泰國段976.3公里。

  “湄公河是一條流經東南亞多國的國際河流,按照現行規範,通航水域屬於哪個國家的領水,安全就應該由哪個國家管轄。”范中洲船長表示,“而現在‘保平安’的最大困難,也許是位於金三角的鄰國,由於政治環境不穩定、國力所限和經濟相對落後,難以根據本國的國內法,對國際河流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轄。”

  胡正良教授也向記者證實,各國如何保障“自家院裏”這段河流的安全,由於國際上並無統一的模式,多由各國自己決定。

  “比如,在我國的內河和港口水域,有一套單獨的公安系統,有相應的航運和港口公安局。”胡正良教授説,但是出了我國境內,各國用什麼機構、方式來監管,多屬於內政問題。當一國不能很好地履行職責時,“就造成了現在這種對該水域管理不到位、乃至失控的局面。”

  此外,范中洲船長分析,國際河流上的船舶易遭劫,也有技術原因。“國際河流上的船舶與海船不同。後者一般裝有雷達,能及時發現四週20多海裏面積內的可疑船隻,但河船一般而言噸位較小,船速不快,幹舷較低,當發現武裝劫持人員再採取措施時,有時候連報警都來不及。”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這也讓武裝劫持人員幾乎不受天氣的影響,特別容易登船,也容易離開劫持現場,不容易被抓獲。”

  在保障國際商船和船員的安全方面,針對國際河流的立法相對滯後,或許是令武裝劫持人員猖獗的又一原因。

  范中洲船長告訴記者,目前相關領域的法律,雖然有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1988年《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和2002年《國際船舶和港口設施保安規則》(即ISPS規則——記者注)等,“但是,ISPS規則適用於500總噸以上的海船,《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也僅適用於海上船舶,而不適用於在內河航行的船舶及船員。”

責任編輯:祝新宇

熱詞:

  • 巡航
  • 流域
  • 國際河流
  • 武裝
  • 湄公河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