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七成中小企預計虧損中國製造競爭力削弱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3日 13: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連日來溫州老闆跑路的消息讓中國中小企業生存困境備受關注。近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報告稱,珠三角72.45%的受訪小企業預計未來6個月沒有利潤或小幅虧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在今年9月,對珠三角廣州、深圳、東莞、中山、佛山、江門6個縣市的95家小企業和15家當地銀行實地走訪。數據顯示,今年小企業利潤嚴重下滑,與2010年相比平均利潤減少30%至40%,經營困難加大。

  當前製造業企業的困難不言而喻。最低工資比去年上漲20%,原材料一年之內翻雙倍以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去年中的6.8到如今的6.3……以往錯開出現的種種成本上漲問題,如今一下子全擺到了製造企業面前。

  專家指出,中小企業的困境使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受損,必須加以扶持。昨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當前一些小型微型企業經營困難,融資難和稅費負擔偏重等問題,研究確定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

  中小企生存難製造業訂單外流東南亞

  商務部今年一季度數據分析顯示,今年中國進出口形勢依然複雜,原材料價格、職工工資持續大幅上漲等因素將不同程度擠佔企業利潤,中小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更大。

  9月25日,匯豐控股公佈稱,9月份匯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至49.4,已連續3個月處於50臨界點以下,顯示製造業經濟增長仍在放緩。

  專家分析認為,雖然目前國際市場疲軟是中國製造業衰退的主要原因,但毋庸置疑的是,支撐我國傳統製造業發展的成本優勢正在逐步喪失。

  以我國最大貿易夥伴美國為例。根據美國《商業週刊》的問卷調查,2003年中國製造業産品的成本平均比美國要低22%,但到2008年底已收窄至只剩下5.5%,2008年之後更逐漸下降。 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幣大幅升值超過三成,以及工資和房價上漲導致成本持續上升。

  與此同時,據觀察,美國製造業部分環節開始陸續遷出中國,今年前7個月我國對美出口持續低迷,加工貿易比重下降,出口製造企業訂單流失今年,製造業領域出現的一系列變化加劇了外界對於該行業的擔憂。

  據觀察,目前歐洲、日本都有這種將製造業訂單轉移到東南亞等地的趨勢。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稱,在高端領域,中國將受到歐美阻擊,在低端領域,越南和印度虎視眈眈,中國製造業面臨被前後夾擊的巨大隱憂。

  而在我國內部,招工難、融資難、電荒、原材料上漲等困難接踵而至。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甚至資金鏈斷裂等問題的出現,同樣使得一些中小製造企業的生存壓力加大。

  防止實業空心化中國國情需要製造業

  東莞市德信絕緣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衛華對記者感慨道,“珠三角很多企業都不得不考慮設備更新的問題。不買新設備,擔心被邊緣化;買了新設備,能省人工,提高生産效率,但又擔心訂單不足,短期內資金會出問題。”

  記者近日採訪發現,進退之間,製造企業面臨兩難選擇。

  嚴厲的宏觀調控也給中小製造業的融資帶來沉重打擊。年初以來的2次加息和5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給實體經濟增加了不少的融資成本。據有關機構測算,中小企業獲取銀行貸款的綜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5%以上,遠遠高於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

  在重壓之下,資本因製造業微利而大量轉投“暴利”行業等的企業不在少數,以致如浙江杉杉、蘇泊爾等知名製造企業,目前已把主業轉向房地産開發。

  亞洲製造業協會首席執行官羅軍表示,為了獲取豐厚的利潤,企業大量購置土地,並投入房地産行業。然而,一旦企業資金緊張,房子突然賣不出去,而銀行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抵押,企業資金鏈就會瞬間崩盤。“企業正常的流動資金被他們挪用到房市和股市中去,一旦房市和股市都不景氣的時候,企業也面臨巨大風險。”

  而外資方面,由於中國的工資和生産成本持續上漲,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中國大量流入的趨勢已經放緩,直接外資流入正在向高技術産業和服務業轉移。

  但不少專家對記者強調,中國的國情需要中國保持製造業在世界格局中的優勢。長江商學院原高級研究員羅天昊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部不平衡,仍需要製造業解決龐大的就業,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製造業優勢不可丟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製造業的競爭,是國力的競爭。張文魁説,製造業代表一國的實力,沒有製造業,金融業再發達,服務業再發達,國力還是外強中乾。

  短期要結構性減稅對中小企業“輸血”

  針對從溫州事件引發的中小企業生存問題,眾多專家學者認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危機,應實施結構性減稅及差別化的金融政策化解。昨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所長趙昌文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關鍵是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降低通脹水平,而不能指望放鬆銀根。

  趙昌文建議,要通過實施結構性金融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這些政策包括加強銀監會監管措施與央行貨幣政策的協調性,強化對小微型企業貸款實施差別化的存貸比政策。

  另外,可制定優惠的財政、稅收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扶持力度。並通過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渠道以彌補“債權融資”的缺口。

  他還建議,要規範信貸市場特別是民間借貸市場,以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認為,不能因這次借貸危機重開貨幣龍頭,而更應該用減稅減費政策來激活中小企業。

  近日,溫州市財政地稅系統出臺17條“新政”,為中小企業減稅。此外,溫州銀行業也被要求,提高對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信貸規模上,各金融機構保證不抽資不壓貸,切實向小微型企業傾斜。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終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財稅政策。

  長期看擴大內需與産業升級是關鍵

  2010年,中國GDP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中國製造業的産值超過了美國製造業産值成為世界第一大製造業主體。豐田汽車中國總代表服部悅雄此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我們在考慮中國市場的時候,並不是因為中國市場相對低廉的成本。中國製造在很大程度上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越性。

  服部悅雄表示,中國製造産業的龐大規模,具備了支撐全球化運營的能力。中國製造業發展20多年來,已經形成成熟的供應鏈,從設計到測試以及物流配送,全部可以在中國完成。

  在羅天昊看來,歐美日市場持續疲軟已是不爭的事實,但中國的製造業未來一段時間的希望依然可以寄託在內需的振興上。“我國的中端階層、大眾工業、大眾消費,方才為中國強盛久遠之道。”

  而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林則表示,“中國製造業面臨一個迫切的問題,就是不能再依賴廉價的勞動力發展經濟,中國必須導入更多高技術的和可以提升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

  周林認為,眼下中國製造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在研發能力上存在差距,“想要在研發上獲得最好的效果,就要參與大型研究項目,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市場,從而掌握世界最先進的技術。”

  ●南方日報記者 黃穎川 實習生 常仙鶴

責任編輯:朱心蕊

熱詞:

  • 中國GDP
  • 中小製造企業
  • 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