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東近4成入海排污口排污超標 海産産量減半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5日 10: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生蠔。

深海對蝦。

深海魚“大眼雞”。

  廣東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近四成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 部分貝類重金屬超標

  11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生態環境質量中,9個處於“差”或“極差”狀態;2010年珠江八大入海口攜帶入海的污染物約108.1萬噸,導致部分貝類體內重金屬含量超標,16頭中華白海豚殞命……昨日,記者從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今年新發佈的《2010年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中了解到,去年全省實施監測的入海排污口排放超標率約38.5%。

  記者昨日走訪粵東、珠江口等地,有漁民反映説,近來,受污染影響,沿海可捕撈的水産數量出現萎縮、品種出現下降、捕撈點出現南移等。專家表示,檢測發現陸源入海污染對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影響依然較大,導致近海海域的生物,特別是貝類遭受重金屬污染的情況。

  現場直擊一:

  近海捕撈量逐年萎縮

  漁民作業區深海推進

  昨日,記者走進蓮花山碼頭。

  説起珠江口水污染的情況,漁民老郭一臉無奈,指著蓮花山對開的珠江口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蓮花山的碼頭一帶捕撈的漁船相當多,但是受到陸地排污的影響,這個水域開始有污染,導致不少漁民捕撈區域越來越往南走,甚至要走到珠海桂山島以南。老郭説,以往捕魚,每晚會撒下兩到三網,每網能打到水産品幾百斤、幾千斤乃至上萬斤,近年來由於工業污染,産量“少了一半多”,“魚、蝦、螃蟹都會少”;而在品種上,有的魚類近乎絕跡,如上世紀70~80年代番禺人十分喜歡的鰣魚,以前一月能打到幾條甚至是十幾條,“現在一年都捕不到一條了。”

  由於水域遭到工業污染,蓮花山漁港繁華不再,不僅漁民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影響。周邊食肆也跟著倒楣。蓮花山漁港旁的、蓮花山海濱路8號快艇碼頭漁家海鮮店的老闆娘黃群窩為“無米之炊”而煩惱:“現在很多客人喜歡到漁港找海鮮,但是僧多粥少,滿足不了所有客人的要求。”

  黃群窩説:“去年休漁結束之後,每條船都能提供100斤以上的深海對蝦,但是前幾天上來的貨,每條船才幾十斤,産量近乎是去年的一半,以致深海對蝦的價格貴得相當離譜。時價138元/斤,而在去年才98元/斤。由於出海漁民可捕撈的貨源少了,部分商家雖然緊挨港口卻不得不到外地拿貨。”

  現場直擊二:

  受海水高營養威脅

  養殖區水浮蓮肆虐

  昨日記者又來到汕頭市,不少居民稱,潮汕地區海鮮很多來自外地了,近年來,受污染影響,部分養殖區農民飽受海水高營養化的威脅。

  昨日,記者驅車來到了汕頭龍湖區海關大樓對開的龍湖溝邊。記者發現,龍湖溝部分地方還漂著水浮蓮的身影。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的專家王瑞江此前告訴記者,水浮蓮是臭名昭著的外來入侵物種,最喜歡在富營養化的地方瘋長。當地市民羅建龍説:“今天你見到的已相當少了,今年前幾個月,粵東江海沿線多處水浮蓮氾濫,給沿海水産種植造成很大影響。”據悉,去年8月在饒平縣三百門大堤西側的“潮澄饒聯圍”海域被水浮蓮掩蓋了本來面貌,大量海水産品養殖場遭廢棄。顯然,粵東江河和沿海海域已經存在上遊污水造成下游富營養化和重金屬富集的危險。

  現場直擊三:

  明知海産品受污染

  市民無奈仍然得吃

  昨日正值國慶節假日,在黃沙海鮮水産品交易市場,各檔口生意非常火爆,來自柳州、江蘇、大連等地的水産品送貨車絡繹不絕。生蠔等貝類、各地大閘蟹等水産品被整匣整匣搬上零售的小貨車。

