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空間交會與對接技術:對接機構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0日 1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空間對接模擬圖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時間為2011年8月9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對接機構

  交會與對接既離不開測量系統,也必須有對接機構,二者缺一不可。按不同的結構和原理,空間對接機構有四種:“環-錐”式機構、“桿-錐”(也叫“栓-錐”)式機構、“異體同構周邊”式機構、“抓手-碰撞鎖”式機構。

  “環-錐”式是最早期的對接機構,它由內截頂圓錐和外截頂圓錐組成。內截頂圓錐安裝在一系列緩衝器上,使它能吸收衝擊能量。這種結構曾用於美國的“雙子星座”飛船與“阿金納”火箭以及美國“雙子星座”飛船之間的對接等。

  “桿-錐”式是在兩個航天器對接面上分別裝有栓和錐的對接機構,即一個航天器的對接機構內裝有接收錐,另一個航天器上裝有對接碰撞桿,在對接時,碰撞桿漸漸指向接收錐內,接收錐將桿頭鎖定。由於這種對接結構不具備既有主動又有被動的功能,所以不利於實施空間營救。蘇聯/俄羅斯“聯盟”飛船與“禮炮”號空間站、“聯盟TM”飛船與“和平”號空間站,美國“阿波羅”登月艙與指令艙等的對接,都曾採用這種對接機構。

  “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機構可以克服“桿-錐”式機構的缺點,因為它滿足了下面兩個要求:①對接機構是異體同構,使航天器既可作主動方,也能作被動方,這一點對空間救援特別重要;②對接機構必須是周邊的,即所有定向和動力部件都安裝于中央艙口的四週,從而保證中央成為來往通道空間。蘇聯“聯盟-19”飛船與美國“阿波羅-18”飛船、航天飛機與“和平”號空間站、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等對接,都採用這種對接機構。其中,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雖然仍採用“異體同構周邊”對接機構,但增加了先進的綜合測量系統,包括GPS導航接收系統、數據跟蹤與中繼導航與通信接收系統、微波交會雷達系統、激光對接雷達系統、光學對接攝像系統等,此外,還包括航天員顯示裝置(空間六分儀、望遠鏡、顯示器、熒光屏等)。

  “抓手-碰撞鎖”式是歐洲、日本研製的十字交叉和三點式對接機構。這兩種機構實際上性質相同,只是佈局上的差別。前者在周邊佈置四個抓手與撞鎖,後者在周邊佈置三個抓手與撞鎖。這兩種對接機構都是無密封性能、無通道口的設計,適合與不載人航天器之間的對接,如無人空間平臺、空間拖船等。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對接機構
  • 航天器對接
  • 飛船
  • 天宮一號