  “貝類有沒有污染那就説不準了,但是大家還是來買。” 祥記水産的一位夥計説,“來廣州吃海鮮”已成吸引外地遊客的一塊金字招牌。金沙港海鮮酒樓一位服務經理稱,今年貝類菜品比去年同期並沒有下降,“依然很旺”。消費者錢先生説,近日通過媒體已知曉廣東近海多種海産品重金屬超標;然而,外地的朋友來廣州玩,點名要吃廣州的海鮮,錢先生怕掃了朋友的興致,就帶朋友來吃海鮮。只是點菜時多點了大閘蟹,而象徵性地點一些貝類。“面對污染,只能無奈,眼不見為凈啦!”

  《公報》顯示

  去年108萬噸

  污染物排入海

  《2010年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過去一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比例約54.9%,較清潔海域比例29.0%,輕度污染海域比例4.5%,中度污染海域比例3.1%,嚴重污染海域比例8.5%。

  影響一:入海污染物影響近海生態

  2010年珠江八大入海口榕江、深圳河、東江(北幹流、南支流)、練江、漠陽江、黃岡河等主要入海河流攜帶入海的石油類、營養鹽、重金屬和砷等污染物約108.1萬噸。實施監測的91個代表性排污口中有35個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污染物,超標率約38.5%。實施監測的11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中有9個排污口鄰近海域生態環境質量處於“差”或“極差”狀態。

  影響二:沿海貝類重金屬含量超標

  廣東全年陸源污染物入海總量中,七成多在珠江三角洲區域內進入南中國海。國家海洋局南海環境檢測中心生態生物室教授級高工董燕紅昨日向本報表示,近年已經注意到廣東沿海重金屬超標排放的情況,有關方面已經成立了重金屬專項檢測機制。但是深圳一海域從2009年以來的檢測數據顯示,水體中銅元素超標的情況不但沒有遏制,反而有增加的趨勢。

  不過,陸源排放超標與養殖區水質情況是兩碼事。董燕紅説,從目前情況看,主要海水養殖區環境狀況基本滿足其功能要求。不過,貝類受重金屬污染的情況不能掉以輕心,如伶仃洋甲殼類、雙殼類、魚類和頭足類都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尤其銅、鎘、鉛等重金屬。

  影響三:中華白海豚非正常死亡增加

  貝殼類受重金屬污染影響,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則可能遭受滅頂之災,以中華白海豚為例,由於珠江口沉積物中銅含量顯著升高。中華白海豚死亡數量逐年增加,單單2009年,全年發現異常死亡22頭,死亡數量創近年來新高。而2010年廣東有16頭中華白海豚死亡。

  政府對策

  聯合執法打擊

  污染物超標排放

  針對珠江口海域受陸源污染嚴重的情況。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在《2010年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中表示,將充分利用“與省環保廳合作框架協議”,加強“海陸聯動”,進一步強化用海工程的環評和環境監察,推進我省近岸海域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實。開展海陸聯合執法,打擊陸源污染物超標排放現象。

  目前,廣東省已經開展海洋生態修復項目,並將進一步加大海洋生態修復力度。如全面推進海洋牧場、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生態修復工作, 進一步深化海洋保護區建設和保護區管理工作。

  消費指南

  少吃水産品內臟

  和高鹽分鹹魚

  重金屬一般情況下容易富集在海洋生物的腎、肝臟、性腺、鰓中,而肌肉中重金屬含量最低。因此市民食用貝類海鮮時,最好去除貝類內臟團,食用剩下的貝類肌肉部分。此外,市質監局建議,消費者最好去比較有規模的商店、超市購買,最好購買有包裝的産品,並注意産品標簽標注的內容要完整,要購買有QS標誌和編號的産品。此外,魚糜製品和鹽漬水産品的鹽分有時較高,特別是鹹魚,高鹽分對身體沒有好處,所以必須提醒鹹魚愛好者,一定要慎吃、最好是少吃一點鹹魚。

    文/ 記者劉幸、田欣、陳九州、劉冉冉

  圖/記者黎旭陽(署名除外)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近海污染
  • 貝類
  • 污染影響
  • 外來入侵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